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影响强度准则的三个因素
热度 1 周筑宝 2020-5-27 17:22
经典强度理论中的能量理论实际上是认为:强度准则应该是一个促使材料发生屈服或破坏的能量蓄积程度表达式,因而它应与材料屈服或破坏前的本构关系有关。但这种认识由于遭到在实际应用中的失败而长期未受到强度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塑性力学中的 Drucker 假设则建立了屈服准则与材料屈服后的本构关系之间的联系,但长期以来 ...
327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广义强度理论新体系
周筑宝 2020-5-23 22:12
笔 者在 科学网 博客一篇题为 “ 关于强度理论 ” 的博文中指出,强度理论是对一切工程构件和结构进行强度设计的基础。还在另一篇题为 “ 最小耗能原理与强度理论 ” 的博文中,给出了按最小耗能原理导出与之相应强度准则的 “ 一般性方法 ” ,同时按此 “ 一般性方法 ” ...
13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最小耗能原理与强度理论
周筑宝 2020-5-20 21:41
最小耗能原理与强度理论.pdf
11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通过宏一细一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强度理论"之我见(对卜令泽同志为"关于强度理论“一文所写评论的回应)
热度 1 周筑宝 2020-5-16 11:28
如 笔 者 5 月 15 日在 科学网 所发 “ 关于强度理论 ” 一文所述,现有的强度理论都是建立在通过观察材料的宏观破坏现象而提出的各种假设基础之上。众多学者认为,鉴于上述局限于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没有与材料的破坏机理相联系,因此才会出现笔者在前文中指出的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 ...
1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关于强度理论
热度 1 周筑宝 2020-5-15 17:30
强度理论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屈服或破坏的理论。由于各种工程构件通常都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工作,因此强度理论是对一切工程结构进行强度设计的依据。鉴于不可能对各种材料在无穷多的、各种各样的应力状态下都进行实验,所以强度理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强度理论关系着安全和经济两个至关 ...
21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为什么会有应力集中
周筑宝 2020-5-11 21:56
任何工程材料都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众 所周知,在这些缺陷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将会大大降低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名义应力,由此可见应力集中现象实际上是影响强度问题的关键和核心。综上,在对材料的破坏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时,显然不能不认真考虑 “为什么会有应力集中?”这样一个对材料破坏起着关键和核心作用 ...
71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动力学中的最小势能原理—— 瞬态最小势能原理
热度 1 周筑宝 2020-5-5 18:11
众所周知,现有力学理论中的最小势能原理只适用于静力学问题,在动力学中是没有最小势能原理的。但通过对下面一个简单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看似无懈可击的结论,也还有值得商榷之处。考查一个受重力作用的小球,在由一光滑斜面和一光滑平面组成的单面约束下滚动时的势能情况。 1. 当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 ...
394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对地震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周筑宝 2020-3-21 12:11
地震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地震的能量之大,破坏力之强是任何其他形式的灾害所无法比拟的。 1906 年厄瓜多尔西海中的 8.9 级地震,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约 10 万颗普通原子弹或者 100 颗大氢弹的威力。 1976 年发生的 7.8 级中国 ...
24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岩爆”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之我见
周筑宝 2020-2-20 17:32
2011 年 7 月 15 日的“大众科技报”刊载了一篇题为“世界性难题牵绊大工程进展。钱七虎院士:岩爆机理尚待摸底”的文章。该文一开始便引用了我国著名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在中国科协第 51 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的讲话:“虽然以岩爆为主题的国际学 ...
24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地震系统属于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系统,因而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观点之我见
周筑宝 2020-1-4 10:11
1997 年 3 月 19 日的 《 科技日报 》 根据 Science 第 275 卷 Geller 等的文章,刊出了题为“几位科学家联合撰文断言地震根本不可能预报”的报 道 。 Geller 等的观点是“处于自组织临界状态的大地,任何一次小地震都有可能灾变为一次大地震”,而小地震发展成为大地震不仅决定于其断层 ...
23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