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1.12 比较中美教育科研的三个典型错误 精选

已有 257005 次阅读 2016-4-27 07:38 |个人分类:教育2|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批判与审视中国教育的时候,把科研强国美国作为参照体系进行评价是个很自然的选择。然而有些教育专家或评论员并没有长期在美国留学科研的经历,只是通过一些游学访问经历,浮光掠影地对美国教育做了一个简单陈述。如果仅仅根据这些浅显的陈述,盲目改革中国的教育,有可能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对比中美教育时,应该仔细分析两国的局限与优势,要避开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述,鸠摩智大师想要用少林寺武功要诀去交换天龙寺的六脉神剑棋谱。天龙寺门生见鸠摩智大师展示的不凡神功,不禁怦然心动。幸亏得到枯荣大师指点,天龙门生才明白,自己的一阳指修为尚浅,要其他门派的武学经书又有什么用?一些教育专家看到美国是科研第一强国,就希望把美国的教育秘诀照搬到中国使用,要中国教育向美国看齐。比较中美教育中有三个常见的错误:1) 科研强国等同于教育强国;2)中国教育人才的方式是填鸭式教育,没有创新能力;3)中国中学教育有问题,因为进大学前比美国学生优秀,大学一毕业反而落后了。

科研第一强国并不代表教育第一强国,美国科研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不仅仅是教育。美国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移民国家,有最高的薪水吸引全世界的人才。美国的学费差不多是全世界最高,而大学教授的收入也是有很大的竞争力的。美国一些公立大学教授工资是以网站形式公开的,比如密歇根大学与加州大学系统[12]。在这两个公立大学,随机寻找一些物理系助理教授的名字,工资也有8-9万美元以上,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教授的工资。而最顶尖的教授薪金只会更高(洛杉矶的一个菲尔兹奖得主年薪有50万美元[2])。因为优秀的教授的存在,美国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去读博士,做博士后研究。2014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中,生命科学3成以上是外国人,物质科学4成以上是外国人,工程科学5成以上是外国人[3]。如果除去外国人的因素,光讨论美国教育系统下的本土学生,他们的科研产出还没有德国与英国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自然指数与发达国家人口做个除法,然后考虑3成左右的贡献由外国人贡献(美国硕士学生一般以课程为主,发表科研论文人数较少)[4]。所以如果分析美国教育的优势时,必须除去移民或者外来人才的贡献,才是比较公平的。

中国大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因为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育没有科研能力。一些教育专家的武断的观点让很多科研工作感到愤怒。直到最近,才有“好事”的外国人来研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科研水平是否优秀[5]。作者们通过1999-2008年之间在美国读化学博士的学生进行数据库的调查,发现中国留学生的科研产出水平高于美国本土博士,达到了美国优秀博士水平(拿到美国自然科学研究奖学金的学生,NSF fellowship)。当然这个研究仅限于化学方向的博士生,或许可以有其他人重复进行物理学或者数学的研究。但是数学方面之前常被人抨击的奥数金牌的人都去干啥了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转机。在量化杂志提到了四个年轻有为的中国数学家[6]。袁新意与恽之玮都是金牌得主,现在在伯克利与斯坦福任教,而张伟在哥伦比亚,Zhu Xinwen则在加州理工任教,这一方面证明了中国教育不差,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美国对人才的吸引力。

科研工作者的培养,是需要深厚的基础的,物理学化学的教育都是凝结了过去两三百年的科研成果,想要尽快掌握必须大量采取总结性教育(褒义的填鸭式教育),如果每一个阶段的成果都是用启发性教育,重新让学生重复过去的实验与思索,一辈子都学不完19世纪末的东西。科学的大发展离不开科研人员之间的信任,科研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在怀疑与信任之间有个适当的平衡[7]。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则只能侧重在总结性教学,让学生培养正确思路的逻辑,适当提高启发性教育的比例。应试教育确实是摆脱不了的一个问题,但是理科的问题都是非常灵活的,有谁如果真能死记硬背一直得到高分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请一些教育评论员,不要放大中国理科教育中一些无根据的批评。

中国中学生进大学前比美国学生优秀,大学一毕业反而落后了。中国中学的的教育培养有问题,因为中国初高中培养是“高均值、低方差”,平均分高,但是顶尖人才奇缺的教育,所以要改革我们的中学阶段的教育[8]。这个逻辑问题是最隐晦的。中国的中学阶段教育有一定问题,但是很主要的问题在于大学教育。而大学教育问题有两重:1)学生心态而言,进大学以后就没有高中努力用功读书了。2)没有因材施教,选修课数量少,不允许拔尖人才免修普通课,或者跨学科选修课程。

美国的大学,因为学费昂贵,所以进入私立大学以后,大学生学习比高中更加努力,而大学学习恰恰是与科研比较直接接轨的,做了很重要的铺垫工作。而中国学生有一部分觉得高中辛苦这么久,大学应该放松一下,反而因小失大,在最重要的过渡阶段放弃了努力学习,所以导致大学毕业以后追赶不上美国的同龄人。

中国大学教育太过统一,基本所有学生都一起上必修课,抹平了尖子生的优势。中国很多的数学或者物理学尖子生,进入大学以后,选修课数量较少,与普通学生一起受教育,高中学科竞赛优秀的学生,重新上一遍以前学过的东西,最后把优势磨平了,却又不能跨级上高一级的课,还被美其名曰打牢基础,这对尖子生算是一个很大的不公平。相反美国大学因为允许跨年级选课,跨系选课;大一新生,如果高中学过微积分,或者高阶入门课(advanced placement),可以去上大三大四的课程。所以毕业时有很多本科双学位的学生,另外四年制本科学生同时还有拿到硕士学位的也不少。大学应该多考虑因材施教,首先防止了高考的不公平竞争,也推动了尖子生的优势,让他们去做科研。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就是让尖子生寒暑假的时候自学,参加上一学期课程的补考,如果通过的话,就可以免修这门课,总算是合理利用假期时间。

中国基础教育做得不错,平均分比美国学生高,说明学生中学阶段平均比美国学生有更多的科学素养,长远来看是好事。不要过分强调美国的优势,而自废武功,不应片面降低中学阶段的难度,反而造成“低均值、低方差”的两难境地。对于拔尖学生要因材施教,要有一些宽容,不应该把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打磨,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中国科研团队,才会为中国取得更多高利润的行业。

最后修改2016426

引用文献

[1] 加州大学系统教职员工资公开网站,2016426日访问https://ucannualwage.ucop.edu/wage/

[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教职员工资公开网站,2016426日访问

http://www.umsalary.info/

[3] 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网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统计2016426日访问http://www.nsf.gov/statistics/2016/nsf16300/datatables.cfm

[4]自然指数,2016426日访问http://www.natureindex.com/

[5]帕特里克高乐,马力欧皮诶参提尼,中国研究生和美国的科学产出,2013年,经济与统计评论,Patrick Gaulé, Mario Piacentini ChineseGraduate Students and U.S. Scientific Productivity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95, No.2, Pages 698-701

[6]凯文哈内特,数学四重奏在统一理论的会师,2015128日,量化杂志,Kevin Hartnett, Math Quartet joins forces on unified theory, quanta magzine, 2016426日访问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20151208-four-mathematicians/

[7] 彼特高德佛里斯密斯,理论与现实,科学哲学概论,2003年出版,Peter Godfrey-Smith, Theory and re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2003,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8] 警惕“全民奥数”死灰复燃,《中国青年报》,201585日,杨东平新浪博客转载,2016420日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2vkqs.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16575-973024.html

上一篇:1.11普通家长的反击——学奥数的动机
下一篇:1.14 发达国家的人并没有那么爱读书
收藏 IP: 165.225.34.*| 热度|

44 陈学雷 陈南晖 范会勇 闵建中 陈日祥 王毅翔 武夷山 徐令予 汤伯杞 冯兆东 常顺利 徐世文 王国强 张家峰 姬扬 黄永义 徐明昆 王春艳 文克玲 郭嘉琳 刘建彬 张骥 陶凯 冯永忠 汪晓军 姚伟 王建 黄辉军 尧超群 褚昭明 李子欣 李土荣 xiyouxiyou snrt001 guhanxian ghzhou5676 mxt110 shenlu flighteer zjzhaokeqin louiexp chenhuansheng tsyj jian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