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不要上《师从天才》的当 精选

已有 15644 次阅读 2008-2-20 11:5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不要上《师从天才》的当
——高徒抬名师之二

                                                                                              谢绝转载

黎在珣

通过描述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科学家群体构筑的世界,展现了师承链在科学研究上重要影响的《师从天才》为许多优秀青年描绘了一幅非常诱人的图景:“目前普遍的观点是,科学界中不仅明显分为有名者和无名者,而且马太效应还使该现象继续存在:聪明、有野心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常青藤联合会)进了最好的最好的研究项目……当上了著名研究者的博士后……最新设备+竞争性环境+知名导师+重要课题=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引人注目的论文……如有知名导师的关系,就很容易在名牌大学得到好的职位.....教最好的学生,他们帮助你获得新的科学发现,这亦会使自己的名誉(以及自己导师的名誉)更加巩固。”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后,许多推介者不断地有意无意地给那些急于投师拜艺的人们暗示:只要投拜名师或大师门下,你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如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教授在《漫谈年轻科学家的培养》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
“一个科学家的早期声誉,几乎一半取决于他在谁的实验室工作过-他是谁的科学后代,另一半则取决于他本人的科研发现。”除了这个多少反映了科学界的一个社会学现象外,关键是“每一位导师通过自身的经验、地位和榜样作用,对年轻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影响,将自己的教训传授给对方,向对方逐步灌输对科研的把握能力……及对成功的把握能力。同时,也用自己在科学领域里探险的勇气感染年轻学生。……年轻人最需要的是:导师告诉你,你是一流的。鼓励让人振奋,对培养年轻人才非常重要。……毕竟,只发表相当保守的见解,你就永远不会错。你能够百分之九百万地保证你不会错,可是你永远也不会有所发现。你不能谨小慎微,畏首畏尾,犯点错误也没啥,世界不会毁灭。”
如果大师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真的如那本书和我们那些称赏者所说的那么大,那么,大师对其子女的影响又有多大吗?不会超过对弟子的影响?这好像于情于理都很难讲通。舐犊情深,常人都有,何况那些人中龙凤的大师呢!你说大师不曾努力让自己的子女鹤立鸡群,或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这似乎也不合常理。
我们民间常说,做师傅的为了防止弟子超过自己,常常在传授技艺时会留一手。我们许多祖传秘方,独门绝技等似乎证明了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会对自己的子女特别是儿子留一手。既然人们(想必在这一方面例外的大师不多)总是竭精尽智地让自己的子女赶上和超过自己,那么大师的子女就会比他人得到更近完美的指导和影响。生活在这样无与伦比的优越环境里,加上不错的基因(除少量的变异,我们姑且将变得更优秀的基因排除在外),大师子女应该比自己的父母更优秀。可是,我们翻开中外历史看看,有多少大师(不管是科学领域的还是人文科学领域的)子女的成就超过他们的父母?
在我看来,在大师或名家门下就如同站在树阴下,炎热的夏天,茂盛的枝叶犹如一把巨伞,给站在下面的人们带来阵阵清凉,但也挡住了人体代谢所必须的阳光。大师和名家之类虽然能够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居高临下的指点,虽然在某一时期能够帮助我们较早也较轻易地出人头地,但是,他们可能已趋退化的知识或开始僵化的思维也有可能屏蔽许多充满希望的处女地。
那些出自名门的研究者之所以容易出成果或容易出名,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那些研究者自身非常优秀,如该书中提到的斯奈德、阿克塞尔罗德等就是精力充沛的工作狂,而美国NIH化学药理学实验室主任,举世公认的药物代谢之父,有美国的诺奖之称的Lasker Award得主布罗迪“仿佛从不睡觉。他常常一连许多天每天只睡2~3小时。长时间工作时,他偶尔小睡20分钟,然后又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
记得王选先生生前曾经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他站在学科最前沿的时候什么都不是,但他落伍于该领域时他什么荣誉都有了。只是这样正直的科学家太少,比凤毛麟角都少。
所以,不要太相信那些誉满全球的大师能够给你成就馅饼(当然中国的官僚大师可能会给你名誉馅饼),在你投入不够的情况下。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一个例子。清贫出身的爱因斯坦,没有进过名门,却让所有的名门在他的名字面前黯然失色。只要有人愿意做个统计,我相信像爱因斯坦这样经历的科学家也恒河沙数。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017-16014.html

上一篇:冷眼看招聘
下一篇:什么时候养成良好的行事习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