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体力学(第一版)》一书的作者吴望一先生于2013年辞世。幸运的是,北京大学温功碧教授不负众望,勇担重任,组织了该书第二版修订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力学系就在吴望一教授、温功碧教授和严宗毅教授的领导下,率先在中国开展了生物力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温功碧教授与吴望一先生在“流体力学”教学与研究中是同事是战友,而且最懂得吴望一教授,鹣鲽情深。她以年过八旬的高龄, 不辞辛苦、非常细致地组织了修订工作。吴望一先生和温功碧教授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
温功碧教授振臂一呼,响应者众,朋友、同事和学生均为海内外流体力学领域专家大佬,力度非凡。在勘误的同时推陈出新,还特地增补了汉英对照索引,使得该书的可读性更强了。
2019年10月温功碧教授因病去世,她在病榻上依然笔耕不辍,心心念念不忘此书的出版。此后吴望一先生的高足苏卫东、李植、袁凡教授等捧起接力棒,对书稿进行了细心的审阅,鞠躬尽瘁,力求完美。
流体力学是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壁面、流体和流体间、流体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大气和水是最常见的两种流体,大气包围着整个地球,地球表面的70%是水面。大气运动、海水运动(包括波浪、潮汐、中尺度涡旋、环流等)乃至地球深处熔浆的流动都是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除大气和水以外,流体还指作为汽轮机工作介质的水蒸气、润滑油、地下石油、含泥沙的江水、血液、超高压作用下的金属和燃烧后产生成分复杂的气体、高温条件下的等离子体等等。
气象、水利的研究,船舶、飞行器、叶轮机械和核电站的设计及其运行,可燃气体或炸药的爆炸,以及天体物理的若干问题等等,都广泛地用到流体力学知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所关心的问题既受流体力学的指导,同时也促进了它不断地发展。1950年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给予流体力学以极大的推动。因此,流体力学既包含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又涉及工程技术科学方面的应用。它是一个古老而又永葆青春活力的学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吴望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专家,在生物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生物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了表彰他对我国生物力学的贡献,北京大学设立有“吴望一生物力学杰出贡献奖”。吴望一先生所著的《流体力学》在力学界颇负盛名,在海峡两岸被广泛地用作教材或参考书。本书第一版自1982年出版以来,截至2021年8月,上册已印刷23次,下册印刷21次。1989年台北状元出版社以繁体汉字出版发行。问世近四十年,历久弥新,深受读者欢迎。
近百年来,全世界的流体力学教材和有关著作汗牛充栋,其中不乏经典名著,中文专著和译著也为数不少。吴望一先生这本书为何能脱颖而出产生重大影响呢?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总结三十余年研读和使用此书的体会,归结出如下几条原因:其一,本书是吴望一先生在北京大学教授“流体力学”二十余年的经验结晶;其二,吴望一先生深谙流体力学精髓,总能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释有关原理及应用;其三,吴望一先生深知初学者入门时数学储备可能不足,不仅开宗明义地做了数学铺垫,而且在各章节中注重讲明研究方法;其四,强调练习和应用,恰到好处地配以习题,并给出答案。正因为如此,此书特别受莘莘学子欢迎,也为专业工作者所欣赏.
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初开始了对本书的修订工作,推出了第二版,一方面将老版的铅印改为CTP印刷,将上、下两册合为一册,并增加了汉英对照索引;另一方面,在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大量一线师生和热心读者的宝贵意见,对第一版进行了勘误,完善了理论的证明和习题的解答,规范了名词术语和人名。
遗憾的是,吴望一先生于2013年辞世,没能亲历此书第二版的编撰。幸运的是,北京大学温功碧教授不负众望,勇担重任,组织了这次修订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力学系就在吴望一教授、温功碧教授和严宗毅教授的领导下,率先在中国开展了生物力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温功碧教授在“流体力学”教学与研究中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而且最懂得吴望一教授,鹣鲽情深。她以年过八旬的高龄,不辞辛苦、非常细致地组织了修订工作,在勘误的同时,还特地增补了汉英对照索引,使得该书的可读性更强了。2019年10月温功碧教授因病去世,她在病榻上依然笔耕不辍,心心念念不忘此书的出版。
北京大学教授严宗毅生前曾转交了一份他积累的勘误表,本次修订时参考了该表。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发现了书中某些不妥之处,留下了勘误便笺,并审阅了第二版。北京大学教授苏卫东完善了理论的证明和习题的解答,李植提供了索引中的俄文人名。美国杜克大学教授袁凡审核了汉英对照索引中英文翻译。尤其是苏卫东和李植两位教授受温功碧教授所托,多次对书稿进行了细心的审阅,力求完美,不负所托。
2021年10月《流体力学(第二版)》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面世了,虽然我们力求至真至美,但是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敬请热心的读者不吝赐教。
读者朋友们在捧读此书时真应该好好感谢吴望一先生和温功碧教授这对学识渊博的伉俪,也要感谢为这次修订付出了辛勤工作的老师们!
文章来源|微信订阅号:北大博雅教研(pupjfzx)
https://mp.weixin.qq.com/s/BRfKx6q8Z6mYoGPCUh2HM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8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