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78岁的笔者携文献[1,2]造访了东莞市地震局,并受到该局的一位业务科长和一位年轻同志的共同接待。笔者向他们介绍了文献[1,2]中提出的有关地震学新理论的要点,并表示自己願作为一名不要任何报酬的“志愿者”与该局抽调的1~2人一起,共同应用文献[1,2]中提出的、有关地震学的新理论,开展研究工作。在听完笔者的叙述后,该业务科长说:像这种研究性的工作,不仅我们市局无法开展,就是省局也开展不了,建议你直接与國家地震局联系。由于笔者当时年近八十,已无精力“捨近求远“地去当什么“志愿者”了,只能作罢。随后笔者在<科学网>博客中发了三篇博文(即文献[3,4,5]),目的是期待对笔者提出的新理论感兴趣的地震学研究者们,能沿着笔者的思路继续研究下去。
笔者之所以会有以上举动和想法,原因有3:一是在文献[2]脱稿并联系<科学出版社>商议出版事谊时,出版社曾组织有关专家,对缺少出版经费的笔者的书稿进行了评审,结果认为该书有出版价值,从而特别减免了该书两万元的出版费,并在笔者未付分文的情况下,印刷出版了文献[2],直至文献[2]正式出版发行之后并过了一段时间,笔者才凑齐并支付了余下的出版费用;二是笔者在“百度”上查到“当当自营”上,有关于文献[2]的详细介绍并有“评论100%好评(全部3条评论均为好评)”,并且还以醒目的红色标出:该书已“卖光了”;三是笔者在网上看到了文献[6],它证明笔者关于研究地震学的新理论,已开始受到了地震学界的关注。
综上三个原因,笔者相信文献[1,2,3,4,5]中提出的、有关地震学研究的一些新思路,或许能为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1] 周筑宝,唐松花. 最小耗能原理与地震预测问题. 地震,第34卷第4期(2014年第4期).
[2] 周筑宝,唐松花.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地震预测、预报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5.
[3] 笔者<科学网>博客题为“最小耗能原理是与地震现象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普适性原理”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55154&do=blog&id=1211749
[4] 笔者<科学网>博客题为“对‘地震系统属于具有自组织临界性的系统,因而地震是不可预测的’观点之我见”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55154-1212818.html
[5] 笔者<科学网>博客题为“对地震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思考”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55154&do=blog&id=1224586
[6] 李栓虎等.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构造地震预测方法浅析. 國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8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