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报: CCTV1联播头条: “复旦大学发明新结构晶体管"
热度 2 王季陶 2013-8-12 19:40
作者: 王季陶 星期天中午12:00 CCTV13的新闻直播中, 已经播出了 “ 我国科学家 研发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大概) ” 的节目. 今天晚上19:00 CCTV1的新闻联播节目中, 以详细内容的头条新闻播出了“ 复旦大学发明新结构晶体管---我国芯片器件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 听到节目主持人的最后一段话,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669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科普一下Science上的我国科学家最新成果
热度 2 王季陶 2013-8-12 08:57
这几天百度一下“半浮栅”就可以看到,网络上的令人鼓舞报道 新华网 : “ 中国科学家晶体管开发取得突破 ” 凤凰网 : “ 中国发明半浮栅晶体管 有助获得芯片制造话语权 ” 很多人就问什么是半浮栅晶体管?以下先提供一份复旦大学微电子学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606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紧跟"新华网"学习我国微电子的Science论文
王季陶 2013-8-10 09:23
我身处微电子, 周围的年轻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对象. 毕竟我是半路出家的微电子, 一直忙于学习, 以下的好文进一步推动我的学习. ==== 中国科学家晶体管开发取得突破 新华网华盛顿8月8日电(记者林小春)中国研究人员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 晶体管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8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我国微电子论文在Science上发表
热度 1 王季陶 2013-8-9 08:01
众所周知 , 微电子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 , 国家安全 , 航天太空等方方面面 , 同时也知道我国微电子产业在知识产权方面极为贫穷 , 每年都要付出巨大的专利费 . 如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在 Science 发表的一篇关于新型晶体管 -- 半浮栅晶体管的论文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77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热力学史1: 为什么28岁卡诺能打破牛顿力学的一统天下?
热度 1 王季陶 2013-8-3 12:48
作者 : 王季陶 如今卡诺定理可能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 然而它却是 19 世纪一门全新科学领域 --- 热力学 --- 的第一块壮丽奠基石 . 相关的教科书中都有介绍 . 但是要问卡诺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到的 ? 从热力学史中可以看到类比的创新方法不错 ...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833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和张学文老师共同学习经典热力学
热度 2 王季陶 2013-7-29 06:51
张学文老师写了一篇博文 “ 请教物理学学者:自发的凝结现象可以导致温度上升吗? ” 并在我的博文 “ 张树凤, 在热力学中千万不能混淆“热”和“功”两个最基本概念 ” 后面留下类似的提问如下列出. 我不是学物理出身的, 但是对热力学感兴趣. 知道这是一个简单体系的单一相变过程属于经典热 ...
个人分类: 现代热力学|4474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成立—我国科教发展的一个见证
热度 1 王季陶 2013-7-24 13:40
作者 : 王季陶 半年前, 我写过一篇博文 “ 以亲身经历为大学院系的学科发展叫好! ” 展望了物理类学科中的黑马—微电子学科. 如今的微电子在整个国家经济和军事方方面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我国 “ 向科学进军 ” 和国际上半导体技术发展的背景下 , 1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68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张树凤, 在热力学中千万不能混淆 “热”和 “功”两个最基本概念
热度 1 王季陶 2013-7-20 09:43
作者 : 王季陶 热力学的英文名称是 Thermodynamics, 它是指一门 19 世纪的新兴学科所用的名称 , 一直沿用至今 . 最初它中间还带有短横 , 是 Thermo-dynamics. 它是取之于希腊文 θ έ ρμη 中的 “ 热 (thermo)”,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8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理论凑实验天经地义, 实验凑理论天诛地灭”
热度 4 王季陶 2013-7-2 05:59
作者 : 王季陶 约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 , 几位正在复旦和上海的以往直接和间接学生等专门为我举办了一次 80 周岁的寿宴 , 对此我深表谢意 , 又很低调处理 . 为什么 ? 1. 他们中间有好几位大红人 , 我一直在向他们学习 例如其中一位是国外某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8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9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