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湖北电梯事故背后的中国消防理念 精选

已有 7986 次阅读 2015-7-29 07:51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理念, 中国消防

说说湖北电梯事故背后的消防理念

 

看了李老师的博文《从湖北扶梯吃人事故看应急救援资源整合》,我也想说两句中美两国不同的消防理念。今天的消防已经远远不是日本在1724年的消火(用水灭火)和防火(用勾叉灭火)的观念了,而是包括管火(Fireadministration)、救人(Rescue)、医疗急救(Paramedics)和抢险救灾(大陆与台湾都大约在1994年前后推出消防特勤这个功能,台湾是不愿学大陆的,所以大陆很可能是借鉴了台湾的特勤作法,应该说恢复了民国作法。借鉴外国成立的民国消防是与欧美接轨,包括大消防理念的,后来被废止了,恢复了中国传统特色的小消防道路,因为便宜)。

美国消防局和警察局是两个不同的单位,但是通常为公安而联合行动,比如大型音乐会需要值班,维护人群安全。美国从来不提安全局,因为消防就是公安,一般认为消防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不得干涉地方治安能力,只不过在1960年代的加州森林大火之后,联邦政府意识到如果消防队伍之间的管理不匹配,会造成现场指挥的困境,于是提出FireScope系统,就是现在的ICS系统的前身。当然,参加全国统筹是志愿的,如果你希望从联邦政府获得咨询和赞助,就得符合联邦的要求(比如人种比例和设备标准)。如果你是社会独资运行,不希望政府干涉,那也可以。美国有30000所消防局,100万消防队员,联邦是管理不过来的。所谓的管理,也不过是给钱(弥补穷社区的设备不足和培训不足)和给信息(提供最新科研信息),不包括消防队员的薪水或津贴。美国之所以会产生这套模式,是因为这是费城模式(富兰克林创办的志愿消防)和波士顿传统(其实就是欧洲传统,因为波士顿是欧洲移民的主要入口,纽约是运河开通以后才发展起来,论传统,纽约不如波士顿)。

在中国,我们时时不忘记的一个概念是安全,其实这是宋真宗搞出来的观念。从地理条件上说,中国国土普遍比欧洲温暖潮湿,这意味着火灾的风险不大,而且四季降雨不均,意味着火灾的风险比较集中,需要机动而不是常设的力量。所以宋真宗在面临开封的火情之时,就借用首都驻军(禁军),搞了一个军事消防组织军巡铺,主要任务是维护京城治安(即城管功能),其次才是看火功能,后来才有熸火功能。北宋丢失了燕云十六州,所以无法保障马匹的供给,从西北进口的有限的马匹一定要保障军巡铺,这是因为一旦发生火警,军巡铺一定要报告领导才能出动,后来宋真宗意识到这样做太麻烦,太耽误时间,专门下诏降低这一汇报的要求,让军巡铺可以立即出动而不必等领导到场。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体系中,消防是救火救灾,安全是领导满意,消防与安全的观念脱离,这是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决定的结果。

说来说去,又是消防职业化难题。一说职业化,人们就说非职业化的中国消防便宜,可是中国消防便宜了,老百姓就亏大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难道会从老虎尾巴上取来?而且,本来一家单位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十几个部门响应,公安、消防、武警、急救、应急办和设备厂家来联动,这个成本谁算过?关键的问题是,所有部门当中,只有消防部门出动最频繁,意味着他们最有经验应急。可是他们的应急经验不能流传下去,所以年复一年,这些孩子们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学习技能。所以,当应急工作的指挥权不在消防队伍的手中,消防队伍反而出动更频繁,因为指挥部门对现场的把握,能够超越在现场干过的消防队伍吗?表面上看非职业化的消防队伍勇敢迅速,可是我们还需要培养几十支技术队伍来支援他们,这也需要计算入全社会的大消防成本支出啊。所以,社会越发达,消防的概念越大,投入虽然增加,整体效率却也会提高,这是美国在1972年从事消防改革的目的,似乎国内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来整合资源,办大消防,而不是当前的小消防。这也难怪,消防是1902年嫁接到中国的外来观念,在此之前,中国没有现代政府,也没有消防这个概念的。要怪,那还是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的结果,对此,需要有长篇的专门历史研究来解决中国文化当中没有消防这个观念的基础性问题,一时难以在博文中说清,就此搁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909022.html

上一篇:欧洲瘟疫源自中国?
下一篇:也说如何火场逃生
收藏 IP: 120.210.171.*| 热度|

16 李健 侯沉 黄永义 李望云 赵凤光 王春艳 罗帆 朱长青 汪晓军 马建敏 luxiaobing12 neilchau yzriver yunml icgwan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