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是多少比较合适?

已有 8635 次阅读 2019-3-15 08: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几天前,查看我在西安交大的邮箱,看到一封发给老师们的邮件,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事宜的,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全校2千多本申请书都在会议室,请大家务必交到我手上,以免放错地方,造成丢失”。两千多本申请?吓了我一跳。由于我平时关起门来做自己的研究,“一颗脑袋、自带干粮”,很少关心这些事情,两千多份申请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原创性科研的“局内人”,体制框架的“局外人”,谈一些我的思考。水平有限,欢迎批评。

  我知道基金申请的成功率在20%左右,竞争相当激烈。如此大规模的“全民自由竞争”,我想是为了达到两个主要目的:1)通过激烈的竞争,让那些优秀的项目脱颖而出,营造原创性科研茁壮成长的土壤;2)通过比较广泛的资助,保持科研生态多样性的良好环境。这有问题吗?泛泛一想,好像很正确、没有问题呀。可是,如果你仔细回味一下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过程,你会发现这些想法有着很大的问题。原创性科研不是依靠与你周围的人竞争而产生的,这样“全民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跟风式”科研盛行,甚至抄袭。

  我的主要观点是:(1)原创性科研的核心途径是通过书和论文与世界上古往今来的高手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与你周围的人没有太大的关系;(2)科研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应该是让个体研究者有充分的自由去做他认为重要的课题,而不是让大批的人都去做原创性科研;(3)“全民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跟风式”科研盛行,为抄袭、造假提供生长的土壤,反而大大地破坏了原创性科研的生长环境。下面对这三个基本观点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

一、原创性科研的核心是通过书和论文与世界上古往今来的高手们交流,与你周围的人没有太大关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这句名言。科学创新是从读书、读论文开始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你苦思冥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你豁然开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做过科研的人也都很清楚,科研的核心过程是读书、读论文、静心思考,通过书和论文与全世界的高手们交流,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

(读书)

你翻开一本书一篇论文,与作者心灵沟通

你为作者的睿智鼓掌

你被作者的博学臣服

你追溯作者的脚印

看他如何登上巅峰

(再读书)

那一本本书一篇篇论文,就是一片片悠悠的胡蝶在重重叠叠

你被她们的美丽所吸引

你要把她们抱入怀中

你追随她们飘然而去

把自己融化在风中

(苦思冥想)

你自由地推开深夜的窗棂,让心灵仰望星空

你请月亮为你打字

你让星星为你编程

你追随那浩瀚的银河

去聆听宇宙开启的第一响钟声

(去迎接原创性论文的诞生)

  所以,创新性科研成果是研究者在静心思考、苦思冥想的过程中产生的,不是与周围人的竞争中产生的,这是由创新性科研的本质所决定的。违反这个基本规律,用人海战术,期待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做开创性科研和踢足球有着本质的不同(做工程项目或许与踢足球类似)。足球必须有足够多的本地人跟你踢、跟你比赛,你才能提高,所以足球需要足够多的本地足球人口。而科学不一样,你可以通过书和论文随时随地和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任何高手交流,提高自己,与你周围的人没有太大的关系。总想着与你周围的人相比,反而会拉低你的档次,因为你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做这类问题的研究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在你的周围。

二、科研生态环境多样性是指个体研究者要有充分自由,不是让大批人都去做原创性科研

  彭加勒(Poincare)给爱因斯坦的推荐信中,有下面一段话(摘自谢力博主的博文《你们讨论“原创性”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1166925.html ),道出了创新性科研的核心:

  “既然他是在各方面进行探索,我们就应当想到他所走的道路之中多数是死胡同。不过,我们同时也应当希望他所指出的方向中,有一个方向是正确的,那也就足够了。这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做法。”

  太精彩了!这就是问题的核心,Poincare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科学创新应该是:“去做吧,跟着感觉走,至于哪些是正确的(重大创新),哪些是死胡同,谁也不知道,只有留给时间来定夺”。

  对此,我自己有着深深的切身体会。从1991至1997这七年中,我以单一作者发表了22篇论文(包括论著),以第一作者和导师联名的双作者论文发表了14篇,总共36篇论文(具体论文列表见博文《单一作者,你自由,不孤独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6668.html )。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大浪淘沙的结果也出来了:这36篇论文(书)中,有6篇单篇引用(google scholar)超过1000次,分别为4751,4353,3328,2646,1814,1404次,而少于30次引用的论文(垃圾论文)有18篇之多,占到总共36篇论文的一半。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我自己在写这36篇论文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因为我自己觉得不好的论文是不会去写、去发表的。所以,Poincare说得太对了。

  其实,像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是普遍现象,不是特例(比如Zadeh就发表过很多论文,而真正“重大创新”也就那么几篇,从比例上讲和我差不多(Zadeh论文总数要比我多得多))。看清了“重大创新”的本质,一些常见的说法就很容易站不住脚了。比如: 

  1)所谓“小团队更有勇气去重大创新”是不可能的,因为到底什么是“重大创新”预先谁也不知道;

  2)所谓“重大创新需要板凳一坐10年冷”更大程度上是懒人的托词,因为绝大多数“重大创新”都是在踏踏实实不断发表论文(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出现的。

三、“全民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跟风式”科研盛行,为抄袭造假提供生长的土壤,反而大大地破坏了原创性科研的成长环境

  现实就摆在这里,你懂的。形成现实的原因也很简单:由于要大范围的“自由竞争”,为公平起见,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标;由于论文的质量很难量化,所以只有数数:数论文篇数、数影响因子。为了在“数数指标”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第二有效的方式是做“跟踪式”、“跟风式”研究,最终的结果是“劣币驱良币”,想静下心来做一点开创性科研的人在这个环境中无法生存,或者被淘汰,或者不得不跟着大伙一起“跟踪”、“跟风”(我和某高校探讨聘用合同时,“岗位责任要求”的第一句话是:跟踪国际前沿;让我哭笑不得)。

  另外,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野蛮竞争”导致不少人为了能够毕业、保住工作等基本生活需求铤而走险,论文抄袭、实验数据造假是水下的冰山。这一切大大地破坏了原创性科研的成长环境,让本来很有科研天赋的年轻人看不到正确的方向,在迷茫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怎么办?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组建一批大型的“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以“国家实验室”为纽带,把真正有天赋做科研的人集中起来,大家平时在一起也可以相互“挖挖对方的大脑(digging brain)”。把创新性科研的重任主要交给“国家实验室”以及其它少数“研究型大学”,其它高校的老师们可以专注于教学,如果真的对科研特别感兴趣,可以自己静心琢磨,也可以联络“国家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合作,这样不好吗?做原创性科研和其它许多事情一样,要有“状态”,现在这样大家一起数论文篇数挣工分,疲于奔命,能有“状态”吗?这样全民大干快上真的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帮助吗?

  具体措施:

 (1)把现在每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半用于建设“国家实验室”;

 (2)大大降低对一般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方面的考核标准;

 (3)以“毕业设计”代替现在对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

 (4)博士研究生强调在本学科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原创性很强的“长论文”(我在USC读博士时就是被这样要求的); …

  路遥遥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希望有真正科研理想、热爱科研、也有科研天赋的人能够安心地从事原创性科研工作,践行儿时的科学梦想;而对于“做科研只是一份工作”的人们,我觉得可以做其它工作呀(比如把教学搞好),没有必要在科研量化指标的压力下“痛苦”的活着,这样对大家都好。“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科学创造属于“孤独的牧羊人”https://music.163.com/#/song?id=26403095&market=baiduqk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7651.html

上一篇:《自然》小团队大团队论文误导性的简单通俗说明
下一篇:哲学家和科学家炒股,谁更厉害?
收藏 IP: 115.171.134.*| 热度|

20 黄仁勇 王从彦 郑永军 焦飞 严鹏 王善勇 郭新磊 朱志敏 李东风 郭胜锋 杨正瓴 谢力 苏保霞 汤茂林 刘立 武夷山 王恪铭 蔡宁 段法兵 王庆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