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y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gyangWang

博文

课题方向选择、基金申请、艺术交流 —— IBW2017大会报告

已有 2334 次阅读 2017-12-20 10:31 |个人分类:IBW|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IBW2017大会报告

本文转载自嘉因微信公众号,已获得授权。查看最新文章,敬请关注嘉因,微信ID:rainbow-genome


【座谈】课题方向选择、基金申请、艺术交流 —— 且听IBW2017大会报告人讲述自己的亲历经验

原创 2017-08-28 Jason Y.J. Wei

PI座谈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 选课题、选方向  

Dr. Qinghua Jiang:每逢开会、论坛,都会有很多国内、外不同地区应邀而来的、做的非常不错的专家参加,并做出口头的学术报告,那么各位专家是怎样来选择一个好的方向、一个好的点去做呢?

Dr. Wei Li老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个定位,有的时候老师把课题全选好了,完了学生去做;有的时候老师不管,学生完全自己去想、自己去做,这两个都不行;我们所以的课题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非常紧密的互动,而且idea大部分都是学生自己产生,因为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抓一个具体的课题。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个东西、很好玩儿,但没有任何的idea,不知道怎么去做,然后找个学生去尝试,他会做的非常基础、非常扎实,然后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再慢慢、慢慢的确定一个新的idea,确定一个新的direction。这个时候就是完全的看到一个东西很好玩才去做,所以没有想过这个东西将来会不会有什么用。比如说大概去年我们发了一篇nature genetics,做得是Broad H3K4me3与tumor-suppressor genes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只是看到了肿瘤样本中存在Broad H3K4me3,但是并不知道他到底和癌症发生有什么关系,所以就安排一个学生去做试试看,然后很偶然的就做了一年的时间,发现是与抑癌基因转录延伸和增强子活性相关的。所以说,有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如果你非常有兴趣,那么花时间去慢慢的培养培养也是可以的。

Chen, K., Chen, Z., Wu, D., Zhang, L., Lin, X., Su, J., … Li, W. (2015). Broad H3K4me3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 and enhancer activity at tumor suppressor genes. Nature Genetics, 47(10), 1149–1157. http://doi.org/10.1038/ng.3385

Dr. Xiaole Shirley Liu:我们一般找课题的话……第一个,你得知道什么比较重要,比如说我就知道immunology,决定要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几年能不能挺的住,否则这个方向就咔咔,就不要开始;第二个,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可以让postdoc自己多想几个方向,然后针对自己团队的优势选择有力的方向去做。Postdoc刚来的第一年可以是处于放养状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学生不可以这样培养),你可以帮着做一些判断,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到第二年,实在不行,还可以进行课题的安排,还是来得及的。Basic一定是这个方向很重要,并且我们得有一定的优势,然后才是想办法去做

Dr. Han Liang:我找方向比较随机。我2001年之前读的是化学,然后到了MD Anderson读的是分子进化,到芝加哥做博士后,从进化角度做miRNA、lncRNA,做不同物种的比较,不同的pan-cancer,到了2008年、09年找工作的时候,赶上了经济危机,后来去了MD Anderson,正好赶上做TCGA,这时候已经有十几个癌症的data出来了,针对单个癌症的分析都已经做过了,就发现研究pan-cancer其实是很重要的。当时,我们组里有4个人(一个postdoc,3个学生),允许每个人交一个subject,然后报一个项目,我就给每个学生分了一个项目。另外就是,发现需要有个connection(net work),就是去找大牛合作,但是人家可能不愿意带着你,这时你可以选择和他们postdoc合作,形成一定的联络,所以说出来开会的时候,要和别人communication。我内心其实是很care的,你如果要是和别人一说,别人要是再不理你,其实是不太好的。后来就鼓励自己,要是看到了这个人站在那儿了,一定要去和他交谈,发现自己在犹豫的时候就是直接过去和他打招呼。然后,发现直接去说也不太好,就是先找一下别人发的文章,然后通过聊paper和别人去交流。所以说学术学术,就是有学也有术。学,就是要培养自己的长处、优势;术,则包括很多内容,第一个就是community,第二个就是network,等等。

Dr. Yi Xing:一开始的时候,资源没有那么多,选方向一定是很重要的,我得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还得有一些积累的,同时还得是不是每个人都在做的,稳定之后可以向其他的地方扩展,我比较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一个方法带到另外的一个领域里面去。

Dr. Sheng Zhong:我选方向,发文章,文章发在哪里没关系,只要是30年之后人家翻出来说当时有人想过这个事儿

Dr. Yunlong Liu:我从来没有在一个star的university受过training,或者是star的lab,做得一直是一些home biology,或者是自己想的方向,博士后是在生物化学系,从养细胞开始,去做一些molecular biology,然后就是没钱招postdoc,只能是找便宜的。不是特别努力,两年发了11篇文章。一开始完全就是像Shirley说的这个level 1的水平,就是帮助很多人分析一些数据,然后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知道自己有一些什么样的background,然后去进入一些新的方向,通过读一些paper学一些东西,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cover,我觉的这个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和别人合作学习,渐渐的建立起一个研究的方向,不要觉得自己是草根就没得可做,真是像Dr. Sheng Zhong讲的,你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去做,然后像Shirley讲的就是去读paper,把一个领域彻底的去了解,然后再去看哪些是你可以去做的,bring一些libraries进来,再去深入的展开,以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的话,还是值得去拭目以待的,这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Dr. Li Yang:我现在去的是生化系,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找一些local的、好的合作者。一开始,我比较lucky,老板刚拿了项目,我就可以多招几个postdoc,有的人你可以给他讲讲你想做什么,他可以做的比你想的还要多,做得还会很不一样,但是是很好的一面;有些可能就是你给他说什么,他给你做什么,一模一样的,需要多去交流一下,让他有兴趣,这样就能拼命的往上去做。

Dr. Wei Wang:我可能比较另类,我不是特别认为自己是做生物信息的,我认为自己是做computational biology的,我觉得选题是要有一些目标的,是要围绕着这个的,当然也得是为了生存考虑,所以得是做点能拿到钱的,或者能发paper的。一些重大项目可能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发到最好的杂志上,但这样的工作可能从长久以后还会闪亮,可能也会在历史上留下一定的印记。比如说,大家感叹JMB(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现在的IF可能只有2点几或者3点几,而他在十几年前,大概2000年左右,影响因子在5点几,那时候nature可能达到20几分吧,20分出头,那现在nature到38了,他现在变成了3点几。但是JMB做为一个老牌的Journal,很多有影响力的基础工作还是发表在了这个杂志上面。这也就是说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离得比较远的。当然有的project也是牺牲了好几个postdoc,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不过我觉得还是得有一些坚持。随着你慢慢的做起来,可以去选择一些collaborator,当然也会有很多人来找你,我觉的你也应该存在一个主导地位,不能他让做啥你就做啥,一定要在一个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够比较长久

1 申基金、报项目  

Dr. Qinghua Jiang我们现在运行一个实验室,干什么都是钱,我们在坐的各位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这种失败的经历,请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去申请基金、重大项目、title?

Dr. Shuhua Xu(最新一批国家杰青):现在都是站在international的视野上去考虑问题,基金的申请,这个过程,现在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大多数都是失败的,杰青虽然是拿到了,但是我是申请了五次,上会是两次,这个过程其实是很艰辛。国内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主要是3个;对大多数人都一样的就是NSFC(包括重大研究计划),大家都可以申请的,再有就是科学院的一些项目;第三个就是地方政府的项目。我开始拿到的是面上项目,现在大家都是从青年基金开始的。开始就是做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工作,后来手上也有一些钱了,就做一些whole genome的sequencing,做下来发现这就是个坑,有了自己的data就开始需要有好几个人去做,建立一个team,然后就发现需要去产生更多的data,负担就变的越来越大,就需要不停的去写grant、写report,去答辩,最后就是还不如之前自己一个人去写code,产出却不成比例。所以说,基金不一定要拿到很多钱。再说一下人才项目,这个应该是一个多因素的问题在里面,我相信做的好的都是有机会去上的,我们这个领域其实之前国家是不怎么会给到钱的,幸好中国呢有个评估体系,那就是count你的paper,当然这个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也在讨论这个IF今后是不是该继续去看。那么可能对于年轻的PI来说的话,还是要去拿更多的基金,发更多的paper,可是回过头来讲,到50岁、60岁之后,可能会发现在这个history上没有留下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还是会后悔的,开始可能过的还蛮不错的,就怕以后觉得在这个field里没有什么impact

Dr. Sheng Zhong申请基金主要是靠听老板的话。当学生的时候,好多事儿经常自己觉得是对的,但实际都是错的。老板和我说的话吧,经常需要好久才能反应过来他和我说的是什么

Dr. Wei Wang我觉得写grant最重要的还是novelty,一定要有创新性才行,另外就是要写的能够肯定自制review的,因为拿来grant第一反应就是reject(至少我是),包括审稿,然后才是看能不能被其一步步的说服,挑不出毛病来,做的东西也是非常的expected。当然不同的reviewer之间有时候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别人说你好,得从你写的东西里面来argue你写的好,你哪怕有个citation,告诉review你这p value是多少多少,怎么来的,然后支持你的人就会去找,说我看了这个paper,的确是这样的,那么如果你没有,这就不行了,我不知道国内是什么情况,现在国外是写的越来越短,但是即使再短,你这些该有的东西你还是得有的,一个都不能少。所以作为一个review在审,就会看你是不是novel啊,detail有没有啊,technology是不是acknowledge的呀。要给支持你的人写一些有用的证据来使用。

Dr. Wei Li:大部分美国高校是给你三、四年的时间,如果拿不到RO1的话就离开。最深的体会就是你一定要在你这个领域做出了一个成果,在你初步的结果里面已经有prove data,甚至是已经发出了high impact paper,我作为一个review,我会特别喜欢看你已经发表了的工作,因为你没有发表的东西的话,你写的天花乱坠的也没有用,我不可能是你这个领域的特别的专家,大部分是我大概懂一点,但不是完全懂,你写的天花乱坠的我也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但是如果已经发表了工作,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我相信那是真的,也就是说你挖金子,第一铲子就挖到了,你说再给我20W我能挖到更多的,那我就比较相信。所以说在拿基金的方向上一定要在过去的几年有发表过文章,否则一定是找个理由毙了。所以说比较自豪的是,我写的四五个基金上,基本就是写一个就中一个,没有被退掉的。所以,我的经验就是等我文章发表以后,我就立马花时间写一个grant,然后去申请。

Dr. Yi Xing:我就有点不一样了,我一般写四个才能中一个。我就说一点吧,其实review在读grant的时候他们是很烦的。我的感觉就是,重要的东西你要在grant里多说几次,就像免疫系统,同样的事情,他有几个方面来完成。我renew过一个grant,其中有两个review比较赞成,另外有个review反对,说对RNA-seq分析不太了解,比如你分析剪切,你怎么把剪切信号和基因表达的信号区分清楚,所以就比较奔溃,然后就找我们的project officer去谈,就讲你毕竟得保证每个grant所有人都能读懂,就像Wei Wang老师说的,你得让喜欢你grant的人在讨论的时候能找到依据帮你去说好话。你如果把一些重要的东西在简介里面说、在数据里面说、然后highlight里说几遍,就可以让别人比较容易找到你讲的事情。其实这也会被人认为是写作能力比较差,重复的东西说了好几遍,但是这至少说明这个东西他看到了,所以,写grant还是需要有些技巧的。

Dr. Xiaole Shirley Liu:我的感觉就是说,写grant还是有一些经验的。一个组里要是想要有一个好的良性循环,一定要把组里的学生尽量的把他培养好了,创立一个新的direction,让自己的学生尽快的去把全国的位置都占了,你才是老大。现在很多大组的postdoc都已经出来自己带团队,所以要把这个练出来,写grant就是一种手段,通过写你就会明白实际上这个事情是这么做的,就会对结果有个计划,对实验设计上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你写一个东西一定要懂得most of the reviewers don’t understand你到底要做什么,所以你要把他的重要性和你大概要做什么,你的这个unique放在第一页纸中讲出来,大概要有个idea,不要都说大话、空话,都这样印象肯定会不好。其实还有个招,我不敢说是成功的例子,但是至少我试过,就是在一个新方向上你拿到了grant,就乘着机会多写一些,尽量多拿几个,然后几年之内就可以不需要了。

Dr. Ge Gao:国内经费(grant)和人材项目(title)这两个事情实际上不太一样,我觉得以我自己的体会的话,至少在未来的五年内大家不用担心生信的经费弄不到,稍微解释一下(科技部、基金委、卫计委开会),这些是自然科学基金,另外一个就是科技部的重大研究计划(精准医学、慢病、生物安全),大家都觉的要和生物信息联系起来,每年在报计划的时候就总会有人找推荐做生信的,太需要这方面的人了,然后就是基本上想拿就都能拿到grant。重大研究项目需要一个首席加上四个PI,之前已经启动了60几个项目,也就是说至少有300个人已经被锁在项目里了,那么在全国下来,能有多少可以申报的,里面做生信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说这些我想说的就是大家不要担心没有grant,也许该担心的是不要卖的太便宜了,你不能老是给别人去打工,应该是一种更平等的合作。另外一个就是人材项目,每年是定额的,有人上去了,别人就上不去了,所以说人材项目实际上是比较难的,生信上拿帽子实际在国内是比较吃亏的,因为人家不认为你是有identity的,觉得你就是在打工,你来了就是作为一个工具,有人讲生物信息不是一个学科啊,就是一个技术,他们认为你没有自己的identity,所以在人才项目上,支持率就比较差一些。我们只能是说生物信息是一个年轻的方向、是一个快速扩张的方向,但是同时呢也是一个相对来讲呢有些困难的方向,因为毕竟太新么,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上,我们一定要是让自己起点就高一些,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就是给别人打工的,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才能得到足够的respect。对于操作这方面,还是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要申报一个人才项目(青年、优青、杰青),一定要多申报,因为基金委的名额是和申请人数是有关系的。实际上,人才项目生信拿到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根文章相比的话。基金委认为不是我们不给啊,是你们不申请啊。你不申请,我们没法给你啊。总结起来的就是,第一,对自己要求高一些,做更好的工作;同时大家多去申报grant,尤其是人材项目,就是你申报的话就可能给你,但是你不申报的话,就肯定不会给你

1 艺术与人交流  

Dr. Xiaole Shirley Liu:开会的时候怎么去和别人交流?如果说我有talk,那我讲完了,会有人来和我交流;但是如果没做报告,我怎么去和人交谈?怎么才能一回生、二回熟呢?

Dr. Han Liang:其实我挺支持这些会在中国开,为什么呢,在中国开,你有地主优势啊。好比说,请大牛来苏州开会,我水平够不上人家,那来中国开会啊,我带他去苏州园林转一圈,玩儿着玩儿着,话聊开了,也就能互相交流了;但是如果你在美国开,你对美国文化也不懂啊,说football,我也不看,谈不起来。我喜欢开中国的会,中国文化我懂啊,他们还喜欢了解中国文化,我就能给他们讲啊,完了我还和他们照张照片,再去找他交流也就不会不好意思了,他一看照片也就想起来了,也就不怕他们因为忙忘记了还认识我。言下之意,即为利用自己所熟稔的东西,创造与别人交流的有利情景

Dr. Yi Xing:我们develop一个online的tool,做RNA splicing,经常会有一些比较大的lab会用我们的tool,这样我们就相当于是花时间给整个field建立了一个很好用的web server,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很容易以这个tool作为切入口去与人交流,而且如果他在用你的工具的话,你的文章送到他手里去审的话,他可能也不会很直接的就拒你。

Dr. Wei Li:我就特别同意Shirley讲的,如果说你在会上不给talk的话,确实是很难去和大牛进行交流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talk的话,这个会我就不去了,去了也是瞎耽误时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就非常注意和local的合作,比如hospital、邻院或者其他系的,如果我觉的这个人我以后会和他有一些合作的机会,我就去找host,请他帮忙安排一个meeting,一般4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这个就是你们俩坐在一起,就俩人,保证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和他敞开了谈,如果能够谈的来那将来大家可以保持联系,这样谈完了一般回来会给他写个letter,说明我们谈了什么什么,接下来保持联系,就这样的;那要是45分钟谈不来的,估计以后就再也谈不来了。

Dr. Wei Wang:出去开会,或者和人交流,我不会刻意的去提前读一些paper,我觉的没有必要,大家就是聊一些简单的话题,聊单位、聊孩子,当聊到一些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了,回来再去找一下paper,加深一下。而且保持一些新鲜感,我才能提出一些有水平的问题

Dr. Jingdong Jackie Han:出去开会,其实还是需要脸皮厚一点,尤其是你刚刚进入新的领域,还是外行的时候,真的不会有人请你去talk,没有人会知道你,后来真是当自己做出一些成绩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你,也真的是有一些人在后来的工作中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一是,你真的脸皮厚进去了,二是真得有publication。

Dr. Ting Wang:大家听了我昨天的talk呢,知道我是做转座子的,但实际上我一开始并不是做转座子的,我在挤入这个领域里面的过程中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我最早申转座子的RO1,回来的意见说这个人没有做转座子的经验,包括他过去的老板都不是做转座子的,为什么我们要给他钱呢?就是这样,你也没办法。接下来我做的两件事还是比较有用的:一个呢就是你要到你要做的领域里面去学习,从做postdoc开始,不要怕拉下脸来去,带着学生去,会比你自己更有用,你让学生去帮你淌路,带着他们去开会。其实在别人的眼睛里面,你自己来和你带着学生来是不大一样的,就不只是你自己的一个interesting,而是你的一个invest,你在为这个领域在training人,那么有些人会想,这个人在这里培养学生,将来可以给我做postdoc,这样都是从最底层做起,不要怕拉下脸来。第二个呢,就是说怎么去认识这个领域里的牛人,你想认识几个牛人,我觉的我做的几个事儿还是有用的,请seminar,把自己领域里看好的几个牛人以seminar的形式请过来,之后他们不会忘掉你的。从grant的角度的话,你还是得要有publication,paper出来了,然后四年以后申请了同样的grant,形式就发生了转变。第三一个,就是consulting,以postdoc的身份给talk,老板给的机会,能够认识业界的牛人,通过工作建立connection。领域里的会议不光是能出席,你要能做一些community;联系业界大佬;加入一些consulting。实际上就是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们要是给这个领域做共享,那么这个领域会加倍的给出回报。


猜你还想看

其他小伙伴儿的参会感受

生信大咖给的生信学习建议 | IBW2017答疑Q & A

Minutes and impressions of the IBW 2017

2017 IBW大会小记-8月5日

2017 IBW大会小记-8月6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72875-1090625.html

上一篇:PD-L1发现者陈列平教授谈肿瘤免疫治疗 | CSCO2017年会感受
下一篇:Genome Biology第一作者访谈 | 怎样问生物学问题?
收藏 IP: 124.77.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