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巴黎印象

已有 4710 次阅读 2010-2-10 00:0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偶然发现三年前写的一篇有关巴黎印象的文章,读了一遍,自己觉得还可以,稍作修改,挂在这里与各位分享。如果你有打算去巴黎旅游的计划,千万不要因为我的印象而倒了你的胃口。这只是我的个人印象而已。也许巴黎给你留下的将是另一种印象

 

巴黎印象

 

关于巴黎,曾有许多令人憧憬的名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海明威的那句巴黎是一桌不散的宴席,我心向往之久矣。2006年夏天,我终于实现了梦想,游了一趟法国,当然,头一站就是巴黎。

初次访问巴黎的外国游客,总把参观名胜古迹放在第一位。巴黎是历史文化古都,数百年间,这里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所以想要到巴黎访古探幽,你最好能懂一点法国的历史,读几本法国的文学名著。这样,你才能站在凯旋门的楼顶上,或是凡尔赛宫的阳台上,发一番思古之幽情。

巴黎的古迹(主要是一些建筑)都保存的相当完好,像凡尔赛宫、圣心教堂、凯旋门、巴黎荣军院、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等等,这些都是代表巴黎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当然还有不太古老的埃菲尔铁塔),是游客云集之地。除此之外,来到巴黎,逛一逛巴黎的街市,尝一尝巴黎的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

 

 

走街串巷看巴黎

 

巴黎的街道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从凯旋门到协和广场,无论你在车水马龙的香榭丽舍大道上闲逛,还是沿着舟船穿梭的塞纳河畔徜徉,你很难再找到当年庞德和海明威、梵高和毕加索都经历过的那种充满浪漫情调和创作灵感的感觉,不知是由于我毕竟是一个外邦来的匆匆过客,还是由于巴黎已时过境迁,今非昔比了。只是在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附近的小广场上还能找到一丝巴黎的传统。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些街头艺术家在那里即兴而专心地作画,和一些剪纸艺人在招揽着顾客。而在一旁排得密密麻麻的酒吧餐馆里,悠闲自得人们一面品着咖啡,或是嚼着蜗牛和海鲜,一面观望着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这情景就像书中所描写的毕加索们当年奋斗巴黎街头样子。

巴黎的小巷就更不用说了。我下榻的L’Universe旅馆在Belleville街区,就像是巴黎的贫民窟,这里聚居着许多亚洲人(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国人)和非洲人。我住的房间刚粉刷过,充满了油漆味;没有窗帘,没有镜子。住在五楼而无电梯,行李箱要自己搬上搬下,设施简陋可想而知。当走在由两排旧屋夹着的一条小巷里的时候,我格外地小心。因为早就有谁没有踩着过狗屎,谁就不是巴黎人的说法。我庆幸自己没有踩着狗屎,因为我不是巴黎人。

    其实,巴黎的穷人不只是聚在小巷里,在地铁里,大街上随处可见。在共和广场街心公园的草地上,就有一群穷人借着一旁有免费厕所之便,竟然在此安营扎寨,搭起了帐篷,成为巴黎街头一景。

外国人(尤其是一些中国人)在巴黎街头欣赏美景时,都少不了要赞叹一番法国女郎的优雅与美貌。久而久之,法国女郎竟也成了巴黎一绝。我这次在巴黎只逗留两天,当然不能像有的人那样,特意候在马路边咖啡座的遮阳伞下,专心在来往的人流中搜猎目标。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广场上;无论是坐在公园里,还是站在地铁的列车上,一眼望去,是形形色色不同种类的人。更抢眼的是非洲人和阿拉伯人。至于冯骥才笔下那种文静而不失高雅,朴实而愈显妩媚的典型法国女郎,我更是连个影子都没见到。

 

 

感受巴黎地铁

 

巴黎的地铁常被人赞为世界上最便捷的地铁,而我却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铁系统,复杂得简直让人头晕。巴黎的地铁纵横交错,单是中心市区的线路就有十四、五条,在线路图上用不同颜色和数字标出,而通往郊区的线路使用ABCD标注,倒也不难辨认。如果你是一个来自外邦的陌生人,尽管你能看懂地图,也不一定就能保证你不乘错车。特别是在交换线路的车站,往往会让你上上下下,左弯右拐地走上好长一段,结果却发现自己走进了错误的站道。车站里的路标很奇怪,箭头朝下是往前,箭头朝上是往相反方向,这与世界其它城市的标准完全相反。

812上午,我从布洛尔返回巴黎,原打算乘C线去著名的凡尔赛宫,被告知周末C线地铁在某段是不通车的,要先乘10路地铁到Javel,再转乘C线。等我在Javel车站上了一辆C线车,又被告知这辆车不去凡尔赛宫,而是去Versailles Chantiers的,我只好中途跳下,再改乘VICKC线火车。当天晚上,我从奥斯特里兹车站取了行李,要去Bercy车站搭乘去法国的南部港口城市土伦的夜车。从地图上看,这两个车站相距并不远,但要从一个车站转到另一车站却极不方便:要么乘5线地铁再转6线地铁,要么步行到里昂站,再转乘D线地铁。结果我选择步行到里昂站的方案。奥斯特里兹站与里昂站虽然只隔一条塞纳河,两站之间却无直接通道连接,转车的旅客只能拖着笨重的行李箱从桥上走过去。从里昂站乘D线地铁只一站就到了Bercy,可是地铁出口并不与火车站相通,我还得拖着行李箱走上200,爬上一个坡(因为自动扶梯不运作),才到达Bercy车站。两天后,当我从土伦再经过巴黎转车时(这次是从Bercy车站到奥斯特里兹站转车),我选择了乘6线地铁转5线地铁的方案,同样是极不方便,足以让你急出一身汗来。

所以当人们啧啧称赞巴黎的地铁如何如何时,我实在难以苟同。现在想起巴黎的地铁,我仍感到头晕,那些聚在自动售票机旁不知所措的外国人,那个伸腿从检票口的栏杆上跨过去的黑人青年,还有车厢里那位宁愿自己站着,也不愿与黑人同坐一张椅子的中年白人妇女…… 巴黎的地铁,你究竟为何物?如果我们是诗人庞德笔下匆匆过往的幽灵,巴黎地铁就是阴森的墓穴,可惜在那湿漉漉的黑树枝上,再也看不见美丽的花瓣

 

 

品尝巴黎美食

 

巴黎素有世界美食之都的美称,为了验证一下海明威的那句名言,我下狠心要去尝一尝那久负盛名的法国大菜。

我在歌剧院广场边上的一家看上去颇具法国风格的饭馆里坐了下来,点了一个30.5欧元的、有五道菜的法国套餐。在我为挑选主菜而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热情的男招待操着僵硬的英语特别解释说,法式牛排是不限量的,因此只供一人一套的顾客食用,如要两人混食,最好点另一种牛肉。我问,是否也是法式风味?答曰,是意大利风味的。我还想坚持,而他紧接着又说了一套,大意是,法国风味与意大利风味其实并无区别,只是在调料上略有不同而已。于是我被说服了。第一道菜是冷盘,是一种略带褐色的奶酪,口感还算不错,特别是就着腌制的橄榄吃,味道更佳。其余几道菜都很一般,尤其是那道被推荐的意大利风味的牛肉,原来不过是一个裹着牛肉馅的面皮卷,再浇上一层那种早已让我厌恶了的、白糊糊的意大利式的酱汁。要不是肚子确实饿了,还真难咽下口去。稀里糊涂地吃喝完了五道菜和一瓶红酒,抹抹嘴,除了一丝上当的感觉外,这哪里像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法国餐

第二天晚上,我在塞纳河边的一家餐馆点了一份蜗牛;由于不甘心昨晚的上当受骗,就又点了一道牛排,并且特别强调牛排一定要法国式的。一盘蜗牛12只,个头像中国南方的大田螺,咬上去口感比田螺肉更为细嫩。蜗牛壳里灌满了黑乎乎的汤汁,吃时左手持一把特制的夹子将其夹稳,以免汤汁泄出;右手握叉(一种专门用来吃蜗牛的细细的二齿叉)将蜗牛肉挑出来,再送入口中。这种方式虽然看似文雅,但却不科学,因为你无法将汤汁与蜗牛肉同时送入口中,白白浪费了这些汤汁。远不如咱中国人(确切地说是中国的江南人螺蛳来的简便、实用。牛排味道还算不错,一片片切得纸一样薄,口感细嫩,绝不似德国牛排那般粗硬,应该是正宗的法国风味。

我在法兰西的国土上从巴黎到卢瓦河谷的布洛尔,从布洛尔到地中海岸边的土伦,再从土伦北上至莱芒湖畔的埃维昂,用9天时间兜了半个法国,这是唯一值得回味的法国美餐。

 

此次巴黎之旅显然使我有点失望。回来后我一直在记忆中翻掘着,象一个掏宝人那样不甘心空手而归。偶然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Révolution du « pipi gratuit » à Paris(巴黎的免费撒尿革命)文章,使我总算又找回一点对巴黎的好感。文章细述了巴黎的免费撒尿革命将给法国首都街头带来一种崭新的充满21世纪现代人道主义味的公厕景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发出一声感人的召唤:来巴黎吧,至少街头撒尿是免费的。

 

巴黎毕竟是巴黎,总是有它领先于欧洲其它城市的地方。

 

 

(此文写于200610月)

 








 









游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20333-294002.html

上一篇:七律.访文成武阳刘基故居
下一篇:五律.冬雷(步韵杜子美)
收藏 IP: .*| 热度|

9 武夷山 马昌凤 曹聪 钟炳 苗元华 陈湘明 李学宽 鲍海飞 刘晓瑭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8: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