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7.17.85.*   [69]余高奇   2021-6-4 21:34
王先生,我是武汉科技大学余高奇,也在从事热力学研究,能否告知您的邮箱,我有几篇热力学论文,想让您帮我看看,谢谢!
IP: 219.145.209.*   [68]李维纲   2017-12-22 10:12
宏观尺度物体,受到微观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作用恰好可以抵消掉,是在宏观尺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必然成立的根本原因。只要能够真正给分子无规则运动整流,使无共同指向的分子热运动被转化为一定程度上具有共同指向的分子运动,何愁第二类永动机不成?如此大思路下的第二类永动机方案,目前构思成型的已经有三种;并且,对于其中利用渗透压规律的第二类永动机,个人已经进行过多次实验检验,证明是成立的——欢迎所有真正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对我所提方案进行理论批评,更欢迎严格的实验验证。我的《图说——利用渗透压构造第二类永动机的理论和实验》博文链接地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52526-1087431.html
IP: 218.201.101.*   [67]王金良   2017-4-19 17:28
王老师您好,在搜索springer出版问题时偶然见到了您的博文。不揣冒昧,想向您咨询一下出版的事情。
拙作《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数据分析与科学探索的新途径》已于2015 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发行,考虑到很多外国学者会对我们提出的ESMD方法感兴趣,现在想自己翻译成英文出版(内容或有增减),请您指点一下如何选择出版社,具体如何来做?
王金良
IP: 111.117.112.*   [66]甘小荣   2016-12-7 19:42
好的,非常谢谢您的耐心解答
我的回复(2016-12-8 09:06):没有明白您的意思? 哪一次的解答?
IP: 111.117.112.*   [65]甘小荣   2016-12-7 19:41
谢谢王老师的耐心解答
IP: 111.117.112.*   [64]甘小荣   2016-12-7 19:41
谢谢王老师的耐心解答
IP: 42.248.33.*   [63]甘小荣   2016-12-3 06:23
王老师,麻烦问下,出版英文专著要钱吗?编辑主要看什么才给出版书籍,需要很好的文章还是需要在某个领域特别牛逼?因为有个MIT的博士后邀请我一起写本书的一个章节,如果第二作者对以后的评职称有用吗
我的回复(2016-12-3 09:36):甘小荣老师,
在国内出版要付出版费(也可以有稿费, 反正已经包含在出版费中). 在国外出版不要出版费, 销售后还给您稿费.
他人书中的一个章节, 在职称评定中可能作用不大, 如果是第二作者还是可以参加. 在职称评定中, 可以列为著作.
供参考
IP: 111.117.112.*   [62]甘小荣   2016-11-27 19:05
王老师,我看你出版了英文专著。麻烦问下,一本书能否被接受,除了写的内容外,是不是作者必须是科研成果显著,发表过很多很好的文章呢?如果一个博士生可以写书吗?
我的回复(2016-11-28 11:49):谢谢. 我们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和学术会议报告, 确实专著书中要有创见. 此外国内出书是要交出版费的. 除非导师支持否则博士生写书很困难
IP: 183.195.141.*   [61]王季陶   2016-11-4 09:19
Onsager倒易关系和Prigogine耗散结构都不属于热力学, 参见我的2015年中文版和2016年英文版现代热力学.
热力学中不需要考虑力流关系. 和大小尺度, 只要满足10的23次方粒子数的要求. 欢迎再来讨论.
IP: 61.153.216.*   [60]wry123   2016-11-3 16:24
王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回答:
    仅仅适应于线性非平衡态的最小熵产生原理如何推非线性区的设想:
1、在外界施加不随时间变化的控制条件下,如果体系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视研究问题的所需精度)划分成许多小体积单元(参照局域平衡假说的思路),并假定每一个体积单元内近似满足力流线性关系(等价忽略泰勒展开式高次项),并且Onsager倒易关系有效。
2、这样每一小体积单元的熵产生仍可近似趋于最小值;整个体系的熵产生也就近似趋于某一最小值。

适应条件:
1、假定每一个体积单元内近似满足力流线性关系,并且Onsager倒易关系有效;
2、在外界施加不随时间变化的控制条件下;
3、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大尺度的地质体)不需很高精度,可以这样近似。
不知道对不对?
IP: 58.240.152.*   [59]王启云   2016-10-26 22:07
拙作283页,16k,出版费2w,可能是较为优惠的价格,供参考。
我的回复(2016-10-27 09:41):谢谢. 确实比较优惠.
IP: 111.161.0.*   [58]shijingli   2016-4-21 10:23
王老师您好:看了您的关于碳的相图,“最“坚硬”的理论相图, 还坚硬不坚硬?”,受到很大启发,但对相图还是有些不甚了解,对图1有个疑问,“金刚石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但常温、常压是石墨的稳定区域,不是金刚石的稳定区域。是不是金刚石一旦形成,可以在金刚石非稳定区域存在?”.
谢谢。
祝好。
史景利
天津工业大学
我的回复(2016-5-30 11:20):史先生,
是的, 亚稳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稳定存在的. 例如, 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稍高一些, 在室温下存放千年也不要紧. 再例如, 立方氮化硼也是亚稳态, 六方氮化硼是稳态. 实际上您需要时就可以直接购买立方氮化硼.
不过千万注意不要把金刚石放在火中烧, 一烧就变成二氧化碳. 即使在封闭容器中也不行, 也可能转换成石墨.
IP: 36.45.127.*   [57]李维纲   2015-12-20 11:20
我也不是刻意要设计永动机。只是碰巧发现:按照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的确可以构造出永动机;表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牛顿力学基本原理是存在逻辑冲突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逻辑冲突。如果牛顿力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更高,意味着第二类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值得研究的。对吗?
博主回复(2015-12-20 11:15):我也不是刻意要设计永动机。只是碰巧发现:按照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的确可以构造出永动机;表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牛顿力学基本原理是存在逻辑冲突的。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逻辑冲突。如果牛顿力学基本原理的真理性更高,意味着第二类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值得研究的。对吗?
我的回复(2015-12-20 16:00):谢谢您的坦率 "我也不是刻意要设计永动机。只是碰巧发现". 那么请您进一步把它造出来试试, 用实践来检验真理.  我没有兴趣奉陪!
IP: 49.118.30.*   [56]张学文   2014-11-19 11:36
王教授好!
张学文,2014.11.18
我的回复(2015-12-18 15:03):谢谢, 确实好多时间没有上科学网. 今天刚刚发表一篇博文. 热烈欢迎您. email: jtwang@fudan.edu.cn, 手机: 13601728640(也是微信号).
IP: 36.49.132.*   [55]yongxingtun   2014-8-22 09:23
王老师您好!
关于克劳修斯的双否定陈述,我觉得与现在的陈述,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无论是现在的陈述,还是双否定陈述,归根到底,就是“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流向高温”,这个结论里面有一个隐含的条件,没有被重视或发掘出来,那就是——热运动的“互易性”,这就是克劳修斯妖;而热运动的“非互易性”——麦克斯韦妖,会让热运动从混沌自发走向有序。如果说热运动的非互易性机制在分子级别难以被构造出来,在热辐射领域中则并不困难,因为这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光隔离器。基于磁光效应这个光的非互易性原理制作的光隔离器,完全可以视之为热交换的非互易性无源器件。在光隔离器介入的物体表面辐射热交换当中,角系数的相对性会被打破,出现了角系数的“极性”——就是辐射热流的极性管。依据法拉第磁光效应作为光具有非互易性为基础,所推导出角系数具有非相对性,即不可互换性,这意味着温差平衡的存在,或者说等温下的热净流……这是我在“辐射角系数的极性”一文的观点,烦请王老师批评指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168370102v0mu.html
IP: 219.145.209.*   [54]李维纲   2014-5-4 13:09
一场关于“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方案”的辩论。欢迎加入,君子之辩!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7888&fromuid=1352526
IP: 110.152.200.*   [53]张学文   2014-2-13 18:24
王教授好!
好久没有看到您的博客了!
祝元宵节快乐!
新疆。张学文,2014.2.13
我的回复(2014-3-4 15:09):张老师,
谢谢, 并向您问好! 今天博文有一个好机会, 可以全书下载英文版"现代热力学".
王季陶 2014, 3, 4.
IP: 219.232.115.*   [52]Photonic   2013-12-17 10:50
王老师,您好!我是北京人工晶体院的一名工程师,最近在研究半导体晶体的气相生长过程中需要了解这些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速率,后来在您和刘明登老师合著的《半导体材料》一书中找到了些线索,但是我去中科院图书馆都没找到这本书。我想问一下您那现在还有这本书吗?能否借我参考参考呢?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黄林勇
我的回复(2014-3-5 06:28):黄老师, 请告诉我您的邮寄地址, 以便寄上. 王季陶 2014, 3, 5. 我的email: jtwang@fudan.edu.cn
IP: 218.202.236.*   [51]mice79   2013-9-16 15:17
王老师,您好,我是一位热力学爱好者,在一家能源公司供职。目前我所参与的一个研发团队对“信息和能量的协同关系”产生了兴趣,具体的研究内容包含两部分:一是信息与能量的关系,比如像石墨到金刚石这样的相变过程,是不是也可以用信息熵的概念来解释;二是对能源网络系统,信息流是不是可以与能源流相耦合。王老师,期待与您的交流并得到您的指导。如可以,请告知您的联系方式,wuhao.scut@aliyun.com
我的回复(2013-9-21 01:30):恕我直言, 我不知道 "信息熵"和热力学有什么关系? 可能无法进一步交流. 您的email已收到并作了回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3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