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球面模型(MDSM)的探索与应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GJAYZHAB 用多元向量表示系统状态,多元向量乘法群描述系统的运动,白-杰时间链连接历史和现实: Y(i,k+1)=[Y(i,k)*T(i,k)+D(i,k+1)]/2。

博文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斯螺旋,和商高指数(1)

已有 4431 次阅读 2019-3-24 12:04 |个人分类:MDSM 通讯|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应校庆征文,投稿“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斯螺旋,和商高指数(0)。

有老同学把张老师找到,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群,我们与张老师建立了微信联系。特别是,征文成功登在《科学网》数天,托张老师的福,没有被屏蔽。因此很受鼓舞。继续改写后续的科普文章系列,介绍"超球面模型"和"超代数 (Hyper Algebra)"。这是第一(1)篇,希望张老师能继续保佑。预谢小编不封之恩。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斯螺旋,和商高指数(1)

2009年8月在北京植物所的网站(普兰塔,PLANTA)发表博文,记我的数学启蒙老师张志湘。后来,2010年转发到《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362398.html

在那篇博文中我曾提到有一次,他给我们讲:(线段)一(垂直)加(线段)一得根号二,根号二再加一得根号三,根号三再加一说这样便得到一条螺旋线,称什么什么螺旋线我长大后,曾很留意这方面的文献,却一直没有找到螺旋线的准确名字,但对我的科研工作很有启发。”博文写出后第二或第三天,我们在一起聚餐。他却因年纪大,记不得给我们讲过那个螺旋的故事。我很失望,也因此几乎放弃了寻找那个螺旋的勇气。

 

转机出现在2015年11月2日,蒋迅博友在《科学网》发布的【数学早知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932670.html中给出了那个螺旋的名字:“特奥多鲁斯螺旋”。并进一步说,特奥多鲁斯螺旋也称为“平方根螺旋”,“爱因斯坦螺旋”,或“毕达哥拉斯螺旋”。我想,既然挂上了爱因斯坦和毕达哥拉斯的大名,应该很有名了,但在网络上用中文检索却仍然找不到,只有在英文维基里才有。而且,蒋迅老师博文引用的也是英文维基的地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iral_of_Theodorus

特奥多鲁斯螺旋


从英文维基给出的图形看,它确实就是张志湘老师五十多年前给我们提到的,我后来一直在寻找的那条螺旋线:

看图,从根号1出发,直到根号17:

根号1等于1;

1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则其斜边是根号2,√(2);

以这根号2与1为直角边再做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是根号3,√(3);

以根号3与1为直角边再

...

如此(维基百科)1的基础上循环16次,垂直加了161,得到16个直角三角形。第16个三角形的斜边是根号17。这样,我们得到一条螺旋线,一条我们称之为“17元的特奥多鲁思螺旋线”,记为“17-螺旋线”。

 

那么,这个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特奥多鲁思螺旋”和我正在做的“多元演替系统的趋势分析”,以及我所说、所定义的“超代数(Hyper Algebra)”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和相关链接(多数被屏蔽。列在这里希望网管能够了解,并尽速开封):

Spiral of Theodoru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iral_of_Theodorus

特奥多鲁思螺旋(英译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943662.html

记我的数学启蒙老师张志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362398.html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思螺旋,和商高指数(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936776.html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思螺旋,和商高指数(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937066.html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思螺旋,和商高指数(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939534.html
数学启蒙老师,特奥多鲁思螺旋,和商高指数(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942000.html
超球面模型应用于股票排序的探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351281.html
皇帝没穿衣服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35122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3331-1169315.html

上一篇:致科学网编辑部
下一篇:从(1-2-3)到(2-3-4)我们能发现什么
收藏 IP: 75.166.1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