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说说PPT教学 精选

已有 11894 次阅读 2010-12-23 23:58 |个人分类:工程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PPT

说说 PPT教学

我在博士阶段的最后一年,系里流行Brown Bag Lecture,就是午餐演讲,由系里的几位知名教授来给未来的校友们传授在学术界的生存技巧,如Rademacher的《时间管理》,Jackson的《基金申请技巧》,Piomelli的《PPT演讲技巧》等实用之学。为什么叫做Brown Bag(牛皮袋)呢?美式午餐很简单,大多是三明治,包装不过是塑料袋,塑料袋太难看了,就用牛皮纸再包装一下。没有一点好处,很难吸引到过于忙碌的学生,不过学生的嘴也刁了,没有Pizza不来,所以一般午餐的口粮是按照每人两片披萨,一罐饮料配置,仍然叫作Brown Bag Lecture,而不是Pizza Lunch Lecture一所好的学校,还是真心希望学生们成才的。某些私立学校,专门有Budget,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吃吃喝喝,就是为了增进了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拔苗助长”的目的。在这方面,公立学校(我的母校)还做得很不够。

最近科学网上对青年教师的恶评之一就是过度依赖PPT教书,这种评价有些不适,PPT不过是教学的工具之一而已,好教授可以不用PPT教书,但PPT教书仍然有相当的好处,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把PPT当作一种令人偷懒的技术,而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而废弃,这就不是正确的态度了。过去好老师的标准是一手漂亮的板书,现在好老师的标准是作出漂亮的PPT,板书的美可以提高教学效果,PPT的美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殊途而同归也,这是关键。

为什么我们需要演讲,而不是直接读教材或看文章呢?好文章似酒,需要时间和酒量来品尝;好演讲似药,让人眼界大开,兴奋不已(当然这是研究性的演讲,不是正常的上课。如果上课也达到这种水平,那是讲课高手的境界)。 一个需要了解的真相是,不论我们的文章或书写得多么好,严肃的读者很少(真相让人吃惊,学术论文就是读者很少的一种媒体而已),靠内在的动力去学习的学生就更少,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开口,通过动态的讲课过程让学生被动接受,当然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就更好,反正他们还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这是课堂教育的目的。

关于PPT的制作,李开复的《演讲技巧》中提到一点,可以在网上找到他的录音,很有学习效果。我们到底是羡慕他的技巧还是羡慕他的成功呢?都有吧。我不敢与李博士相比,这里只能说说自己在准备PPT中的原则或陷阱,以笑大方。

1.                 PPT内容当一目了然,包括文字简短,标题醒目突出,表达恰当,配合演说内容。如果需要观众费力阅读你的PPT内容,那么这一页就很失败。除了极少的例外,PPT应当配合演说者的内容,而不是提供新内容,让人分心。国内流出的教学PPT上文字太多,图片太少,这可能和翻墙手段不足有关吧。 Google是搜寻图片的强大工具,百度让金钱迷住了眼睛。

2.                 方便读者的设计。一般而言,职业演讲需要黑底白字,这样做对比度高,视觉效果好,方便读者阅读;而教学用内容,最好白底黑字,以便学生打印。看到学生浪费墨盒,我都觉得是一种罪过。我除了学校和系的LOGO以外,不在PPT上标注任何杂物,关键是不让学生分心,也有节省墨盒的效果。使用LOGO,是对我的雇主表示敬意,也提醒学生这一点。

3.                 恰当的多媒体,避免失控。我喜欢用图片,图片比文字醒目。文字到处都有,Wiki的数据让人陷入文字的海洋;而好的图片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需要花时间去收集并准备故事来方便读者理解。我最怕的就是跳出一个我没有预期的图片,所以我很不喜欢PPT的动态显示功能,除非特殊需要,否则一张图分成很多步显示,你需要用一堆废话才能过渡过去,只有老教授,或特别喜欢浪费课堂时间的教授才这样干,这是我一直力图避免的,就是避免演说(讲课)过程的不确定性,最好简洁明了。

4.                 把握节奏,有铺垫有总结。成功的演讲,类似于相声的解包袱的过程,经过半天的铺垫,突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那么学生就佩服你了。这是学术理论的魅力,也是演说技巧的魅力。教育的效果在于点化和顿悟,如果不能配合学生的理解水平,那么就是失败的讲课,最终会反映在你的学期评语中。

5.                 PPT的分享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因为我习惯使用图片,少用文字,因此也不怕学生复制,只有听课的人才理解图片使用的目的,因此我不吝分享,这也是学生们应该得到的,他们付钱了。名校的老师都是自选内容,自创PPT,二流学校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在拷贝,水平和见识是关键。

6.                 我们还应当认识到,知识性课程适合PPT教学,而技能型适合板书教学,原因在于过程。技能需要操练,只有手把手的练习才能够让人有基本的了解,对此PPT有补足。虽然,PPT有很多动态内容,可以演示过程。不过,没有相当的精力和技巧是不足以当堂演示动态过程的,这是PPT作为一种媒体的先天不足,也是使用者需要注意考量的内容。

最后,我们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PPT是润滑剂,本身并不会增加引擎的出力;PPT是阻燃剂,本身并不会减少能量的释放。演说成功来源于对内容的把握,讲课信心来源于对备课的投入。没有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PPT本身是不会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的目的的。关键还是教育评估的问题,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估机制,就是比粗制滥造的PPT祸害更大的深层原因了。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与PPT无关。

有道是,都说课堂板书好,新型媒体效果高;课堂效果看投入,锦上添花PPT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396716.html

上一篇:说说英制与公制
下一篇:三说德国之踩踏
收藏 IP: .*| 热度|

14 郭战胜 刘进平 王春艳 罗帆 杨远帆 罗渝然 唐小卿 纪跃波 刘广明 李福洋 周建新 xiaoqzeng hangzhou opticssim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