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17.172.24.*   [128]yiiyii   2014-11-10 20:42
刘老师您好,这是最简短图文实验:
光速恒为c?爱因斯坦“受激辐射”vs相对论
http://user.qzone.qq.com/358136690/blog/1415276818
IP: 117.172.27.*   [127]yiiyii   2014-11-4 20:16
刘老师您好,您很多博文我都看过,当然我的水平有限,不是所有都看懂。
我对相对论描述的相对时空很着迷,然后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但是实验的结果令我很困惑,
实验不长,如果实验有纰漏,希望您能指出来,不至于我再被笑话,被欺负,非常感谢。
实验如下:
质量均匀无大气的理想星球,
AB飞机在南极点同时对好两个原子钟,各带一钟同时背对起飞,
男人站在北半球坐标(0,89),女人站在北半球坐标(180,89),两人对视,
A飞机从南极点弧形贴地飞到(0,89),然后从(0,89)以同速率对称轨迹飞回停在南极点,
B飞机和A飞机背对起飞,贴地飞往(180,89),然后从(180,89)飞回停在南极点,加速率和速率和A飞机完全相同,飞行轨迹和A飞机完全对称,
A飞机在快到男人时,会提升高度,从男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B飞机在快到女人时,会提升高度,从女人头顶擦着头发从右向左飞过,
最后,两架飞机应该同时停止在南极点,两个原子钟应该计时相同,记为2t,
在A飞机飞过男人头顶时,男人会认为A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男人飞过A飞机下面时,A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B飞机飞过女人头顶时,女人会认为B飞机里的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在女人飞过B飞机下面时,B飞机里的人也会认为和观察到原子钟显示的时间是t,
让AB飞机在从右向左飞过男人女人的前后飞行轨迹互相平行且高度相等,这个是做得到的,
激光实验:
A飞机没到男人头顶时,计算好提前量,垂直于AB飞机两条互相平行的飞行轨迹向B飞机那边发射50个波长激光,命中B飞机,
(AB飞机相反飞行的两个方向互相平行,把这两个方向画两条虚拟线,两条平行线组成一个面,A飞机在这个面上发射激光,且激光方向垂直于两条虚拟线)
以男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0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0 > t,此刻,B飞机在女人的左边,A飞机在男人的左边,
以A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1 < t;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1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
以B飞机为参照系,A飞机发射激光的时间记为t2 = t,此刻,男人在A飞机下面,女人在B飞机下面;激光命中B飞机的时间记为tt2 > t,
从结果可以看出,t2不等于t1,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
但是,两个相同时间流逝速率的原子钟,在女人还没到B飞机下面,也就是男人还没到A飞机下面或A飞机还没到男人上面,也就是时间还没到t的时候,B飞机认为A飞机其实已经发射了激光;
如果此刻的激光只有垂直速度c,而没有水平速度,是击中不了B飞机的,如果此刻的激光有水平速度,那么激光的速度会大于c。
IP: 59.174.153.*   [126]赵国求   2014-11-2 11:53
谢谢刘教授。
IP: 59.174.153.*   [125]赵国求   2014-10-31 18:40
刘老师好!谢谢您对我的关心。那篇中文稿已有1200多人下载,3000多人点击。英文已发美国《现代物理学》网址:http://www.scirp.org/journal/jmp
我的回复(2014-11-2 09:03):祝贺!
IP: 106.46.146.*   [124]mz0109   2014-10-25 19:38
刘老师您好,有一部《光热本质新论》科学论著,不但把物质波和电磁波统一起来了,而且把光和热也统一在了一起!您是否有兴趣看看?
IP: 83.248.217.*   [123]科胡秋红   2014-10-12 03:45
[4] Q. H. Liu,J. Math. Phys. 54, (2013)122113.
方便将此文传来一读吗?我邮箱:qiuhonghu8@gmail.com
谢谢
IP: 218.204.133.*   [122]aiyinsiwei   2014-7-23 18:31
苹果砸到了牛顿的头上

          于是,人们知道了

            是地心引力

              让枯叶落在了地上

                树叶落在了我的头上

                  人们又知道了什么?



        年轮碾碎了落叶

          辛勤的人们拾起了它

            制成了一片片纸张

              艺术的天才在之上狂想

                另一位天才

                  奏响了上帝的乐章



        而我,可不想浪费那

          来之不易的纸张

            相信,若干年后

              沧老的双手

                在白色的宣纸上

                  题上了墨色的此生无憾
《爱因思伟的笔名来自于这里,2010-11-28 18:49)
IP: 218.204.133.*   [121]aiyinsiwei   2014-7-9 18:29
对于近代物理我更想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那些理论不自然,要是有人弄出了美的物理理论,那么我会很安心的捧着课本去教书。可现实是不是,我想象的理论应该从时空的机制去揭开粒子的一些奥秘,而不是着重于粒子本身,你说微观世界的那么多别于宏观性质是因为那些粒子的性质谁信,谁都知道布朗运动别于宏观的现象,但事实是因为布朗微粒所处在的水的作用。未来的物理既不能着重于物质,亦不能着重于时空,而是解答二者如何巧妙的相互作用,很明显波粒二相是我们着重于粒子现象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如果考虑时候时空的微观机制的话,或许根本就是相互作用下的一个假象
IP: 182.18.32.*   [120]李轻舟   2014-6-23 19:59
刘老师,你好。想咨询一个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05923.html
IP: 117.131.219.*   [119]温景嵩   2014-6-17 19:01
谢谢你对拙著的关注,可是很可惜那两本书已经没有多余的了,对不起。
温景嵩  2014.6.17
IP: 218.204.133.*   [118]aiyinsiwei   2014-6-8 09:39
由水滴想到的一个物理问题和解答
                  —20102714 纪建忠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对空气阻力和运动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
关键词  力,速度,阻力
引言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富含物理意义的问题,如何发掘和解答这些问题,这不仅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更对我们的物理思维和物理创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就随着我一起进行我们关于雨滴的奇妙之旅吧!
由火车车窗外的水滴运动联想到火车的运行速度
在下雨的天气,火车的车窗外都会附有一些静止的水滴,如果火车此时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行驶.那么此时的水滴会做一个类似于直线的倾斜运动.虽然有时会有一个大角度的移动,但这只是火车上下震动固有的频率施加的一个影响.我们可以取类似直线运动的那一线段为研究对象,显然此时是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决定了水珠的运动方向;而玻璃给水滴的阻力是一个被动力,不影响水滴的运动方向.根据生活的经验可知:火车的速度越快,水滴的运动就越平躺.下面我们就建立物理模型,定量地讨论一下水滴倾角和火车速度到底有什么关系.先不考虑风速的存在。有风的时候只需给我们算出的火车速度一个风速的修正就行。假定水滴是一个半球形,其运动的角度与竖直的方向成θ角,那此时空气阻力和水滴的重力合力必然也和竖直方向成θ角.既F阻=mg•tanθ.根据动力学公式和我们的半球模型有 Cρ空Sv2= ρ水πr3g.其中C为水滴气阻力系数(0.05),S为水滴的横截面积( πr2),r为水滴的半径(约为2mm).空气密度取常温下的1.169kg/m3,的密度取1.0×103kg/ m3.代入数据解可得v=107.79km/h• .因为火车运行速度很快,雨滴相对火车的速度可以忽略,故v就是火车的速度.当θ等于45o时,v=107.79km/h.θ等于30o时,v=81.9m/s.这一结果和事实还是比较相符的.哈哈,以后坐火车的时候你就可以直接通过看雨滴运动的角度大致得出的火车的速度了.物理多么的奇妙!当然用类似的原理还可以考虑如何设计个器材通过测出空气阻力而得到火车的运行速度.火车的速度可以通过转轮测速获得,但是对于轮船来说.用测流体阻力的方法得出轮船的速度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现今的轮船大多是用霍尔效应得出轮船的速度,其中肯定有一些不方便之处.如果多一种方法,那么就给技术的生产和应用多了一种选择.但其中的具体研究,恕我物理知识的不足,这里就不能深入地探讨下去了,只希望能给诸位抛砖引玉,谢谢阅读!
我的回复(2014-6-8 18:40):相信你仅仅是一位本科生,也相信你这个问题中没有什么深刻的物理。如果你希望在雨滴中找点好玩的东西,不妨参考:Myth of raindrop formation exploded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17487-myth-of-raindrop-formation-exploded.html#.U5Q7VPmSx4w
IP: 218.204.133.*   [117]aiyinsiwei   2014-5-28 13:01
我最觉得了不起的一个发现,就是上次坐火车的时候,突然觉得可以从火车车窗外水滴运动角度,导出火车的运行速度。不过没什么高深的物理原理,只是空气动力学的阻力公式。我算是彻底的废了!
我的回复(2014-5-30 23:39):天不废人,人自废。
IP: 49.123.97.*   [116]李颖   2014-5-26 13:53
刘导是不是有空也给阳星写点文字鼓励一下呢
作为他的好基友,还是希望看到他和爱因斯坦出现在一篇博文中的盛况呢~
我的回复(2014-5-27 15:58):“我觉得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自由成长比我们的经验更重要。”
IP: 58.23.8.*   [115]黄志福   2014-5-20 11:25
感觉刘老师很有想法,以后我也去开统计物理教学会,和刘老师交流下~~

先留言,以防忘记~~
IP: 220.191.169.*   [114]马青平   2014-4-29 21:24
刘老师,等您有时间能否看一下“对称移动同地对准时钟到异地保持对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604&do=blog&id=789117)的方案有什么漏洞?黄德民和我与李铭老师已做了一些讨论,李铭老师暂时还没找出具体漏洞。知道您不太赞同对称移动同地对准时钟到异地保持对准,希望您能指出漏洞。
IP: 108.195.1.*   [113]trx12345   2014-4-12 06:30
刘教授, 请教一个问题。

论文“熵:一个不是物理量的概念”(Entropy : A concept that is not a physical quantity,Physics Essays,2012年,总25卷,第2期)说得有没有道理?到目前为止,俺没看到有人发表 Comment 提出批评。您是专家,想听听您的意见。
我的回复(2014-4-13 17:00):您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但是我可以给你一点讯息,任何结果都是可以正式发表的。例如, Elsevier就新办了一个刊物Results in Physics,可为任何结果提供发表渠道。
————
Results in Physics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offering authors the opportunity to publish in all fundament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areas of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and applied physics.  Papers of a theoretical,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nature are all welcome.

Results in Physics now welcomes microarticles, short articles of just 1 or 2 pages. Microarticles allow researchers to publish interesting data that have not grown into a full piece of research. Or to share a follow-up research result to a previously published paper. Or a description of a failed experiment, which provides a great new insight.

Microarticles are very short papers, no longer than 2 pages. They may consist of a single, but well-described piece of information, described in context, such as:

Data and/or a plot plus a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of a new method or instrumentation
Negative results
Concept or design study
All submitted manuscripts are fully peer-reviewed. Accepted papers are freely accessible to anyone.

Microarticles are a new outlet for short interesting research data that had no home until now. You did the work, now get the credit!
IP: 192.168.0.*   [112]龚楚麒   2014-3-24 14:17
敬爱的研究人员:
      您好。我们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TRUST项目的小组成员,正在进行一项数字环境下学术研究与交流中的信任问题研究,该项目由信息科学领域专家Dave Nicholas主持,英国、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由于缺少中国研究者的数据支持,恳请您百忙之中抽出10-15分钟,帮我们填写一份问卷 http://www.sojump.com/jq/3144034.aspx
      有关本项目(由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赞助)的更多信息,请参见我们的网站http://cics.cci.utk.edu/cicsprojects/Sloan  或 http://ciber-research.eu.
     对您的大力协作再次预致谢意!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TRUST项目组
                                                                                                                 2014年3月24日
IP: 129.74.140.*   [111]任益辉   2014-2-4 04:50
刘老师,
祝您春节快乐 ! zhu nin
IP: 218.204.133.*   [110]aiyinsiwei   2013-12-27 12:03
老师好,我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物理专业。最近想到一个问题,一直得不到解答,希望老师指点。费曼物理第一本175页根据动量守恒得出了即使两个物体碰撞后处于静止状态,其质量必须大于物体的静止质量,由此猜想温度越高物体质量会越大,觉得用相对论也容易理解,不过因为教科书没有这个说法,所以身边的老师没一个敢肯定这个见解。其次是我认为可以通过这个结论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第二定律,这样的话第二定律将不是一个独立的定律,而是第一定律和相对论结合的一个必然结果。。。
我的回复(2013-12-27 15:28):碰撞后温度升高,能量增加,静质量不会增加,但是可以认为有效质量会增加。
你不要轻视热力学第1,2定律的独立性!否则,非常危险。
IP: 211.95.61.*   [109]施郁   2013-9-26 10:47
QH,很久不来科学网了。关于王守竞的关键点,我3年前在这里的一个文章里写得很清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95-361097.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