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人定圣天不胜天:人心要和睦安定,以天理为圣,敬畏天理,尊重良知。

博文

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充分的公开辩论-兼评四大发明处分事件

已有 2795 次阅读 2019-8-26 13:57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与科研方法、学术评价|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目前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该事件中的三方(教师、学生和施政方)都有不妥之处。如果网上目前所报道出的学生聊天信息,以及该教师的课程讨论群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话,此次事件中该教师自身的过失程度反倒应是最小的,其过失主要只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经充分论述和论证就轻易抛出“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的论点;二是在应对学生对此的质疑时,仍旧不进行充分说明和论述,导致其课程群中的辩论方向失控。除此以外该教师并无更大过失之处,更无真正的师德失范之处(从目前所看到的证据来看。而且,在学生的嘲讽甚至辱骂下该教师能够保持平淡回应,从风度涵养来说并无过失,只是对讨论氛围的掌控能力有些不足)。而相关学生在此事件中的作为无疑是更加过分得多的。但学校施政方却对该教师进行了过于严厉的处罚,而对相关学生似乎毫无处罚更无严厉处罚,这种处理无疑是不够妥当的。以目前的这个管理处罚方法,恐怕只会起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负面影响作用(容易导致胆小的教师不再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由思辨和自由讨论——从目前教师群体的主流舆情和总体反应来看,科学网的相关讨论即可见一斑),而不是起到引导教师群体如何更加科学、更加睿智、更加活跃、更加激情又更加稳妥地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的积极作用。

欣慰的是,对于该事件的公开讨论和舆论辩论已经有很多(包括许多大型公共媒体),而且主流的讨论方向和舆论方向基本上都是有理有据和客观公正的,偏激、冲动的言论即使的确可见但也并无市场也无大碍。这充分说明了在这一公共性的事件中,信息公开和公开辩论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愿此事可以由此逐渐回归理性的、合理的、合法的处理应对道路。

当然,在此事件中,该教师自身的确有起点的不妥和不足之处。关于该如何看待四大发明和中国古代的创新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下截然的全面否定结论。从整体上来看,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古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知识、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乃至阶段性升华等现象都是一直在进行着的。即使是现代科学的肇始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技术创造和知识发现也不是一上来就完全符合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的范式的,也是逐步积累、逐步改进而产生的升华和爆发(还比如,什么是‘实质创新’?西方国家在牛顿力学提出之前有没有实质创新?相对论提出之后,牛顿力学还算不算实质创新?人类文明史中,究竟在哪个节点上可以开始算是有了实质创新?等等)。因此,简单地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发明和知识积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的观点,是既不理性,也不客观,更不科学的。

由此说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方法论性问题:作为教师,不论是在教授课本经典知识还是做自己的观点论述,都必须要有充分的逻辑论证和证据论证(除非课时太紧无法充分展开。若的确课时太紧且学生理解力有限跟不上进度,则应考虑减少授课内容,以优先保证所讲的内容是足够精细充分的)。尤其是在讲授自己的个人见解时要高度重视这种逻辑的严谨性和辩论的开放性,对于自己并没有充分论证,或者自己都并不是完全有把握的认识,一定要留有余地且给予充分的讨论空间,不能霸道式的要求学生必须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光抛出自己的观点,却不进行充分论证,也不回应学生的质疑,或懒于细致有力地回应学生的质疑和辩论要求。

简言之:命令式霸道式的管理和命令式霸道式的教学,以及单向输出式的管理和单向输出式的教学,都缺乏反馈机制和反思机制,都是不妥当的。而对于教师来说,要么慎重说出自己的个人见解,要么就要做好充分的论辩准备,和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辩论空间。同时,还要锻炼好自己如何去引导和调控学生群体论辩氛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自我辩论和群体辩论中逐渐获得的,而且这更意味着在这种教育过程、辩论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包容度和心理空间)。


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

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都需要有充分的公开辩论-兼评四大发明处分事件

https://mp.weixin.qq.com/s/OstQUnA15znil5xCB0YxU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95277.html

上一篇:漫谈魔方、九连环(二)知识教育的方法问题
下一篇:最有价值的科研原动力-兼评《他是因为失去诺奖而自杀的吗?》
收藏 IP: 223.68.87.*| 热度|

2 郑永军 王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