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警惕学客沦为“掮客”(转载)

已有 3757 次阅读 2009-2-25 11:45 |个人分类:随想天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警惕学客沦为“掮客”

<人民日报>217刊登刘琼的文章说,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一些学者的出场价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动辄十万、百万的身价充分显露出“贵和“重”, 也让众学人趋之若鹜, 由此而诞生了一类“新 ----学客.

什么是学客?学者而兼门客。学客混迹于学术界,不是怀抱学术、探研知识传播的人文理想,而是以此为谋生平台,周旋于学术和商业两个圈子,日常表现就是混圈子、跑会议、说套话。然而,无论学客谈吐多么高深精辟,人们闻到的都是浓浓的商业气息。

文章说,学客不同于小打小闹的学痞。学痞不学无术,人们一目了然;学客大多持有一技之长,有大任在肩的派头,遮蔽性、迷惑性更大。但是学客与学痞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唯利是图,见风使舵,丧失学术良心,缺乏社会公德。不同的是,学客比学痞更加高明,他们善于利用学术的名义为自已的“别有用心”自圆其说,天真单纯的人往往大上其当。正是由于学客冠冕堂皇的“礼帽”容易蛊惑人心,混淆是非,学客受到了一些政客和商人的热烈欢迎。为了让一些不那么冠冕也不那么堂皇的工程和项目“顺利出炉”,学客们和他们代言的学术充当了粉饰和媒介。

文章称,要警惕学客沦为“掮客”。当今一些文化垃圾“日积月累”,学客“功不可没”。学客的职业投机,扰乱了学术研究的真诚氛围,价值观受到一定程度的“骚扰”。一些学术中、青年不惜抛弃学术理想,竞相跻身学客行列,成为知识的悲哀。

文章指出,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不仅要有“中国制造”,还要有“中国文化创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之公推,中国文化的创造力、感染力、传播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人在其中承担着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摘自《报刊文摘》2009.2.23. 第一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5-217014.html

上一篇:第一轮 通 知
下一篇:问答(8)
收藏 IP: .*| 热度|

1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