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讲课就是自我超越的历程

已有 2941 次阅读 2012-9-13 10:46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师, 积极性, 青年人, 第一线

文/王 进
      如果在高校教学第一线展开调查,会发现尽管高校教学质量常被批评有所滑坡,但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为数可观的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只是,有一种情况令教师最为纠结:自己认真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却不高。“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对教师来说,与其埋怨学生不求上进,不如探析问题成因,因为“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一方面,若学生不爱听课,反求诸己是摆脱困境的最佳捷径。为师者首先应从自身的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寻找原因。如果因这些方面有所欠缺而出现学生不爱听课的窘境,教师应力求用高标准来评估与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令学生心甘情愿地留在教室,而非游离于课堂之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教师认真授课的过程,既是最好的以身作则,又是绝佳的知行合一,更是完美的言传身教。
      另一方面,若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不错,但学生就是不想听(这种极端例子必然存在),为师者也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很多教师会抱怨:“我如此辛苦地给学生传授知识,结果他们既不认真听讲,又不好好学习,早知如此,何必倾情付出。”这道出了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的尴尬。但是,为师者的本分是把书教好,和学生爱不爱听讲实为两码事。教师无法决定学生听课的动机、心态和行为模式,但定要知晓一个原则:“老师认真授课,学生未必爱听;老师不认真授课,学生一定不爱听。”否则,容易陷入遭遇了不公正待遇的委屈感中。
当出现此类情况时,教师可从3个层面加以选择:
      第一层面,端正教学态度,尽量把课讲授好,将教学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师者,得先提升学术水平,哪怕研究不出很牛的科研成果,每年把那一两门课讲好,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什么叫讲好?至少要对学生有责任心,教学理念要先进、讲课内容要丰富、教学手段要恰当、研究前沿大概要了解,不要动不动就把一二十年前的学术前沿照搬过来炒冷饭,更不要有刻意糊弄学生的想法。当下是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和眼界都在提高,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无真材实料,实为痴心妄想。关键是,教师唯有认真授课,方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第二层面,强化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无故旷课、随意请假、交头接耳、呼呼大睡甚至上课时“自由”进出者,教师虽有权力加以引导,但若将精力和时间常耗费于此,恐怕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遇到个性极强的学生,还极易翻版上演“杨帆门”事件。稳妥之法是导之以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不见效,教师惟有尽力提高讲课水平,提升教学效果,寄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一旦学生对老师滋生敬仰之情,就会自动自发地遵守课堂纪律。以常理论,老师教学越认真,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越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体谅老师的艰辛和体味老师的用心良苦,这反过来也增强了老师继续提升教学水平的动力。
      第三层面,注重自我超越,实现自我价值,把提升教学水平当作重要工作长抓不懈。教好一门课是教师是否称职的基本门槛。“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如果每年都能做到:勤加修订教学内容、持续改进教育理念、积极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等,至少对得起学生为听课所支付的学费和消耗的时间。当教师将每次授课都视为一次自我超越时,有多少学生来听课以及是否认真听课,反而退居其次。郭德纲当年在北京的茶馆里面说相声,最惨时台下只有1名观众,他照演不误,且表演水准丝毫不打折扣。正是有着对职业的尊重和对观众的尊敬,郭德纲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教育者对待课堂教学,亦当抱持这种态度。不论学生爱听与否,教师首先思考的应当是:能不能讲好,应不应当好好讲。
      学生认真听课,老师用心教学,本属天经地义。现状却非如此,令人很是纠结:学生指责老师不用心,老师反批学生不用功,双方各持道德利器,吵得不亦乐乎,争论到最后,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将“高校体制存在弊端”当作挡箭牌,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到最佳借口。制度是人创造的。人要超越制度很难,屈从于制度却又心不甘。教师与其纠缠于两难困境中,还不如跳出藩篱,一门心思备好教案、做好学问、教好学生。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强调的正是为师者对国家、民族、求学者个人的未来所承担的重任。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若教师从一开始就不认真授课,这不仅抹杀了教育对学生思想启迪和心灵雕刻的重要作用,更是对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莫大伤害。
      即使教学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只要心中长存对教育工作的大爱,就能开辟新天地。“没有哪种教育能及得上逆境。”教师对于高校课堂教学现状的不满,本身就蕴藏着逆境中不能随波逐流而要不断超越自己的自我教育机会。与其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如多思考如何提升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觉得教师这个行当尽是辛酸泪,那就及早换环境;若想在这个圈子继续待下去,却如祥林嫂般天天自怨自怜,那又何苦呢!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被尊称为教师,就要努力担当责任,不亵渎讲台的神圣,配得上学生的敬佩、家长的重托、社会的期待。哈钦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如果教师不能将授课变成一种自我超越的历程,学生又怎么能从中找到“精神榜样”呢?
(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612278.html

上一篇:博导、博士生科研复述和杂谈(25)
下一篇: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1 李存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