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pins

博文

光电院系留气球平台助力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 精选

已有 6006 次阅读 2018-1-23 08:33 |个人分类:浮空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7年11月17日至12月5日,由光电院气球中心王生主任带队,一行十三人,连同青藏高原研究所相关人员,组成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试验队,前往海拔约3300米的藏东南鲁朗地区开展为期19天的“藏东南水汽同位素及黑碳分布探测”试验。此次试验旨在对藏东南地区水汽同位素及黑碳含量分布做深入研究,为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的研究提供经验及有效数据支撑。


本次科学试验的场地,藏东南鲁朗镇,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通道上,生态环境保护完好,是比较理想的试验场所。通过对试验场地气象条件的观测,试验选择在夜间开展。队员们克服了高反和地震带来的种种不适和恐惧,解决了极端环境给试验设备和配套设施带来的种种问题,共执行了3次升空试验,气球最高到达海拔5260米,在该高度保持五个多小时,为载荷的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时间,顺利完成该次试验任务。


此次试验是青藏高原所第一次获得高度剖面水汽同位素和黑碳观测数据,对高原地区的水汽和黑碳分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为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支撑。青藏所姚檀栋院士说:“试验数据非常有意思,明年还要继续进行试验,以获取更进一步的结果”。这也是气球中心年轻队伍第一次上青藏高原外场试验,也是第一次使用系留气柱,有高反有喘气,有煎熬有从容,有总结有提高,有收获有回忆。


本次探测试验为高原科考的初步探索,在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通过系留气球搭载不同试验载荷,开展高原地区水汽同位素和黑碳分布等多方面研究。



补充知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

“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这些形容的就是青藏高原。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也是全人类文明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空中俯瞰青藏高原。 新华社记者连振祥摄

变化,是青藏高原不变的特征。

“2600万年前,青藏高原曾是热带生态体系,这里特有的生物经过迁徙,逐渐变成现在亚热带动物的始祖。”启动仪式后的座谈会上,生态科考队队长、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说,“青藏高原的生态体系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我们可以在科考研究中探究更多奥秘,获得更多科学背景知识。”

这种变化仍在继续。

“近50年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这些变化,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找解决方案,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提供科技支撑。”科考项目首席科学家姚檀栋说。

与此同时,对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国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们需要理解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对复杂多因素的地表过程变化的响应机制,并明确哪些关键过程对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都是有效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科学基础。”姚檀栋说。

青藏高原一直都是科学研究与国家战略的聚焦点。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推动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组织国内相关部门50多个专业2000多名科技人员,历经20余年,开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完成了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获得了数以百万字计的原始性的第一手科学考察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总体规划部署,并结合西藏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一带一路”倡议,由中科院牵头,联合相关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和相关部委,基于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的牵引,进行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双重驱动的科考。


“第一次科考以‘发现’为总目标;第二次科考以‘变化’为总目标。我们将借鉴过去、立足现在、着眼将来,探索变化规律、预估变化情景、提出应对策略,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姚檀栋院士如是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57882-1096299.html

上一篇:Nature官网为科学气球打call!
下一篇:为什么是地球不是金星?高空科学气球助力揭示行星演化的奥秘
收藏 IP: 106.121.64.*| 热度|

3 史晓雷 黄永义 陆泽橼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