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23.138.79.*   [49]黄林科   2013-8-27 11:50
王老师你好。学生后学在博客里提出了一个热力学计算的小问题,请王老师指导一下。谢谢老师。原文链接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8686&do=blog&id=720076
我的回复(2013-8-29 05:58):email也收到, 对你的问题并不熟悉, 还要考虑一下, 不一定能回答.
IP: 42.81.159.*   [48]wry123   2013-5-19 13:40
王教授:您好!如果一个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非线性区),在较小时间区间(一是这个时间区间仍可以满足达到与边界条件相适应的定态所需的时间;二是在这个时间区间边界条件恒定),热力学力流之间近似为线性唯像关系,并且唯像系数可近似常数和对称性原理近似成立的话(这一假设满足具体研究问题的精度),那么线性区最小熵产生原理可以推广吗? 很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抱歉,前面发的问题不太严谨,以此为准)
我的回复(2013-5-21 12:09):你好!  我不了解你想处理的具体问题是什么?  很难笼统地回答. 昂萨格和普里高津的工作都不是真正的热力学. 他们都自己说明: 必须引人非热力学或动力学的假定或模型! 所谓"非平衡热力学"和"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在Clausius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完整表述和我到完整热力学分类系统中都没有安身之处.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是人类的经验总结, 而热力学的处理是很严谨的. 欢迎提出实际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出了不少前提, 假定或近似, 可能并不是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的, 也不属于热力学.

注意: 比email回复增加一句话: 不属于热力学的宏观理论, 并不等于是错误的理论. 不过最好不要套用形形色色的很像"热力学"的名称!
IP: 42.80.102.*   [47]wry123   2013-5-19 12:20
王教授:您好!如果一个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非线性区),在较小时间区间(但仍可以满足达到新定态所需的时间),热力学力流之间近似为线性唯像关系,并且唯像系数可近似常数和对称性原理近似成立的话(这一假设满足具体研究问题的精度),那么线性区最小熵产生原理可以推广吗?
IP: 106.3.103.*   [46]王秀玲   2013-4-12 09:24
很感动!祝福二老幸福安康!
我的回复(2013-4-12 19:55):谢谢您的祝福!
IP: 58.215.136.*   [45]孟政   2013-4-11 22:36
老师,看了您的博文想起了我的奶奶,也是同病,遗憾的是已经离开了她的亲人,每每回忆奶奶的点点滴滴,眼睛湿润,从喊不出我的名字,不认识我,不认识任何人,简单的话语,不会说话,听不懂,然后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然后活在我们的心理。
我的回复(2013-4-12 06:05):是的. 所幸的是痴呆症患者, 没有明显肉体上的痛苦. 只能积极应对, 共享生命欢乐每一天. 看到她满脸笑容时, 我也很高兴或有安慰感的.
IP: 117.95.87.*   [44]hpp   2013-3-10 20:56
王老师:您好!希望得到您的E-mail跟您交流,我的E-mail:854952950@qq.com;手机:13852260196,何沛平
我的回复(2013-3-12 23:54):热烈欢迎和您讨论. email: jtwang@fudan.edu.cn, 或者把 edu改为ac.
email已经发出. 王季陶
IP: 120.32.250.*   [43]jackie309   2013-2-17 19:33
恩,低压人造金刚石的例子说明得非常清楚(我特意看了您去年十二月在物理系的讲座视频,很精彩),谢谢!

而对您这给我回复的这句话:
>>  因为可以进行定量化的计算. 从可逆过程热力学或平衡热力学得到平衡相图;
>>  而从非耗散热力学得到非平衡相图.

对应的,我很好奇,耗散动力学能否也得到一种非平衡态相图吗?
我的回复(2013-2-23 16:31):对不起, 不知为什么 "提醒"功能没有发挥作用, 回复晚了几天.

[耗散动力学能否也得到一种非平衡态相图吗?]
答: 就我所知, 没有 "耗散动力学" 这个名称. 非平衡"非耗散热力学"是我2002年原文专著的名称, 是我们在国际上首创提出来的. 因此也对应地真真出现 "耗散热力学". 相图本身就属于热力学的领域. 真正的热力学研究通常可以不需要时间项. 而动力学主要研究速率, 机理等. 动力学通常是双向,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强调(单向)的分析性(平衡热力学和平衡相图除外).
IP: 120.32.250.*   [42]jackie309   2013-2-17 15:12
王老师,您好,对您关于不可逆非耗散的热力学过程描述非常感兴趣,印象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复合材料的热传导过程(我不记得具体例子的描述了)或者是开放体系。但是我做具体物理体系研究时,主要侧重在力学上的行为,
但是我还没看到有这样不可逆的力学行为,但同时它对耗散贡献是零。王老师,你能否举个力学上的例子呢?非常感谢!
我的回复(2013-2-17 16:09):谢谢. 在过去的经典热力学(研究适用于单或零过程的系统或只有自发过程的系统)只区分为平衡热力学(可逆过程热力学)和非平衡热力学(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而在研究复杂系统(同时包含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的系统)的现代热力学中就需要分成耗散热力学和非耗散热力学. 必须注意, 非耗散热力学类似于可逆过程热力学是一种理想的极限, 实际上发生的过程只能是不可逆过程或耗散过程, 可逆过程或非耗散过程只可能靠近而不会实际发生. 但是它们对理论研究极其重要, 因为可以进行定量化的计算. 从可逆过程热力学或平衡热力学得到平衡相图; 而从非耗散热力学得到非平衡相图. 特别在低压人造金刚石中, 在平衡相图中认为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 现在到处都能够做出低压人造金刚石, 只有我们的理论和实际相符.
可以在我很近的博文[201301现代热力学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资料列表]中查找. 可能不是力学行为, 而是热力学行为.
IP: 218.94.142.*   [41]yscfei   2013-1-7 08:14
王老师,您好,请问您的现代热力学及热力学学科全貌一书在哪里可以买到,我看了亚马逊、当当都没有货?多谢!
我的回复(2013-1-8 00:46):亚马逊和当当网上都有每本37.90元. 以下是亚马逊上刚刚查到的信息:

现代热力学:基于扩展卡诺定理 王季陶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03出版)
¥37.90 精装
部分地区今天或明天即可送达,查看准确送达时间。
此商品仅剩 5 件 - 欲购从速。

当当网也有37.90元:
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812389&ref=suggest-1-0
IP: 123.91.91.*   [40]王虹宇   2012-11-4 15:25
看了以后唯一的感觉是,为啥要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纯粹语文的问题上。。。。热力学第二定律又不是类似牛顿定律那样的公理,它只是个概率总结。。
我的回复(2012-11-4 16:53):决非"纯粹语文的问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近代科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最近10多年间, 我写了6-7本专著(其中2本是Springer出版的英文版).
IP: 218.76.7.*   [39]wuyaxianzi   2012-10-22 15:38
王老师您好:想问你一个问题:人脑和计算机运转的维持都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来维持,因此人脑和计算机内部世界(梦跟虚拟现实)中的“熵”是可以自发递减的(输入能量的同时会带入负熵流)(可以自我修复);而宇宙没有能量的输入,为什么会运转和产生?难道不说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吗?永动机不成立或许只能在有限维宏观有条件的宇宙空间中被论证。人类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整个宇宙(其实超微观表现的是更高维空间的宇宙规律),而宇宙的本源或许并不是这样的,是先有宇宙本源才有人类意识,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我认为研究永动机必然失败只能说明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及相应理论水平还不够成熟,并不意味着永动机本身不存在。我认为永动机制是宇宙形成的必要基础,而我们被宇宙表面的形式所蒙蔽。您可以通过百度词条:第四类永动机,以及时空同性假说来了解我的宇宙观对永动机的基本看法。
IP: 58.41.145.*   [38]卢湘岳   2012-8-29 17:00
季陶君:
      我终于把之前下载的有关您的“热统”视频讲座和RT03—1a ~ 6a(无影像)以及您的热情洋溢的关于热力学的博文看(听)了。模仿你的名言,我要说:深受其益,小受其苦。
受益,当然是使我加深了对无处不在的热力学本质的理解。由于我是学生命科学的,对您在《能量耗散法则是一个通俗的普遍法则》中说的:“特别是弄清1865年克劳修斯的‘补偿’即 ‘热力学耦合’表述,并得到复杂体系的熵产生原理的数学表达式,[diS1 > 0, diS2 > 0 & diS ³ 0]以后, 就成为一个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和科学发展、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法则。”印象深刻。
受苦,是在我的小有波澜的脑海里,被您的论述和演讲搅起了阵阵涡流,至今不能平息。浮现的思考与疑问,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此起彼伏。例如,我在冥冥之中觉得,热力学表达的无非是系统之间的边界关系。比如,“非自发与自发同存的体系是耦合体系。”可是,当非自发与自发同存于一个体系时,该体系整体难道不就是非自发了吗?(或者不就是自发了吗?)“耦合”难道不就是两个体系之间的边界现象吗?当N个体系同存于一个体系时,难道不会出现更多的边界现象吗?如果没有边界,那么,就没有各自的体系,不是吗?我认为世界万物的变化、演化,全因边界作用而引发。最根本的是:两个系统相互作用时,功的数值是唯一的。而且,任何一个孤立系统的能量,永远不会变,当两个孤立系统耦合时,各自就不孤立了。
我的思维有些无序了,大约是熵增加了吧。(我坚信“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为了放松,我从8月31日至9月6日,去成都玩玩。期间无法上网。
谢谢您9年的耕耘以及之后的辛苦!
敬颂大安!                                    卢湘岳  2012/8/29
IP: 114.94.100.*   [37]沈惠川   2012-8-20 10:06
博主回复(2012-8-20 09:34):对这个(杨本洛)早就见识过. 他借助199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约交钱出版的). 到我校物理系做过一次报告. 内容是胡说八道. 约10多人参加. 我和苏如铿老师都给予严厉地批评. 他连声说: "复旦学术水平厉害". 一转眼又在背后乱吹.
对这种人后面的书中就不值得提了. 不过您要注意: 科学网上还有他过去的"同事"或同伙呢!
谢谢您的阅读. 请对我的书中内容多多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

回去后再仔细看。
那个杨本洛以反相对论著名。他到科大找过张永德(张是哥本哈根观点的)。
我的回复(2012-8-20 15:38):我只有杨本洛的"经典热力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探讨, 科学出版社(1996)"一书. 这次找出来看了书中的孔祥谦写的吹捧"序"以后就想起来, 当时的孔祥谦可能就是"系主任". 由他亲自陪同杨本洛来复旦的.
请注意, 该书的第一章第一句话: "根据数学基本概念, 重新限定热力学中微量的恰当定义, ..." 这样他就可以说Kelvin, Maxwell, Gibbs 观点不正确等等. 无聊!

相对论我不熟悉. 不发表意见.
IP: 114.94.100.*   [36]沈惠川   2012-8-20 06:57
你的那本小书(第二本)中提到的杨本洛,是交通大学著名的“民科”。交通大学出版社为他的乱七八糟的书出了不少,有个校长还为他写序!
我的回复(2012-8-20 09:34):对这个(杨本洛)早就见识过. 他借助199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约交钱出版的). 到我校物理系做过一次报告. 内容是胡说八道. 约10多人参加. 我和苏如铿老师都给予严厉地批评. 他连声说: "复旦学术水平厉害". 一转眼又在背后乱吹.
对这种人后面的书中就不值得提了. 不过您要注意: 科学网上还有他过去的"同事"或同伙呢!
谢谢您的阅读. 请对我的书中内容多多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IP: 210.77.73.*   [35]张鹏举   2012-8-3 15:14
王老师,我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专业原子分子。我最近困惑于什么是温度?我们所说的一个物理的温度,与分子的振动温度,转动温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么?希望和您展开一些讨论,得到您的指导,谢谢。
邮箱:zhangpengju@impcas.ac.cn
IP: 58.41.144.*   [34]卢湘岳   2012-5-19 08:41
“热统”视频是一座宝贵的“金矿”,我想在暑假里好好地欣赏。看这视频可得拿好笔和纸。现在,事情太多啦。人,其实在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的。即使面临金矿,也不能即得!好在“矿主”热情、慷慨,向“矿主”致敬!
IP: 180.106.21.*   [33]李亚东   2012-4-26 10:34
你的观点我赞同。
我的回复(2012-4-26 10:38):谢谢!
IP: 58.41.151.*   [32]卢湘岳   2012-4-11 22:21
王老师:明、后两天我去外地,可能无法上网。后天深夜回来。卢 2012.4.11.
IP: 202.114.66.*   [31]liliyy   2012-4-11 16:22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我是武汉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在科学网群组的“复杂网络论坛”版块找到了您,由于毕业论文的需要,冒昧的麻烦您做一份调查问卷http://www.sojump.com/jq/1422452.aspx ,可能花费您四分钟左右的时间。目的在于了解 学术性社区 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可能会有助于加强您与他人的学术交流。
打扰您啦,谢谢您!
祝好!
IP: 87.93.111.*   [30]甘春梅   2011-12-25 06:27
您好。我是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博士生甘春梅。想麻烦您帮我们做一份有关“学术博客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调查问卷(需要7-8分钟时间,问卷地址:http://www.sojump.com/jq/1201103.aspx)。
        本次调查完全出于学术研究目的,旨在考察个体通过学术博客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行为的心理情况。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增强您和他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管理的深层知识。
        对您的合作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的回复(2011-12-25 22:24):作了回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2 1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