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m 地方普通高校为师者,每日反省身正,努力去做学高

博文

与冬眠有关的词

已有 9894 次阅读 2010-1-25 10:2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冬眠了一阵子,阵间觉醒出来与大家探讨与冬眠有关的几个词,希望得到您的建议、意见。

1、休眠

休眠dormancy是生物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伴有代谢活动的明显降低。常见的例子包括微生物孢子的休眠,植物种子、其地下部分或整个植株的越冬休眠,昆虫的滞育,以及高等脊椎动物的冬眠和夏眠,但不包括动物的日周期的生理睡眠(http://www.hudong.com/wiki/%E4%BC%91%E7%9C%A0)。可见休眠泛指一切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和静止状态。

2、哺乳动物蛰伏还是蛰眠

Torpor一词含义为一种不活动或对刺激减少反应的状态(例如在冬眠、低体温或夏眠状态下)(IUPS Thermal Commission, 2003)。主要用来指动物物种,包括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在中文中译为蛰伏(《英汉生物学词汇》第二版)。很多中文文献中都这样表述。也有少数译为麻痹。蛰伏一词已经沿用多年,但在蔡益鹏(1992)主译的“Hibernation and torpor in mammals and birds”一书中将torpor译为蛰眠。其实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在描述脊椎动物的torpor时使用蛰眠

对比分析蛰眠蛰伏两个词的含义:是个形声字(从虫,执声)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如入蛰指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伏案),也有低下去(起伏)和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的含义。又如伏天,使人想到最热的天气。除了睡眠以外,另一解释就是指某些动物在较长时间不动不吃的一种生理现象(《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看起来,蛰伏描述的只是一种隐藏和潜伏的状态,而蛰眠则含有潜伏和生理抑制的含义。因此,用于描述脊椎动物尤其是内温动物的torpor时,使用蛰眠似乎比蛰伏更贴切一些。

3、冬眠

冬眠Hibernate 广义上是指动物在麻痹或昏睡状态下越冬(Lyman1982)。这个广义的冬眠可以用来指各类动物,如昆虫、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以及哺乳动物和鸟类等。而狭义上的冬眠(Hibernation )主要用于内温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和鸟类),指活动状态下体温恒定的一些动物,在冬季(有时在晚秋或早春)伴随体温和代谢的降低出现的昏睡状态(IUPS Thermal Commission2003)。但冬眠状态下的低体温是受调节的,只不过调定点比活跃状态的低而已。

4、夏眠

夏眠(estivation) 与冬眠类似,只不过是发生在夏季较干旱和炎热的环境中(IUPS Thermal Commission2003Wilz and Heldmaier 2000)。因此广义的夏眠也可以用来指各类动物,而狭义的夏眠也是指发生在夏季较干旱和炎热的环境中,内温动物代谢降低、低温降低而出现的一种长时间昏睡状态。

5、日眠

日蛰眠(daily torpor),可以简称为日眠,是发生在各个季节中的浅蛰眠,代谢和体温降低幅度较小(体温低于32),而且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少于24小时(Wilz and Heldmaier 2000)。

6、麻痹

汉语中麻痹对应的英文单词应该是paralysis,最常用的如面神经麻痹等,多是指神经受损伤后导致神经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丧失或病变。因此用在动物的torpor上,不是很合适。

这样,在描述哺乳动物和鸟类的torpor时,可用蛰眠torpor)一词来泛指冬眠(hibernation)、夏眠(estivation) 和日眠(daily torpor)。而在描述变温动物尤其是昆虫的姿势和行为表现时,可使用蛰伏。因为变温动物的蛰伏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蛰眠在机理上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尽管也有许多人把torpor理解为介于睡觉和完全冬眠之间的状态,即浅眠状态,这是一种狭义上对torpor的理解。还有人用torpor一词专指冬眠过程中的深冬眠阶段。但为了描述清楚,应该适当加上修饰语,事实上,英文中也有学者直接使用sallow torpor代表浅蛰眠,而daily torpor的使用就更为广泛。没有修饰限定的条件下,torpor还应该是各种类型蛰眠的泛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6570-290058.html

上一篇:心想事成
下一篇:春节你是否打算回家看看?
收藏 IP: .*| 热度|

2 张丽娜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