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li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ngwang

博文

[转载]如何与编辑打交道?

已有 2315 次阅读 2019-6-11 19:1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许多编辑认为自己是可以把顽石打造成精是雕像的能工巧匠,而认为投稿的作者只不过是粗陋的凿子。然而事实上,作者好比雕像,编辑则好比停留在雕像上的鸽子。

一Doug Robarchck

1 编辑、管理编辑和文稿编辑

编辑(editor)和管理编辑(managing editor)从事的是常人难以胜任的工作。正是投稿作者的态度使得编辑的工作非常人所能胜任。Mayo 诊所的 Earl H. Wood在"投稿作者对编辑的期望"的讨论会上生动地刻画了投稿作者的态度:"I expect the editor to accept all my papers , accept them as they are submitted , and publish them promptly . I also expect him to scrutinize all other papers with utmost care , especially those of competitors ."("我希望编辑录用我所有的投稿,并且对我的论文不做任何修改就立刻发表出来。我还希望编辑严格审核其他人的论文,特别是我的竞争对手的论文。")

有人曾说"Eitors are in my opinion,a low form of life 一 inferior to the viruses and only slightly above academic deans ."("在我看来,编辑是一种低等形式的生命一一比病毒还要低等,比学术主任略高。")

也难怪会有这样一个关于主教和编辑的故事。主教和编辑去世,两人同时到达天堂。他们都接受了例行检查,然后被各自分配不同的天堂住所。主教打量了自己的住所,发现实在寒惨;编辑却分到了一个很富丽堂皇的住宅,里面配有豪华的家具、厚实的地毯和一流的设备。主教看在眼里,跑去向上帝抱怨“可能出了点问题。我身为主教,分到的是破烂的房子;那个卑微的编辑分到的却是舒适的豪宅。”上帝回答说"在我看来你没什么特别的。在过去2000 年,来到天堂的主教有 200 多名。那位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到天堂的编辑。"

image001.jpg

我们来区分一下编辑和管理编辑。即使只是为了知道出问题时该找谁投诉,你也该了解这二者的区别。

投稿是否被录用是由编辑来决定的,所以科学期刊的编辑本身就是科学家,而且通常是很有名望的科学家。编辑不仅要做出最终的"录用"或"拒绝"的决定,还要指定合适的审稿人以听取他们对投稿的评审意见。如果不同意论文的评审意见或录用决定,可以直接向编辑投诉,提出自己的不满和意见。

管理编辑一般是有酬的全职人员,而编辑通常是无酬的、志愿提供帮助的科学家(少数大型科学与医学期刊雇用有酬的全职编辑。很多期刊,特别是医学期刊和那些商业发行的期刊将付酬给兼职编辑)。通常,管理编辑与是否录用稿件的决定无直接关系,他们的任务是帮助编辑处理审稿过程中的文书或行政事务,并且负责论文录用后到发表前的各项事宜。所以,如果在论文的校样阶段和发表阶段有什么问题,应该向管理编辑联系。

简单来说,投稿被录用前出现的问题通常由编辑负责处理,而投稿被录用后出现的问题则由管理编辑负责处理。不过大家似乎都相信这一条,"Whenever anything blame the maning editor ."("一旦出现问题,就去找管理编辑。")

在投稿被录用后,可能还要向文稿编辑(manuscript editor)打交道。文稿编缉又称文字加工编辑(copyeditor),可能是期刊办公室的员工,也可能是出版商的员工,还可能是舒舒服服在家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文稿编辑对录用后的论文进行编辑,以保证论文同期刊风格和格式保持一致。文稿编辑也帮助检查和修改论文中的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错误。有些期刊的文稿编辑甚至会帮助论文作者遣词造句,以让论文意思更加清楚和简练。如果对论文内容有疑问(例如发现表格中的数字与正文中的数字不符),文稿编辑会向作者提问要求作者澄清。作者应该把文稿编辑视为自己的同盟军,因为文稿编辑能帮助作者向读者介绍已做的科研工作并在专业领域展示专业才能。有位作者是这样告诉他/她的文稿编辑的,"Until I saw edited version of my paper , I didn't realize how brilliant I was ."("看过你给我修改后的论文,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优秀。")

2 审稿过程

应该对审稿过程中的相关事宜有所了解。所以,下面的部分会描述多数编辑办公室工作的原则和流程。如果能理解甚至认同编辑录用或拒绝录用投稿的理由,就知道该如何同编辑打交道,也就能增加自己的投稿被录用和发表的机会。

当一篇投稿送达期刊的编辑办公室时,编辑(也可以是管理编辑)对投稿做初步判定。首先,投稿研究的内容是否属于期刊的征稿范围?如果明显不是,投稿会被立刻退回给投稿人,同时编辑部会附函简短说明退稿原因。一旦编辑做出这样的决定,作者很难说服编辑取消这一决定;事实上也没有必耍。期刊编辑很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界定期刊的征稿范围。不管措辞有多委婉,作者的申辩听起来似乎都是在指责编辑不清楚自己负责的期刊的基本特性;编辑是不会接受作者的这种辩解的。应该明白,这种情况下的退稿并不是否定投稿中的研究成果或结论。下而要采取的措施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将论文另投其他刊物。

其次,编辑要考虑的是,如果投稿内容属于期刊的征稿范围,投稿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呢?投稿是否内容齐全,有没有遗漏任何部分、表格或图片?投稿是否基本符合该期刊的投稿格式?如果有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投稿要么会被立刻退回给作者,要么会由于要求修改稿件而导致审稿进度大大推迟。事实上,大多数编辑都不会用格式不符合要求的投稿去浪费编辑委员会成员和顾问的宝贵时间,所以格式不合要求的投稿通常都不会送去审稿。

有位很和善的编辑把一篇糟糕的投稿退回给作者,可是那位作者几乎没对论文做什么修改就再次投稿同一期刊。这位编辑极为恼火,就写了下面这封信,尊敬的读者您应该以此为鉴。

Dear Dr.______:

I refer to your manuscript ______ and have noted in your letter of August 23 that you aplogize without excuse for the condition of the original submission . There is really no excuse for the rubbish that you have sent forward in the resubmission.

The manuscript is herewith returned to you . We sugguest that you find another journal.

Yours sincerely

(尊敬的_____博士,

我看过你的投稿_____,注意到你在8月23日的投稿信里为你在前次投稿中的种种错误而道歉。可是你再次投稿寄给我们的还是垃圾,这实在没什么好原谅的。

现将投稿退回给你。我们建议你另投他刊。

Your sincerely,

_____

仅当投稿同时满足上述两项要求(内容相关,格式正确)时,编辑才会考虑该投稿是否可能发表。

这时编辑要做两件重要工作。第一,要做好投稿的基本管理工作,即要为投稿建立档案,以便投稿能在评审过程和录用后的发表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跟踪。大多数的大期刊都有管理编辑,所以如果该期刊有管理编辑,那么投稿的管理工作通常就由管理编辑来做。这项工作很重要,要认真做好,以便有关人员清楚知道编辑部收到的投稿的去向。投稿的档案系统也应该有一些内在机制,以保证审稿延期、邮寄丢失等问题可以尽早为编辑和管理编辑所察觉。现在许多大型期刊都有用于记录投稿状态的电子系统,这为记录和追踪投稿情况带来了极大方便。

第二,编辑要决定由谁来审稿。有些期刊可能有不止一位编辑,并且还设有助理编辑(associate editor)负责直接与审稿人和作者联系。大多数期刊都对每篇投稿选择两位审稿人;有些领域的期刊,特别是交叉学科领域的期刊,经常对每篇投稿选择三位或更多的审稿人,而有些期刊对每篇i投稿只选一位审稿人。显然,审稿人应该是投稿作者的同行(更准确地说,审稿人应该是投稿作者所属领域的专家),否则审稿人的意见毫无价值。编辑通常先在编辑委员会里寻找合适的人选做审稿人。在编辑委员会里,谁有充分的专业资格来评价一份投稿呢?由于现代科学高度专业化,很多情况下编辑委员会中只有一位委员(甚至根本没有人)具备评审某篇投稿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这样,编辑就必须在编辑委员会以外寻找一位或两位合适的专家来审稿;编辑委员会以外的审稿人通常称为"特别审稿人"或"编辑顾问"(有些期刊不设编辑委员会,而完全靠"特别审稿人"或"编辑顾问"来审稿)。为了确定论文的审稿人,编辑有时颇费周折。采用恰当的记录管理,可以为编辑确定审稿人提供不少方便。有些期刊向所有审稿人发送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期刊编辑部就可以建立记录审稿人专业特长的信息数据库。有些期刊还会对过往审稿人的审稿效率和质最进行记录,以方便日后为新的投稿选择合适的审稿人。

同行评议制度(Peer Review System)有效吗?Bishop(1984)认为,"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a resounding , Yes! All editors , and most authors , will affirm that there is hardly a paper published that has not been improved, often substantially , by the revisions suggested by referees."(“这个问题的回答绝对是肯定的。是!所有编辑和大多数作者都认为,已发表的论文中凡是根据同行审稿人的意见做了修改的,其论文水准都会得到提高,甚至是非常显著的提高。”)大多数期刊都采用匿名审稿的方式。有些期刊会在把投稿送交审稿人之前去掉投稿作者的名字。经验证明,加拿大知名科学家J.A.Morrison的体会是对的,他说:“时不时会有人提出,为了保证审稿的公正性,编辑即使嫌麻烦也应该保证在将投稿送交给审稿人前把投稿上作者的名字去掉。不过事实上,编辑很少遇到审稿人审稿不公正或带偏见的情况,在所有处理的投稿里,大约有0.1%甚至不足0.1%的情况下,编辑才需要有所保留地考虑审稿人的审稿意见。”

如果审稿人选得合适,那么审稿人的意见就很有价值,编辑也就能基于审稿人的意见对投稿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当审稿人将投稿连同审稿意见返还给编辑时,编辑就要做出决定。

同行评议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和讨论,有些国际大会也以"Peer Review"(同行评议)为主题开展研讨。对同行评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些相关书籍(Lock,1985;Godlee and Jefferson,1999),这些书籍给出了关于同行评议的大量参考文献。尽管同行评议制度的各个方面都受到过批评,但自1750年以来同行评议就一直被普遍采用,形式也基本没什么变化,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同行评议的重要价值。

3 编辑的决定

有时候,编辑很容易做出对投稿录用与否的决定。如果两位审稿人都认为投稿不用修改或只需少许修改就可以录用,并且审稿人都清楚说明了录用该投稿的充分理由,那么编辑的决定就很明确。不过很多时候两位审稿人的意见相互矛盾,或者审稿人未能给出充分理由来支撑自己的审稿意见。这种情况下,编辑要么自己来给出录用与否的决定,要么把投稿再寄给另外的一位或几位审稿人,看看大多数人的意见如何。如果编辑对该投稿所属的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编辑本人就能充当第三审稿人,所以编辑可以采用前一个做法,自己做出是否录用该投稿的决定;特别是前两位审稿人的意见中一方明显要比另一方更有说服力的时候,编辑通常会采用前一个做法。第一个做法辑时间,不够强硬的编辑经常这样做。不过,编辑如果对投稿所属领域不熟悉,就必须采用第二种做法。有些期刊收到的投稿太多,而可以发表的论文数量有限,这种情况下,如果审稿人没有对一篇投稿的主要内容和贡献给出强有力的支撑意见,该投稿即使得到的审稿意见都是"建议录用"也可能被编辑拒绝录用(就像有些基金申请方案即使获批也拿不到研究项目一样)。

一旦审稿过程结束,编辑就会给出录用与否的决定并通知作者。要知道,作者得到的录用与否的决定是编辑的决定。编辑委员会成员和特别审稿人只是在审稿意见中向编辑提出建议,最终是否录用某篇投稿的决定还是由编辑做出的。绝大多数期刊采用的是审稿人匿名的审稿方式,所以投稿录用与否的决定在作者看来就是编辑的决定;事实上,这个决定确实是编辑基于审稿人意见做出的决定。

编辑的决定不外乎这三种录用"(accept)、"退稿"(reject)和"退改"(modify)。一般在收到投稿 4 到 6 星期内,期刊编辑能给出对该投稿的决定。作者在投稿 8 星期后如果没有收到期刊编辑对投稿录用与否的决定,或者是没有收到期刊编辑关于推迟给出录用与否的决定的通知或解释时,就完全可以给编辑致电或写信。

作者有权利在投稿一定时间后获知期刊编辑部对投稿的决定,向期刊编辑部致电或去信查询,还可能让隐藏的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有可能期刊编辑已对投稿达成录用与否的决定,但作者尚未收到编辑部的通知。也有可能期刊编辑尚未对投稿达成录用与否的决定(通常是由于没有收到审稿人的审稿意见造成的),那么作者的查询很可能会督促期刊编辑想办法早日给出录用与否的决定。

此外,根本不用害怕同编辑沟通。绝大多数编辑都是非常友好的人。不要把编辑看成是对手,而应把他们视为盟友。编辑的唯一目的就是挑选人们看得懂的优秀科技论文来发表。如果论文作者的目的不是这个,那么的确是在同盟不两立的对手打交道,但如果作者的目的同编辑的目的一致,那么他会发现编辑是自己的盟友,因为会从编辑那里获得极其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4 录用信

最终作者会收到投稿是否被录用的通知。假设编辑来信通知彼稿已被录用。收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完全有理由好好庆祝一下来稿劳自己,因为投稿被录用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好的期刊投稿录用率仅为 5%(至少生物学方丽的一流期刊是这样)。

5 退改信

相比直接收到录用信,更可能收到的是退改信和审稿人的审稿意见。退改信里可能会这样说:"Your manuscript has been reviewed,and it is being returned to you with the attach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e believe these comments will help you improve your manuscript."这就是常见的退稿信开头的措词。然后在退改信里会指出,仅当作者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投稿后才可以被期刊考虑发表。

收到退改信的时候,完全用不着沮丧。事实上,投稿不用任何修改就被期刊编辑录用的情况很少。大多的投稿作者收到的不是退改信就是退稿信,所以要庆幸自己收到的是退改信而不是退稿信。

收到退改信后,应该仔细阅读退改信和审稿人意见(大多数情况下,退改信都是标准格式,重要的是审稿人意见,有时,退改信里会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比如会就审稿人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为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此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作者是否能够及是否愿意投照要求修改投稿。

如果投稿的两位审稿人都指出投稿中的同一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确实有必要纠正这一问题。一位审稿人可能审稿时带偏见,但很少有两位审稿人同时都对某投稿有偏见。如果审稿人对投稿中的某些内容或观点有误解,普通读者也会对那些内容或观点有误解。这种情况下,应该仔细检查投稿中让审稿人都产生误解的部分,对这部分做修改后再寄给上次投稿的期刊或别家期刊。

如果要做的修改很少,则应该尽快修改。亚瑟王说过"如果不用跨越深沟,根本就用不着骑高头大马。"

如果退改信指出要对论文做重大修改,应该静下心来,对投稿和审稿人意见进行慎重考虑。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审稿人意见正确,该投稿的内容和观点确实有根本性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审稿人意见来改写论文。

第二种情形,审稿人正确指出了投稿中的一两个错误,但是还有些评审意见却是错的。这种情形下,修改投稿时应牢记两条原则对合理的审稿意见,虚心接受并做相应修改;对无法接受的审稿意见,认真做出澄清和解释。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在将修改后的论文重新投稿时,要记得附上投稿信,清楚注明自己是如何在修改稿中处理退改信中的审稿意见的。

第三种情形,一位审稿人,或者两位审稿人连同编辑,对投稿的观点和内容有严重误解,并且作者坚信审稿人和编辑完全理解错误。这种情形下,有两种处理方案。第一种方案较为可行,即将论文投向另外一家期刊以得到更公正的评审。但是,如果一定要将这篇论文发表在上次投稿的那份期刊上,也不用退缩,应该将该论文继续投向这家期刊。但是采用这第二种处理方案时要讲求技巧既要对审稿人的意见进行逐项申辩,又要在申辩时不带敌对情绪。要知道,编辑也在努力对每份投稿都给出公正的审稿意见,而且编辑这么做可能是无酬的。如果再次投稿时,在投稿信一开始就指责编辑为上次审稿挑选的审稿人是多么的“愚蠢”,编辑绝对会立刻就把这次的投稿退回作者。另一方面,每位编辑都知道任何一位审稿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如果心平气和地向编辑清楚地解释为什么自己是对的,为什么审稿人是错的(绝对不要说编辑错了),编辑很可能会录用这份投稿,或是至少会把投稿送给别的审稿人去评审。

如果决定对论文做修改并再次投稿,要尽力赶在退改信中纷出的截止期前将修改稿寄回编辑部。大多数编辑要求在一定期限内将修改稿返回给编辑部。当然,很多作者在对论文做修改后将论文投到了别的期刊;这样的话,论文首次投稿的那家期刊编辑部就会在修改稿截止日期后删除该投稿的相关记录。

如果能赶在截止日期前将修改后的论文再投到上次投稿的那家期刊,编辑可能会立刻录用这篇根据审稿人意见做了修改的投稿。如果投稿的修改太大,编辑可能会将投稿再送交给上次评审这篇论文的审稿人。如果在修改稿中所做的修改符合退改信中审稿意见的要求,或者作者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退改信中审稿意见不对,那么修改稿可能被录用。

另一方面,如果在截止日期过后才把修改稿再寄回到上次投稿的那家期刊,编辑就会将这篇修改稿归类为新投稿,对这篇修改稿重新安排审稿,审稿人可能并不是上次那几位审稿人。这种情况既耽误时间又可能遭到新的审稿人的批评意见,所以应尽一切可能赶在截止日期前将修改稿返回给期刊编辑部。如果无论如何也赶不及在截止日期前将修改稿寄回给期刊编辑部,应尽早向期刊编辑解释情况,编辑可能会酌情考虑将截止日期推迟。

6 退稿信

现在来看看收到退稿信的情况(在退稿信里,几乎所有的编辑都是说该投稿"unacceptable"或"unacceptable in its present form";编辑一般都不会直接用刺耳的字眼"reject")。完全用不着一看到退稿信就号啕大哭,理由有二。其一,很多作者都收到过退稿信;事实上,大多数好的期刊退稿率至少是50%。其二,就像退改信一样,退稿信也分几种,应仔细阅读退稿信以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

大多数编辑把退稿情形分为四类:

1.完全性退稿,编辑对这种投稿“never wants to see again”;只有那些说话不计后果的编辑才会这样措辞,所以这种类型的退稿比较少见。

2.投稿包含一些有用信息,但是也包含了一些有严重错误的信息。如果对投稿做重大修改后再次投稿,编辑或许会重新考虑是否录用;但是编辑不赞成作者修改后再投回同一期刊。这种退稿相比第一类更为常见。

3.投稿基本可录用,但所做的实验工作有一些缺陷,或是投稿格式有缺陷。

4.在一些高级别的期刊,即使投稿中讨论的科研工作有一定意义,但是如果意义不够重大或不具有普遍性,投稿还是不能被录用。

image003.jpg

如果收到的退稿信属于第三种类型,应按照退稿信中的审稍人意见修改论文,再将修改稿投到同一家期刊。很多编辑拒绝录用投稿的原因就是原稿中的实验不足,尽管提供补充实验对作者来说并非难事。如果能根据退稿信中的意见完善实验部分,修改稿很有可能被录用。还有些编辑拒绝录用投稿的原因是原稿要做较大的改写(如改写讨论部分,或者把一篇长论文改写成一篇短论文);如果能根据退稿信中的意见改写论文,修改稿也很有可能被录用。

如果收到的退稿信属于第二种类型,即审稿人认为论文中的数据有重大缺陷,最好不要将此论文不经修改就重投同一家期刊,除非能有力地向编辑证明以前的审稿人严重误解了该论文。再投稿时,应该在修改稿中给出充分的证据和更清楚的结论;编辑可能对这样的修改稿给予重新考虑。同时,再投稿时也应提交投稿信,在信中说明论文中补充了什么新材料。

如果收到的退稿信属于第一种类型(完全性退稿)或第四种类型(论文意义不够重大),就没有必要再将此论文投稿到同一家期刊,或者去同编辑申辩。如果原稿确实质量很差,最好不要投稿,因为即使投稿被接收并发表出来,这样的论文也会有损声誉。如果原稿里确实有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可以考虑把这些有价值的内容重新组织成一篇新论文,并将新论文投稿到另外一家期刊。如果原稿质量尚可,但意义不是非常重大,应吸取审稿人的有益意见,立刻将原稿转投其他刊物。这样的投稿完全有可能被专业性更强或录取率更高的期刊接收并发表。

收到退稿信也不要沮丧。某一天,作为投稿者的科技人员可能发现自己收到的退稿信堆积如山,可能要逐渐学会欣赏编辑在退稿信中婉转的措辞。下面的内容摘自中国某经济学期刊的一封退稿信,像这样的退稿信是不会让作者难堪的:

We have read your manuscript with boundless delight . If we were to publish your paper , it would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publish any work of lower standard . As it is unthinkable that , in the next thounsand years , we shall see its equal , we are ,to our regret , compelled to return your divine composition , and to beg you a thousand times to overlook our short sight an timidity .

7 作为把关人的编辑

不论收到的是退改信还是退稿倍,都有必要牢记一点编辑是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调解人。如果能谦恭有礼地对待编辑,并能有理有据地为论文申辩,大多数退改的论文,甚至退稿的论文,都迟早能得到录用和发表。编辑和审稿人都是作者的朋友,他们的首要作用就是帮助作者清楚表达科学想法,并对作者的科学工作进行评估。作者同编辑和审稿人合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审稿过程所起的作用,可以用Morgan(1986)的话生动表述出来:“The modern metaphor for editing would be a car wash through which all cars headed for a goal must pass . Very dirty cars are turned away ; dirty cars emerge much cleamer , while clean cars are little changed .”

如果不是由于编辑充当期刊的"把关人"这一角色,当今的科学期刊很快就会充斥着各种陈词滥调或胡言乱语。

不管受到编辑的何种对待,都应该对编辑的工作表示深切的理解和同情。H.L.Mencken在 1936 年 1 月 25 日给 William Saroyan 去信,其中写到,"我知道你想成为杂志编辑。我随信给你寄去一把 6 发的左轮手枪。你应该装满子弹并且把每颗子弹都射到自己脑袋里。等你去到地狱,见到地狱里其他的编辑听他们抱怨编辑工作有多痛苦的时候,你会感谢我的。”

本文节选自《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78873-1184388.html

上一篇:[转载]如何提交稿件?
下一篇:[转载]如何制作履历?
收藏 IP: 124.202.20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