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anzi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uanzihb

博文

怀念我的父亲 精选

已有 7877 次阅读 2018-4-6 22:1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父亲;深情;怀念

 

昨天回老家给父亲扫墓,家里人讲究作为女儿不能在清明正天扫墓,所以今天早晨给我父亲扫墓。早晨的风很大,天气很冷,想起了离去的父亲,心里更悲凉。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我将近9年的时间了,但每每想起父亲,心理的思念从未减少,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思念之情越来越浓,尤其是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父亲一生很清苦,作为家里的老大,从16岁开始就承担起了照顾家的重任。他一生主持盖过自己家和别人家的一共5座房子。他人很善良、老实忠厚,基本上属于有求必应的,从来不拒绝别人的请求。所以,在我们村,他的人缘特别好。在他离开的那天,几乎我们村的人都过来悼念了。

我是一个抱养的孩子,在我2个月大的时候,我的亲生父母为了要男孩,就将我过继给我父亲一家了。而我父亲一家很想要一个女孩,于是我很荣幸地来到了我父母的家。据母亲讲,刚把我抱过来的时候,我的鼻子一直在流清鼻涕。因为我的亲生父母出去干活,没有时间管我,只是将我放到家里,任由我踹被和晾着,于是我冻着了。后来母亲花了很长时间才将我的鼻子给治好。

由于我是抱养的,没有母乳吃,于是家里就养了一头大母羊,每天早晨都是父亲给我挤一大碗羊奶配着一些饼干喂我。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乐呵呵的。小时候的自己,除了皮肤黑一点之外,其它都很漂亮,尤其是自己的眼睛很有灵性,村里的人见到我都会夸我一下,我想我的父母心里应该是很高兴的吧。

在我们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慈父严母。父亲从来就没打过我,倒是母亲经常打我。我母亲是急脾气的人,稍有不慎,我可能就会引发我母亲的急脾气,所以母亲经常拿着笤帚追着打我。父亲如果在家的话,就会制止母亲。

父亲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父亲给我摊的鸡蛋。因为父亲摊鸡蛋会摊出来一个带油比较多的圆环形状的鸡蛋饼。记得有一次,父母要带着我去走亲戚,但是我就很想吃父亲给摊的鸡蛋,不吃到鸡蛋就不走,父亲二话没说,直接上来就给我摊鸡蛋了,吃完鸡蛋,我美美地和父母串亲戚了。

在上大学期间,父亲得病了,我永远都记得父亲当时刚住院的时候,父亲和母亲两人抱头痛哭,为生计、为病情发愁,更多地是为未来生活的不确定而哭。我记得父亲住院的时候是腊月二十几,母亲在医院陪护父亲。所以,在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时候,我一个人将家里的房扫了,窗户擦了,院子收拾了,就等待着父亲出院。出院之后的父亲,按照医生嘱咐,好好吃药,恢复地还不错,还能自己骑自行车拉着席子去卖。父亲是以卖席子营生,用卖席子的钱供我读完了大学。后来父亲病的不能出去卖席子了,我家的收入就只有地里的收入了。记得我上研一的时候,父母卖掉了家里的小麦,凑齐了我的学费。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申请了2年的助学贷款,同时,自己通过家教和讲课赚取生活费,并适当攒钱给父母拿回去。

在我读研期间,二哥撞了一个聋哑老人,因抢救无效死亡。需要赔偿对方13万多,以当时我家的条件,这13万就是天文数字。这件事直接加速了父亲的病情。父亲是属于心很细的人,当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会很自责,心情很不好,这直接导致他病情加重。

在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每年寒暑假都回家带父亲去县城的医院体检,我想尽我自己的一份力为父亲做些什么,可是父亲的身体已经等不急了。

20095月的某一天,父亲在凌晨4点多永远地离开了我。当我得知消息后,从天津打车回家,到家已经7点多了,父亲安详的躺在家里,没有了呼吸。那天我终身不会忘记,养我的父亲离开了我。作为女儿,我只想好好地送完父亲最后一程。我为父亲点了“大出殡”,我哭的嗓子都哑了,可是我觉得对父亲还是很有愧意,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是我最大的遗憾。

爸爸,我愿来世当您的父母,好好报答您这一世的恩情!想您念您!妈妈、哥哥和我我们生活都不错,您不必挂念!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和爷爷、奶奶好好生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80327-1107764.html

上一篇:欣赏纸装秀——创意无限
下一篇:认知与格局
收藏 IP: 106.47.104.*| 热度|

36 武夷山 张志刚 蒋新正 胡良军 孙杨 饶东海 李学宽 冯大诚 陈德鹏 尤明庆 柴栋梁 武祥 黄永义 张英姿 杨正瓴 罗帆 张晓良 曾荣昌 梁庆华 程少堂 吕洪波 张学文 褚海亮 刘建兴 张红光 姚伟 张能立 黄育和 姜文来 罗春元 陈永 李东风 刘建彬 张鹏举 puhj zjzhaokeqin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