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理解博士生心理健康动态过程的一个理论模型
邝宏达 2024-3-30 09:01
引用: C. Berry , S. Valeixa, J.E. Niven,et al. Hanging in the balance: Conceptualising doctoral researcher mental health as a dynamic balance across key tensions characterising the PhD experience - ScienceDirec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2 .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63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博士生学术低谷期的抑郁感受和抑郁症是一回事吗?
热度 4 邝宏达 2024-3-26 23:40
博士生学术低谷是我一直关注问题,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难免有“卡”住的时候,这个时期是对博士生的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我的博导常常用脱一层皮,形容读博时这个艰难的旅程。那么在这个低谷期前后,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下面的认识是我结合自身读博经历以及我、读博的同窗和我的来访者 互动得来 (他们来自北理、桂电、 ...
个人分类: 咨询万象|81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我对妈妈说“写论文就像盖房子”
邝宏达 2024-3-21 17:33
母亲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异常关心我的论文大业。每次打视频过来我不是在写论文就在写论文的路上,于是她纳闷,怎么还没写完?怎么有总写不完的论文?到底要写多少?母亲对写论文是没有概念的,她想象不出写论文到底是在干什么。在她的有限认知里,她肯定是把写论文跟写作文等同起来。写作文都是几个小时就写完的。于是我准 ...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23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备战2024考研,做好考前心理调适
邝宏达 2023-11-20 16:19
不知不觉,离2024年考研的日子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结合个人经验给出如下建议: 1.调整作息时间。最后一个月不适合挤占睡眠时间,每天最少休息8小时。 2.安排有氧运动。如果之前没有运动,现在安排上,能产生“醍醐灌顶”之功效。 3.调整高效时间。把大脑清醒时段、效率最高的时段调整到与考试 ...
个人分类: 学业生活平衡|44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导师和研究生都需要提升精神心理问题甄别能力
热度 1 邝宏达 2023-8-29 20:38
读完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刚刚发布的《悲剧!华人博士生在实验室枪杀导师,曾是“全村的骄傲”》这篇文章,为华人导师和中国学生感到惋惜,如果我们多一些精神/心理问题的知识,这个事件有可能及时发现苗头进而避免其发生。下面科普一下精神和心理问题实用的识别方法。 一、精神疾病问题的识别 精神问题比心理问题更 ...
个人分类: 咨询万象|62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读施一公《自我突围》有感
热度 4 邝宏达 2023-8-20 00:54
之前在科学网看过施一公老师的博文,被其理想主义震撼。最近刷抖音刷到俞敏洪老师为施老师的新书《自我突围》“打call”,迫不及待买了一本!欣然接受其思想的震撼!拿到书我先是囫囵吞枣快速看了一遍,再利用唐山参会旅途时间,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回桂林写这篇笔记的时候,时不时再翻一翻,想起北理陶然老师的话“常讲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31594 次阅读|9 个评论 热度 4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热度 5 邝宏达 2023-6-16 13:15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引用毛主席这句名言,讨论导师、研究生、科层制度三者的关系。科研工作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要不然,我们就处在内耗之中!伤神,伤身,浪费了时间! 我们的敌人是科层制度吗?显然不是!我们需要依据一个规则,去判断优良中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3199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导师故意为难我”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热度 4 邝宏达 2023-6-12 14:18
相信有一部分研究生曾经产生过,或者正在产生“我的导师为难我,不让我开题、不让我发表、不让我毕业”这样的想法,那么产生这个想法的研究生心理状态正常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如何应对? 如果你产了这个想法, 怎么鉴别这个想法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呢? (根据这个想法,判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 ...
个人分类: 学业生活平衡|710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4
我们是如何熬到毕业的?
热度 1 邝宏达 2023-5-29 08:48
五月六月是毕业上岸的季节,在书海浮沉太久了,体力不支,上岸的每个同学既兴奋又虚弱。因熬出来了而热泪盈眶,因分离而伤感,多少次,我们羡慕拿到双证的师兄师姐们,看到他们毕业,就是看到希望。 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日子进行一个梳理,我们是如何熬到毕业的?对它的思考,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博友们振奋 ...
个人分类: 学术志趣|291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5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