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本博客的博文导读与博文分类
热度 1 2021-1-8 15:25
按:张学文老师今日给我留言:“希望您把自己的博客分类保存。以利他人查询”。我这才注意到这事,随着自己博文的不断增加,对于读者来说要从中就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找到相关博文的难度也就越发大了,这样不利于读者阅读,故特意制作本文的分类链接,以飨读者,谢谢学文老师的提醒,谢谢读者们的关注! ...
个人分类: 博文导读和博文分类|3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博士的基本标准与博导的基本标准
热度 6 钟定胜 2021-8-27 09:50
能够成为博士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下,博士学位往往会被当成一个可以光耀门楣的荣誉(为此吹锣打鼓地喜庆一番的都有,只要喜庆不过头也算是一种人之常情)。而能够成为博士的导师,那就更是如此了,自不必赘述。 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是什么样的博士才是真正合格的博士?以及,什么样的博导才是真 ...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与科研方法、学术评价|89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6
人生的意义之逻辑辨析兼评“当我还是少年时,就明白大多数人的追求,毫无意义”
钟定胜 2021-8-19 11:31
按:本文源自对“ 当我还是少年时,就明白大多数人的追求,毫无意义 ”一文的评论。 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从逻辑和实证的角度出发,可以做出很好的清晰梳理,人生的意义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短期意义,一个是长期意义;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存在意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存在意义。总的来说,人生的意义既包括 ...
个人分类: 求学经历与人生感悟|273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渐悟与顿悟是辩证统一、互相促进的,兼评‘身似菩提树与菩提本非树’
热度 1 钟定胜 2021-8-11 20:48
按: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北禅神秀:被误解千年的宗师 ” https://www.toutiao.com/i6991408294577455619/ ),该文对有关神秀与慧能的学术争论做了很好的介绍和梳理,本文是笔者在看了该文及该文后的讨论之后的所思所想,欢迎读者们的理性探讨和指正。 任何领域的学术问题,好好的就事论事地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分析|389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应用对称性思想所做的几个逻辑推演(3)思考的复杂性与做事的复杂性
热度 1 钟定胜 2021-7-18 16:40
思考的复杂性与做事的复杂性之间也存在对称现象。 头脑最复杂的人和头脑最简单的人的做事规则都最简单,都很坚持自己的规则(所谓上智下愚不移,可能就是指这个现象),处于中间的人反倒做事规则最复杂。因此,思想极复杂的人反倒做事极简单,思想极简单的人做事也极简单,思想复杂性居中的人做事最复杂。将上述这三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分析|259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应用对称性思想所做的几个逻辑推演(2)——极善极恶的对称性
钟定胜 2021-7-18 16:38
按:本文最初撰写于2011年,时隔十年再看本文所做的分析,其中有关对称性的分析和论述应该仍然是合适的,而且在善恶等人文现象的对称性梳理上同样是既形象又抽象的。 极善与极恶之人也对称,从人数上来说比例都最少,而以中间派为最多。因此,从长周期来看,任何社会的中间派都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只有在某些极端情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分析|23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应用对称性思想所做的几个逻辑推演(1)
热度 2 钟定胜 2021-7-16 14:47
对称性应该是宇宙的一个内在禀性,因为几乎所有的事物总能以或直接或间接、或形象或抽象的方式找出某种哲学意义上的对称,或者说当我们深究任意一个事物时,到最后几乎总能发现其本质上存在某种对称性。当然,有些情景也许会被视为是诡辩,如果你无法接受的话,比如我在《 关于宇称守恒与不守恒的思考 》一文中的论述。 ...
个人分类: 漫谈宇宙论|426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水至清则无鱼”与科学有关与道德规范无关
热度 2 钟定胜 2021-7-5 11:41
经常有人会拿“水至清则无鱼”作为一个启发性的规律来为社会行为中的不规范甚至不道德做说词解脱,这种类比真的是恰当的么? 这就与对‘水至清为何会无鱼’的分析和理解有关了。从科学分析的角度来说,这个现象的根源在于:水至清往往意味着其中的营养元素过少(当然也会有因为水中有毒害性物质存在的可能,这类情形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分析|52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简评语义分析与语义哲学兼论蓝眼睛岛问题
热度 2 钟定胜 2021-6-26 15:39
按:本文最初是笔者于2016年11月17日所写,近日重新回顾这篇文章时,发现本文的核心思想与笔者在“ 简评蓝眼睛岛问题 ”一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重新编撰该文并进行了相应拓展。 语义要尽可能精确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科学精神,哲学里有一个重要分支就是专门进行语义分析的。但过于强调语义细节的 ...
个人分类: 认知规律与学习方法探讨|294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2
论文答辩、学术评审中既要有原则底线,也要有互相包容
热度 8 钟定胜 2021-6-5 08:35
按:本文的核心内容来自笔者在徐旭东老师的“论文答辩会上评委的问题有错,怎么办?”一文后的评论讨论,并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完善。 不论是学生的学位论文答辩,还是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的学术评审,如何对待在答辩、评审(也包括学者间的学术辩论)中出现的学术观点冲突以及言语冲突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学 ...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与科研方法、学术评价|5443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8
学术水平与说真话之间为何会强相关?
热度 4 钟定胜 2021-5-14 19:38
按:以下内容来自笔者在李东风老师的“ 答辩委员要自重 ”一文后的评论中所做的拓展。 在现实世界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真正有水平的,往往是敢说真话的;反之亦然,敢说真话的,往往才是真正有水平的。这种现象说明,说真话与学术水平之间往往存在强相关。 其实这个现象里面存在一个有科学依据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与分析|2313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4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