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冷相气候说高温 --- 当前高温的气候贡献
麻庭光 2014-7-22 02:52
冷相气候说高温 --- 说说 当前 的 高温 最近国内气温一片标红,这时候我再说目前是冷相气候,肯定有人说我是白痴。问题在于,目前的高温是由于空气缺乏流动性造成,这是国内多雾霾(大气层清污能力降低),也是国内多高温天气(因为水蒸汽缺乏流动性)的原因,所以我得到的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5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说说湖南多大火的气候背景
热度 5 麻庭光 2014-7-7 21:01
说说湖南多大火的气候背景 湖南靖州村寨大火在 2013 年 8 月 5 日发生并不偶然, 4月,湖南凤凰古城发生大火,由于消防通道狭窄无法迅速扑救,一栋古房屋及其内酒吧被彻底烧毁。10月,湖南洪江古商城清代古建筑“曾国藩兵服厂”旁一栋老民居突发大火,11户居民无家可归;12月,洪江古商城建于清末民 ...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731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5
说说火灾报警器的克兰尼效应
热度 6 麻庭光 2014-7-7 03:14
说说火灾报警器的克兰尼效应 一场火灾发生之后,业主损伤惨重,等待保险公司的调查。保险公司的特工(调查人员)到现场仔细调查了火场的特征,指出某些报警器动作了,为什么业主没有反应?或者为什么报警器没有动作,是因为没有电池(维护问题),还是业主的懈怠?那么,这些调查人员是如何判断报警器有没有 ...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562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6
说说高层建筑火灾的吹炬效应
热度 1 麻庭光 2014-7-3 03:54
说说高层建筑火灾的吹炬效应 有人再次问我关于今年 5 月 1 日的上海高层大火消防队员坠楼事件的死亡原因,我上一回解释得不够全面。高层建筑灭火工作的一个主要敌人是火场大风,以及大风造成的吹炬效应。由于地面的边界层效应,地面的流动是非常平和的,而在边界层之外,紊流湍流不可捉摸,所以火场的突发性 ...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646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淳熙四年,中国反常的气候
热度 1 麻庭光 2014-6-17 21:03
淳熙四年,中国反常的气候 1177 年,中国的气候极为反常。局部气温极高(如重庆和武汉),带来严重的火灾问题(如武昌南市发生的淳熙四年大火),可是第二年的气温极低,福州的荔枝全部冻死,这是历史上仅有的发生过的两次寒潮之一。 那么 1177年的气候特征,到底是冷相 气候 峰值年份呢?还是暖相气候峰值 ...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478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说说中国文化的消防源头
热度 4 麻庭光 2014-6-16 05:25
说说中国文化的消防源头 中国消防文化有两个源头,一种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论,遇到灾祸就认为是人祸,问责制,替罪羊,忙得不亦乐乎,就是不愿寻求真相,是我国典型的应对灾难的程序化措施。另一种是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连坐,死刑,惩罚,灭族,这些都曾经是古代对付失火嫌疑人的手段。只要 ...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4198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说说古代的火灾气候经验
热度 5 麻庭光 2014-6-14 22:50
说说古代的火灾气候经验 中国古代,对火灾的迷信说法有很多,不仅有“海鳅着火”的传言,还有“老虎下山”的说法,更有“狗熊进城”的预兆,都是与火灾相关,其实也和当时的气候背景有关。那么,有没有气象条件带来火灾的说法呢?笔者搜罗古代文献,只找到典型的两则经验,明确与火灾多发相关联,一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557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你知道消防是啥意思吗? - 说说中国消防的日本源头和本土特色
热度 7 麻庭光 2014-5-7 07:07
你知道消防是啥意思吗? --- 说说中国消防的日本源头和本土特色 你知道消防是什么意思?如果你问中国人,几乎所有人当中,只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我作为入门 15 年的消防工作者,也完全曲解了消防的意思,最近突然明白日语消防的本意,所以我相信了解消防本意的中国人极 ...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20409 次阅读|12 个评论 热度 7
说说火场的回燃现象 --- 兼评消防员之死
热度 27 麻庭光 2014-5-2 03:27
说说火场的回燃现象 --- 兼评消防员之死 昨天发生的消防队员之死,新闻报道中说这是“受轰燃和热气浪推力影响”,其实,这是火灾动力学当中的“回燃现象( Backdraft)”,过去发生过很多,可是我们没有认真对待,终于发生这种悲剧,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当前消防制度的合理性。 ...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20604 次阅读|63 个评论 热度 27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