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妖魔化学好促销 精选

已有 4915 次阅读 2010-10-24 04:14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灭火效率, 人体毒性, 环境毒性

妖魔化学好促销

 

晓明同学真逗,欧洲刚刚发生匈牙利铝厂废水泄漏事故,他在这里宣扬化学被妖魔化了,未免高估了普通民众的认识水平。科学有时候还是要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需要考虑民众的普遍认识,人民的认识却是被广而告之所左右的。在缺乏有效科普手段的情况下,谎话重复千遍就是真理,诚斯言也。这里谈谈灭火剂领域的促销(妖魔化对手)工作。

灭火剂领域是比较妖魔化化学的领域之一(至少不低于淘汰氟利昂的空调业),原因很简单,世上的灭火剂只有寥寥数种,而灭火系统一旦选型,就会几十年不变,这是长线投资,所以市场非常重视灭火剂的长期投资成本(所谓的全周期成本)。在灭火剂使用效率差不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物质都是靠质量来灭火,有特殊化学作用的灭火剂,不是有额外的先天缺陷(如需要事后清扫),就是因全球环境问题而被禁。这些期望的化学作用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所以这些灭火剂因为利弊难以平衡而被禁。攻击竞争对手的灭火剂,除了其理化特征(包括毒性特征),还能有什么呢?

就拿最常见的灭火剂HFC227EAHFC25来说吧,两者都是杜邦公司最先开发,但是都有缺点(虽然臭氧破坏指数很低,但两者的二氧化碳指数和半衰期都不低,因此在京都议定书之后,都有随时被EPA控制使用的危险)。在看不到前景的情况下,杜邦把HFC227EA的技术卖给了大湖化学品公司,后者赌HFC227的应用前景,为其注册了商标FM200,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作市场营销,最终牢固树立了市场大哥大的地位。其侥幸的成功来源于对发现新化学灭火剂可能性渺茫的正确预期。在大湖公司的注册保护期结束之后,人人都可以使用HFC227EA作灭火剂,但都还是不能使用FM200这个商标。

HFC227EA(氟化丙烷)和HFC25(氟化乙烷)是同一类化学品,为什么前者先成功,后者有潜力呢?因为健康安全标准问题,是筛选灭火剂的首要标准。在临界的灭火浓度(两者的质量灭火浓度相同,与氮气相当,都是靠质量来灭火的热剂)之下,HFC25的安全使用浓度低于需要的灭火浓度,因此首先出局,没有被深入研究。随着对各种化学品物性材料的深入比较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找到能够完全替代哈龙的灭火剂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时,才回过头来研究HFC25 这时候,人体健康的安全标准变了,变成了需要参考人体运动水平的动态标准,这样HFC25又重新进入市场研究。这时候人们发现,由于HFC227EA的物理特征不够,挥发不充分等原因,对于那些融化流动的固体燃料,HFC227EA需要提高浓度来灭火,而HFC25不需要(实验室浓度可以直接使用),于是HFC25的优越性来了。对于小规模的使用,两者成本差不多,因为主要是硬件投资,总投资差不多。而大规模的使用中,HFC25 的使用量要低10%左右,也就是说,原来需要HFC227EA10罐的场合,使用HFC25只需要9罐,因此大型项目使用HFC25有成本的优势。

对于那些促销人员来说,这些灭火特征他们也搞不清,因此HFC25的销售人员攻击HFC227EA的环境毒性,HFC227EA的销售人员攻击HFC25的人体毒性。对美国环保局来说,最好态度暧昧,两不相帮,毕竟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些毒性数据,不过是一些小数点之后有若干个零的超小参数,只有比较才有意义,而有几个人能够体会其中的差别呢?于是在普通人民的心目中,灭火剂都不是好东西,该干啥干啥,这是科普工作的缺失。欧洲反对任何人造的化学品,这是灾难下唇齿相依的局面和长期教育的结果,所以欧洲的细水雾灭火技术一支独秀,虽然成本高高在上,这是政治正确的选择。从美国环保局来看,任何不能被自然环境在短期内消灭的人造化学品,都是有毒的,不是人体毒性,就是环境毒性,所以禁止是应该的,使用是权宜的,如此而已。把这一原则放大到化学工业,大体正确。任何化学品,一旦鼓励大规模生产而不被大自然所分解,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是迟早的事(如塑料工业的前景堪忧,除非开发出大规模使用的可降解的产品来)。关键是要掌握环境标准的话语权,在全球禁止之前,开发出下一代产品,赚取超额的利润,这正是美国和欧洲力图主导全球环境标准的目的。

早期的灭火剂广告,灭火剂施放时,人们是可以在现场的,以示灭火剂的人体安全性,后来人们认识到灭火剂的致癌特征,也是哈龙遭到淘汰的原因之一。但是凡事都有限度,如果高浓度的灭火剂施放导致氧气不足,仍然还会令人窒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俄国潜水艇灭火剂误动作,导致全体丧生的事件,这是灭火系统设计者所极力避免的结果。这是灭火剂的毒性么?不是,是人的因素,是意外,不是人能够预报和控制的。

发生大型灾难的新闻之后,有实力的新闻机构邀请专家来解释,没有实力的机构,就到处自己调研,大部分记者凭高中化学水平来解释灾难,貌似有理,大体不差,但求危言耸听,不求真实科普,毕竟文章看吸引眼球的效果,不看科普的效果,后者只有内行才能看出问题,这是妖魔化化学的真实原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方认识安全之重要。我国舆论中的对化学的妖魔化,不过是继承美国1970年代以来的环保运动,是对本质认识不足,人云亦云的结果。对专业问题寻找看法,还是要看专家的意见,对此,国内正在向美国学习。不过,妖魔化化学或许可以逼我们开辟一条超越欧美的路。按照别人开辟的道路前进,永远没有超过的可能,因为话语权在别人的手中。

有道是,灭火物质千万种,通过筛选只几样,人造材料长期害,利用天然靠技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2992-376458.html

上一篇:再说煤田之灭火
下一篇:孔子评语论英雄
收藏 IP: .*| 热度|

10 王晓明 赫英 朱志敏 杨顺楷 张晓锋 吕喆 李学宽 王孝养 zhiyan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