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cl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clk

博文

如何看待“海龟”

已有 6021 次阅读 2016-8-8 14: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日前,看了喻海良的博文“土鳖还自卑?201680%杰青国内博士”,想起10年前的一个小文,不加删减,仍然有其时效性(2016年的文章,个别表述可能不一定妥当)。

海龟为国家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功不可没,也有不少学术造假、骗取经费等事例,不再赘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主要就如何对待海龟谈一些看法(由于本人从事生物医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讨论以理工尤其生物医学领域为基础)。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与教研人员的接触中,有不少海龟洋博士土博士的议论,包括各单位引进人才的政策、待遇、贡献等等。

1. 待遇

 关于政治待遇等,有太多的对海龟报导中,往往少不了如何爱国、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报效祖国的文字阐述,其实并不是不回国就不爱国,回国就如何爱国。当然,回国应是非常欢迎和鼓励。

海龟洋博士洋博士后,特别是引进的人才,给与支持是应该的,包括实验室、设备、经费、人员配备等,特别是该海龟出国前并不是引进单位,更应该给与适当支持,以便尽快走入轨道。但是这种支持不能过大,否则也会伤害土博士土鳖的心,有失公平,毕竟目前土博士土鳖占了教研人员的多数。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在中科院和重点大学,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带头人或PI中,海龟已占绝大多数。因此,因需设岗、按岗聘人等所引进或招聘的人才并不一定按照上述观点,可以有其特殊的政策,只要一碗水端平即可,可以公平竞争。

2. 学术水平评价

 不能完全根据其发表文章的质量和数量来衡量海龟的学术水平,因为这并不能真正代表其个人水平,尤其是年轻海龟,确切地说是代表其老板、所在实验室的水平。即不能光看他的成果,而是要看他的成果、论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取得的。对大部分洋博后而言,其很多研究和论文的idea是老板的,可以不太确切地说,除科研运气和机遇外,出国前已经基本决定了将要发表论文的质量(如博士后,是老板申请到经费后才招聘,项目本身已经基本决定了该项目及其如果取得预期结果将要发表的论文的质量),而论文数量主要靠个人努力、技术的掌握、知识的积累等。

当然,在引进人才时或在评价其学术水平时必须有客观的指标,文章是比较过硬的指标,何况其在高水平实验室学习和熏陶过。

不过,我们看一个人的水平,更应该看其回国以后的水平。事实上,海龟往往已经占了天时、地理和人和的有利条件,洋博士土博士已经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回国后会发挥出更大的能力,取得更大成绩,到是进行大力支持也不迟。

3.  “洋博士土博士的比较

大家知道,由于实验条件(现在国内研究条件愈来愈好)、时间利用(国内有很多教学、政治学习、事务性工作等占用很多时间)等原因,还有隐蔽但也确实存在的相同的工作水平国内人员发表高水平杂志相对困难,一样的时间段出成绩洋博士明显占优势。因此,在政策导向等方面,如职称评审、待遇等问题上,必须有一杆称。打一个不太合适的比方,相同档次论文,土博士”1篇论文相当于洋博士”2篇论文来衡量。至少同等学术水平,土博士水平要高于洋博士

另外,也不能忽视土博士为本单位做出了学术外的其他贡献,而其文章署名单位也是本单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10697-995242.html

上一篇:从心身医学再思“温岭杀医”事件
下一篇:从心身医学角度谈如何成为“名医”
收藏 IP: 116.246.1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