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j63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xj6309

博文

记者不能乱说话任意推演:高考招生改革的意义

已有 2360 次阅读 2018-6-2 10:57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高考招生改革, 大学改革

 关于最近的高考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高校改革,媒体已经在制造舆论,高校已经在惶惶不安。有些高校似乎要下决心大动干戈,撤并大批专业。对此,本博认为:还是不要瞎折腾!原来的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现在的解决也不是一夜能完成。而且,原来的行动已经改变了原来局面,形成了新的态势,应慎重考虑专业的撤并!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不能总吃老本;新设立的专业已经运行了好多年,任意撤并对已经毕业和在读的学生、对已经投入多年心血的教师都是极不公平和极不妥当的!

一个专业能不能发展,不是教师等一线员工的责任,领导始终应是最主要的责任者。你当初把人家招来,现在不高兴了又把人家赶走或边缘化,是不是有点不够意思。在评价理论中,有个责任明确原则,不能让教师和学生为当初的决策失误背锅。

实际上,如果说某些学科是学校的优势,还在圈子里很有人气,那就应该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学校争光,自食其力;弱势专业,如果不是办不下去,实在没有资源进行投入或需求,就应该领导负责,想办法把它办好,而不是趁机甩包袱!

办好学校和专业都是历史的长久功夫,不是一个想法就会上下颠倒!教育部的就业率业绩考察也需要改善,不要逼着高校造假搞虚!

关于教育改革的媒体报道,记者们要提高辨别和认识能力,不能任意推演结论,看如下例子:

“双一流”的出发点是希望在“高原”上建“高峰”,集中资源支持一些高校与学科跻身世界一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在具体实施上,实际上更是倡导高校发挥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第一批入围的137个“双一流”高校中,除原211、985高校外,新增的25所高校,除河南大学与宁波大学外,其他都是单科性学校,音乐、体育、中医、艺术等全部出现在新入围高校名单中。即便是入围的一流高校,也在大规模做减法,裁减非优势学科。在入围的42所一流高校中,列入10个以上专业的也仅有12所高校,除清华北大外,其他高校列入的重点学科均不足20个。

请问: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难道进了双一流的专业就办,进不了的就不办?还是进了的就全面投入,进不了的就任其生灭?作为学校的任何一个专业,办好它都是学校的责任,是对学生和社会负责,对教师负责。如果没有能力办了,或社会不需要了,就应做好善后工作!况且我国大多数都是公立学校,有些应该在一定范围内统筹协调。办好公立学校,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举办者也责任重大,某些问题上或有决定性责任!

此次高考改革最大的积极意义之一,就是对中国高校长期以来的千校一面的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录取规则的改变,也从制度上彻底打破了985、211的身份保护,对于近20年来高校生源的严重分层,将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让高校的生源结构更丰富,更接近常态。

这个“最大”的判断是记者自己的猜测还是决策者的本意?中国的大学都千校一面了吗?怎么评价出来的?能彻底打破吗?

我们很难想象一所985高校能容忍某个专业长期录取分数低于211,甚至低于一般本科高校。

这不是与改革的初衷矛盾吗?与打破985、211的身份保护相矛盾吗?实际上,所谓985、211、双一流都是投入投出来的,政府把资源投入哪儿,哪儿就会光亮!与招生改革没有决定性关系,政府总不能让全力投入的高校反而通过招生制度使它招不到学生!

高考招生改革应主要解决的是公平问题和考生权利问题,以及对基础教育的导向问题。对大学的办学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但是,不可能解决大学的办学方向和绩效问题!

改革不能折腾,要真正的、科学的、具有战略性的顶层设计!战略管长远,要稳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709-1116985.html

上一篇:中华文明到底是多少年?
下一篇:三言两语:高校专业设置改革
收藏 IP: 121.22.2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