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读者之声·

已有 2912 次阅读 2012-1-31 14:49 |个人分类:栏目:读者之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 文章, 故事, 读者

《科技导报》“读者之声”
2011年回眸
      “读者之声”设立的初衷是通过刊登读者对《科技导报》的来信,发表他们的意见、建议、对《科技导报》已刊文章的反馈信息、社会热点的讨论以及科研经历等内容,尤其鼓励争鸣性质的读者来信,从而搭建一个读者与导报互动的平台,为促进科技交流、优化学术环境、分享科研经验、倾听前沿呼声、展示科研一线面貌、打造优秀期刊而做出努力。
      2011年“读者之声”栏目第1期至第30期共刊登读者来信来稿63篇,每期刊登2—3篇。文章大体可分2大类型:
      第一类文章内容直接与《科技导报》相关,有10篇。这类文章中,从对导报的了解和认识出发,记叙个人实践经历、成长发展与导报之间的故事,提出真实想法和切实意见的文章弥足珍贵:如第12期刊登的孟桂之的“给《科技导报》的建议”,作者作为导报创办时期分社社长,结合导报的历史和与其自身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分中肯地提出了对于导报的4点建议;又如第11期马臻的“我为《科技导报》写稿”,真实讲述了作者从博客发文被导报发掘,到受邀为导报写稿,到后来成为导报“走向职场”栏目主持人的经历;又如第22期、26期、30期刊登的几位读者在阅读导报一些文章后的读后感,实在地反映了导报刊载的文章内容在读者心中的价值及影响力,呈现出有见地、争鸣的声音,且体现了作者、编者和读者的沟通交流;再如第1期“为《科技导报》而感动”和第21期“《科技导报》让我和院士之间有话题”这类文章,反映了导报对于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们日常科研生活的影响。
      第二类文章与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的工作生活相关,有53篇。其中,以下几类是栏目初创就提倡和推崇的:
      1) 科研一线、实验室里或论文写作者、求学求职者的声音,如第2期“厚积薄发——我的科研学术之路”、“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第19期“在做‘科研乞丐’的日子里”等。
      2) 科学家、教授、导师等“过来人”提供的科研、论文写作、申请基金等方面的经验方法,如第3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谈”、第4期“评审SCI论文的体会”、第21期“找研究课题的经历”等。
      3) 描述科研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个人与导师的交流等内容的,如第1期“我的导师”、第16期“两个温馨的和谐乐章”、第25期“第一次跟导师去野外”等。
      我们感谢读者们的信任,他们将内心最真实而可贵的声音呈献给《科技导报》,呈现给作者、编者和更多的读者。为此,我们将不断努力,充分认识“读者之声”在科技期刊中沟通作者、读者、编者的桥梁作用;提高策划意识、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增强对科技期刊热点、难点的敏感度;力争使栏目内容丰富多样,真正体现各界、各类读者不同的声音,并使这些声音在栏目中得到有效的整合、发挥,具有可读性、互动性,不拘于形式。同时,尽一切力量扩大《科技导报》,特别是“读者之声”栏目的影响力号召力,调动读者、作者的积极性,鼓励读者关注《科技导报》,关注学术,敢想敢言。
      11月23日,《科技导报》组织召开了2011年第7次主编工作会,专家建议不仅以传统的“有奖征文”方式,而且使高度参与的读者们通过参加读者交流会、“与院士专家面对面”、列席编委会,甚至担当审稿人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导报的建设活动中来,作为对我们忠实读者的鼓励和回馈。
——《科技导报》编辑部编辑   秦政
科研成果展示与门槛高低
      科技发展史上许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往往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做出的,即使是大师,最初也都是不知名的“小人物”。爱因斯坦创作出他最著名的5篇文章时,仅仅是个专利局的普通职员。他没有在任何大学、科研机构拥有任何职位,更没有博士、教授之头衔,却是通过德国《物理学年鉴》这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只以其作品本身的实力,而不以其身份、资历高低来展示个人的勤奋探索之成果的。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走上数学专业领域,是由于他在1930年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批驳数学名家苏家驹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的注意,觉得“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应该把他请到清华来”。当时的华罗庚却只有初中学历,在一所中学里当会计。
      如今,看看我们的科技期刊发表文章时种种高低不平的条件、门槛:必须要有职称、职务;要看是什么大学、什么专业研究机构;还要看曾经的业绩论著;甚至要多少版面费;文章还要限制多少字数等等。更有一些报刊在文章署名上还要注明某某院士,以“国家、省市某某课题资助项目”自居——难道想以此来证明文章的水准吗?更有甚者,在不少论坛、征文活动中刊载的作品上往往冠名“某某长”、“某某主任”,结果学术论坛却成了“官述论坛”。其实署名就是署名,过多的注释、冠名,过分的强调反倒使人感到画蛇添足、没有底气。
      必须看到,科学发现源自于学者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其创造欲,思想自由和学术平等是其催化剂、增长素。然而,受我们传统的专制主义、等级思想的影响,论资排辈、等级制、唯“名”等做法是桎梏中国人做出原始性创新成果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致使中国从曾经的辉煌跌落下来那看不到却感觉得到的致命软肋。
      当今,知识、知识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但要切记:知识化决不等同于“文凭化”、“职称化”甚或是“留洋经历化”。权学交易、文凭泛滥、迷信海归,博士帽、职称帽、乌纱帽泛滥,科技界有产出无突破,教育界有数量无大师,是导致有增长无发展的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所在。
      殊不知,过多条件形成的“高门槛”看似可以阻挡粗糙伪劣之作,实际上却只是在图省力、唯“名”择文中,既把新人“吓”得望而却步,又把那些确有真知灼见的茅庐之作、有个性的超凡之作拒之门外。
      值得欣慰的是近来已开始有报刊登载文章后仅注明“作者单位”,使人们开始感觉到了“平等参与权”。我愿意在报刊发表论述文章除署名外,仅注明“作者单位(或居住地)”即可。我建议,我们从事科技创新传播工作的报刊就更该如此。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孙国际
(责任编辑   秦政,张杰青)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6909-532979.html

上一篇:多读外文文献
下一篇: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17)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