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长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atsothus 力所能及,至微至远,无可替代,至善至美。让学习成为一生成长的快乐习惯!爱我的不要停,恨我的请继续...

博文

论全息思维尺度之扁平化维度关联与层次驱动串级数学本质聊分异连通系统全真加减律

已有 1116 次阅读 2020-10-15 13: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分异之信息不对称与连通等(无穷)势测度       

       因局部视角下的信息落后于整体视角下的信息,而无法看清和理解整体变化。不同的局部视角,将会严重影响观察、计算和预测的结果,如量子力学中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后关联成一个整体系统,为配合服从整体性质的变化,规定了粒子之间神秘的关联现象量子纠缠。局部间的协变,展现出来未知(即不可理解)的不确定性,在局部架构下是无法确定的。局部的不平衡,是在整体层面建立了新的平衡,整体的调整扰动局部的“不合常理”,但在整体秩序上,却是合理的。当前,之所以不能了解宇宙的一切,是因为不能拥有足够的整体视角。同时我们需避免下意识地把能仅看见的局部事物直接当成这个世界整体的全部,而无法去全息未知和未知的未知。 

稳定性与复杂度之非线性与非确定性连续统隶属本质说规模尺度

      局部与整体取决于尺度和视角,成嵌套循环更大的范围看整体就是局部,更小的范围来看局部就是整体。量变到质变的非线性变化在系统特性中呈现出整体大于(甚至不同于)局部之和。弦理论可用于解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矛盾。大数定律证明随机性中包含着确定性的概率分布。整体的不确定性呈现出一个统计概率以表示确定结果的可能分布,即微观的定量分析成为宏观的定性分析。

      然而,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单元的规模大小其实比系统更为重要。微观不确定性,不仅带来了宏观确定性,还(通过冗余性)带来了稳定性与适应性,前提就是微观单元要足够小、足够随机。微观粒子构成宏观物质,就是大自然给出的绝佳示例。随机性作为自然选择的终极力量,它让对称性破缺。另外,就是突破性都是随机性带来的直接产物或副产物,由此事实上,一个人的价值高低取决于稀缺性,即不可替代性。而这充满了整个世界。

基元结构与关系之映射递归融通功能当量说负熵初始与极限熵增

       映射关系下找到一一对应的宇宙基元,即在无限小与无限大的交点,给予量子化全部信息。此时,局部与整体的信息对称性,或许就是通向终极本质的一条途径。

       然而,程序现实与物理现实会有结构关联。程序本质是用信息来模拟和映射现实,计算本质就是用一个系统来模拟另一个系统。质量(有序结构,势能)转化为能量(无序运动,动能)的过程,在宇宙递归的出口,即收敛到熵值最大的时刻,就代表着宇宙的终点,此时宇宙整体,质量为0,但信息量最大。如果递归无法抵达“源码入口”的现实诠释与限制,就如感受无法描述量子行为的图像,也就不能很好的“解码”出宇宙源头、生命的源头、人类的源头。而人工智能的升级,就会开始去试图理解人类本身,于是这个递归的模式,也就显现出来了。递归系统的完备性,正是来自于它递归的不完备性,穿越层级的计算,会让简化的物理模型统统失效。而分形构造,一方面很好的配合了递归的局部自构建,另一方面则体现宇宙发展的本质规律。分形不仅是结构上的自相似,还有概念与模式上的自相似,以归趋整个世界。

演化概率与全息路径说仿生仿真

      概率的形式呈现微观局部的随机性,并上升到宏观整体的不确定性。在宏观漫长的时间尺度下,局部的随机性,就会在整体不可抗拒的趋势下演变成必然。也即历史数据决定了概率,概率连接了必然的未来。进化在局部的随机在整体有趋势,而趋势呈现方向,随机就变成了迭代。进而无限随机的局部,最终其极限将会构成有限确定的整体。进化从微观局部通过随机试错,到达宏观整体的迭代试错,以至无限逼近现实未来而不停止。人类正是模仿了宇宙这种重复简单递归构造复杂的模式,才创造出了各种具有复杂性和规模性的事物。

      逻辑全息与观测缝隙之间则是粒子本身,无差别被量子化无限放大充满,引起不确定性。以体现其随机过程本质。其中波函数坍缩则是一个不可计算、不需要时间、不可控、且超越数学逻辑与方程求解的随机过程。所以,局部粒子性的概率,是要服从整体波动性的变化的。但毕竟是同一个共同的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可观测性质。这样波函数演化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规律,就在宇宙的底层掌控着一切,这是试验保证的。观测建立了信息获取的路径,即让微观的信息可以被宏观获取,从而才影响了粒子微观态的演化。而“信息通路”的逻辑是让纠缠信息(即局部之间共享的干涉信息),从局部传递到整体,于是整体成为纠缠态,而处在纠缠态之中,无法观测到自身的纠缠信息,由此只能观测到确定的单一态,而不是不确定的叠加态。从信息角度来看,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改变概率,信息路径就可以影响微观态的演化。信息和路径,可作为上层因果逻辑的本质,而路径又可以形成循环,这样因果和逻辑也就可以形成循环。通过相干与纠缠,获取由量子信息构成的物质实在的信息。逻辑保证上,我们的认知就一定存在一条信息路径,可以抵达那个统一整体的终极本质,以至全息。而全息可达,需要我们有提着世界去旅行的勇气。

记忆与逻辑说过程分析之全息度语义表达

       大脑倾向于简化事物模型以降低记忆负担,下意识用简单替换复杂来降低心智负担,乐于接受“虚幻故事”而忽视真实性的信息结构,善于利用潜意识接受到信息快速作出决策,对绝对数据不敏感产生锚定效应、参考点依赖,以及非常非常善于混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此类等等,只是习惯于只关注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过滤掉否定自己的信息。鲜少遭到挑战。量化提取与链接,多限于,标的功能链路、简化与量化、动态开放量化、关联过程量化、方向幅度量化、叠加分离量化、算法形式表达、熵增与负熵过程、循环之传递转换、四界分异范式、仿生仿真演化、暗反内生同一与单调、状态与控制之尺度规模、维度尺度层次与结构功能认知之科学哲学统一全息度、多元多维感知、临界确维。

       毕竟,现实背后的随机分布律(概率),已在极限处把看似无限的不确定性,随机到了可以被稳定感知到的确定区间之内。由此,极限所描述的看似“无限变化”的过程,却可以映射到明确、清晰、确定的结果之上。

       事实上,对于现实的观测和感知,仅是依据概率随机的结果,而不是概率随机的过程,而忽略了其背后(由微观构建宏观的)不确定性的过程。无限的不可计算性,可以通过极限变得可计算,这时无限和极限等同,一个不可计算、不可操控、不现实的东西,就变得现实到可以被计算操控了。

       这是概率现实背后智能优势进化的层次选择。

      分形递归既可终结问题,也是终极答案。 一种语言,包括人类语言、数学语言、编程语言等等,能够拥有递归,其实就是拥有了描述这个世界和宇宙的能力。现实中的常数,就像是来自上一层世界的意识,不可观测(无限)意味着(局部)对称,当突破不可观测时,(有限)就会观测到(整体)不对称。可以把无限——看成是一种局部的不可计算,而从局部上升到整体,就会从不可计算演变成可计算,即无限到有限的转换。期间,重要的是,避免屏蔽已知的未知的同时(中心确界),更要善于创造未知的未知(临界跨界),但仍不可避免适应适度过界。如果说一切都是互相关联的,那么弱关联就是相关关系,强关联就是因果关系。区别在于,相关关系可以有很多个不同角度的解释(相当于Reason),而因果关系只有一个唯一的原因(相当于Cause)。并且在现实中,相关关系会远远多于因果关系。过度自信的原因在于,注意力是有限稀缺资源,为了节省能量只能关注那些最能够吸引注意力的信息,从而忽略大量“沉默”数据中的规律与真相。跨界思维显得必然重要,而永远正确的只有逻辑本身。正确可能随着认知变化而被否定,但被否定的,一般都会继续保持否定。寻找正确(即证明思维)具有积累信息、迭代逻辑、创造结构的重要意义,而避免错误不仅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还有显著的有效性。

意识认知与意向生态之构造学不完备性悖论递归

      立足现实可以看到,从物理现实,到神经现实,到智能现实,到逻辑现实(智能构造了逻辑),到虚拟现实(逻辑构造了虚拟),,,最后在虚拟现实中,又可以构造一个物理现实,然后一直嵌套循环下去。分形递归的循环,没有无限,只有循环,生生不息。至此,其模式意义就在于,快乐不是目的,获得快乐就会不快乐,只有不断重复追求快乐的过程,才是自然选择的“心智所向”。同样,躲避痛苦也不是目的,不痛苦就会衰退,只有不断摆脱痛苦的过程,才是智能进化的动力所在。智者的目标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尽其可能地避免不幸。

       有限循环其实只是无限循环的“状态快照”,而万物都会在循环的条件达成下,无限地完成无限的循环。控制的关键是具备整体视角看更小的范围,并且拥有可计算的能力。此时,用量子计算的算力,去模拟运行一个虚拟却和我们的宇宙等价的宇宙,只要具有相当的算力与结构去作一个无限逼近而已。宇宙就是一台模拟能量、万物与生命计算的仿真机。而图灵机也并不需要停机,它一直递归循环的运行下去,其本身之中就蕴含着一个“真实世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78564-1254314.html

上一篇:系统科学全息泛化论物理世界的数学哲学之结构功能与空间融通抽象说维度和分异讲层次多尺度聊保形映射和张量延拓话维度与测度
下一篇:[转载]能看到的都是现象说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论全息本质之语义表达全真律聊可说与可达
收藏 IP: 223.10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