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舍恩事件┃距离诺奖一步之遥...... 精选

已有 11365 次阅读 2022-8-6 10:22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微信图片_20220806101750.png

上周五的Talks邀请了韩国首尔大学的Takhee Lee教授,他讲的是《Molecular-scale Electronic Devices》,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他是这一领域在国际上炙手可热的专家,没想到,他报告结束的时候专门花时间深情缅怀了他的博士后导师——也是他在分子级电子器件研究领域的领路人——耶鲁大学的Mark A. Reed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跟导师学习以及后来长期合作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以及他的几项影响世界的科学贡献:

Reed教授是提出“量子点”概念并做出第一个量子点器件的人;他是第一个测量单分子导电性的科学家,当然他做出的第一个单分子晶体管和CMOS纳米生物传感器更是奠定了这一领域发展的基石。

李教授对导师感情很深,讲得非常动情,更没想到的是参加研讨的几位专家也都认识或者接触过Reed教授、没有当面交流过的也大多数读过论文,回忆起来都感觉受教良多,场面非常温馨感人,不禁感慨:做个科学家真好!不仅是自己指导的学生会记得你、学术界的同行和晚辈也都会记得你,而且你所开创的领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真的这辈子没白活啊!

这也让我对Reed教授和他的Molecular Electronics领域非常好奇,于是就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希望多一些了解,没想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竟然挖出一个大瓜:

Mark A. Reed教授并不是第一个发表单分子晶体管的人!早在他2009Nature论文之前的2001年已经有一位科学家做出来过,而且发表了80多篇相关论文,其中10多篇都是NatureScience论文,还多次登上封面!这就是学术界迄今为止最大丑闻舍恩事件!


舍恩2.jpg


不管在哪个领域能够拥有一个以自己命名的事件都不是一件小事,发生在2002年的大规模学术论文造假丑闻——舍恩事件——虽然过去20年了,但是提起来依然是相当地疯狂: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造假事件,没有一件能够与之相比:

事件的主角扬·舍恩(Jan Hendrik Schön) 1970年生于德国,1997年获康斯坦茨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贝尔实验室,于贝尔特拉姆·巴特洛格教授指导下做材料学研究,1998-2001年的4年里,他与20多人合作在许多大型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的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就有17篇。

舍恩最出名的成就是于200111月发表的单分子场效应管,是分子半导体(英语:Molecular circuit)的重大突破,突破了硅晶体管的尺寸限制,可延续摩尔定律,大幅缩小芯片体积并降低成本,意义巨大,意味着人类从硅时代走向分子时代,被《科学》杂志评为2001年十大科技进展第一位。随后舍恩又发表了高温超导、有机激光和纳米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进展,震动了整个科学界,2001年他获得了德国最重要的科学奖项之一——奥托·克隆-韦伯银行奖(英语:Klung Wilhelmy Science Award),由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施特默为其颁奖,当时的学术界对他寄予了希望,连被称为“诺贝尔奖的摇篮”的普朗克学会聘请他担任固体研究院的院长。舍恩横空出世,成为了当时最传奇的人物,被称为“爱因斯坦二世”和“物理界的伍兹”。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在通往诺贝尔奖的大道上狂奔,更是撑起贝尔实验室的英雄!

微信图片_20220806101644.png


然而,其他科学家在重复他的实验时却遭到失败。普林斯顿大学的莉迪亚·索恩发现舍恩的两个实验温度差别很大,但噪声却完全相同。康奈尔大学的保罗·麦克尤恩也发现了类似问题。麦克尤恩于20025月向贝尔实验室举报舍恩学术不端。实验室请外界科学家团队进行独立调查,结果舍恩无法提供原始数据,虽然舍恩只承认自己伪造了部分数据、坚信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对的,假以时日一定可以重复出来(正如文章开头所言:2009年Reed教授真的做出来全世界第一个分子晶体管!但是,舍恩再不会有机会证明自己了,2002年924日,调查小组正式发布报告,确认舍恩有16项造假指控属实,8项指控与论文无关,余下的大多没有足够证据。

至此,这件震惊学术界的“舍恩丑闻”迎来了它的最终审判:

 先是贝尔实验室公开宣布解除与舍恩的雇佣关系,舍恩成了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来第一个因造假而被解雇的科学家。

随后普朗克学会取消了聘用舍恩的安排,而奥托·克隆基金会也撤回了舍恩的获奖荣誉。

舍恩与其他合作者宣布撤销2000年到2001年间在《Science》、《Nature》和《物理评论》上发表的21篇论文。

2002年康斯坦茨大学宣布,褫夺曾授予舍恩的博士学位。

.....

从此,“舍恩事件”成了科学史上一桩最大的丑闻,没有人记得住他曾经颇有远见的那些发现,记住的只有他的造假和丑闻,欺世盗名成了他的唯一标签!尽管他后来打官司希望要回自己的博士学位(因为他造假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但是2011年9月19日,法院终审裁决判定:他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但是永久剥夺他的博士学位!


微信图片_20220806101714.png


反思整个事件,真的是有多大的想象力都无法超越现实本身的疯狂、炸裂和传奇!

而这一事件的主角舍恩—那个距离诺奖只有一步之遥的青年人一定在想,如果自己不那么急于求成、不造假该多好啊可是,人生没有回头路假的就是假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古今中外没有谁能靠造假成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350167.html

上一篇:张海霞︱写给iCAN的第十六封情书
下一篇:英雄帖┃Alice Wonderlab 诚聘英才
收藏 IP: 111.198.229.*| 热度|

17 汪强 张晓良 贾玉玺 晏成和 张俊鹏 武夷山 史晓雷 杨正瓴 王涛 檀成龙 简小庆 曹俊兴 康建 郑强 郁志勇 郭战胜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