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跨界创新谈学术期刊国际化

已有 2654 次阅读 2019-11-11 17:58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学术期刊, 国际化, 创新

编者按: 2019826日至28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9 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立足本土 面向国际 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来自全国各地的 500 余名科技期刊工作者与相关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827日,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作了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生态建设为题的大会报告,引发热烈反响。本文根据大会报告的录音整理(略有删减),以飨读者。

 

    根据过去若干年我在微电子领域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包括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部分在内的学术生态体系。

1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是学者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做为一个科研第一线的工作者,我先后担任过IEEE Tnano的副主编,IEEE-JMEMS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IET MNLJoE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我认为学术期刊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部分:学术期刊编委会、作者群、学术团队和读者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读者群不一定全部都是专业读者,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专业之外的读者,这就是取决于期刊的影响力。下面我们从对学术期刊(主要是指科技类的学术期刊,不是谈社科类的学术期刊)以上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比较大的核心要素来进行分析,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科学性。科技类的期刊上刊登和发表的内容必须经得起推敲,所以它必须得有科学性,这一点非常重要。期刊的影响力取决于所发表内容的科学价值,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一样的,这也可以回答国内期刊为什么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很多的期刊文章都是为了发表而发表或者说为了凑数而发表,论文的科学价值和学术贡献不足,看起来收获不大,自然就吸引不了读者也提高不了引用率和影响力。。

   2公平性。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是评审专家,期刊的审稿人很重要,他们必须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也必须是具有严格的职业操守能够去公平地进行同行评审,按学术的水准为文章把关,为内容把关,这是最重要的。。对学术期刊来说,严格公平的同行评审是必须的。

3开放性。学术期刊的目的是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所以开放获取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开放,看的人更多,杂志的影响力才会有,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才会有。如果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是会很严重影响期刊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的。这是我从一个作者或者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期刊是否应该开放获取的问题,运营商看的可能是另外的角度,但是对于学术本身来说,学术期刊应该开放,应该让更多人能够看到。

4时效性。学术成果都具有时效性,发表更具有时效性,拖延审稿流程、滞后发表等等对作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事。细心的作者可以看出,影响因子越高的杂志时效性越强,越是形成良性循环:新成果发的越快就会有越多的新成果来投稿。

所以,我觉得科学性、公平性、开放性和时效性这四个要素是办好学术期刊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2. 学术组织

学术组织是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按照学科领域、学术方向或者其他分类把相关从业人员凝聚到一起的社会组织。我是IEEE的高级会员,曾经担任IEEE NTC Beijing Chapter的主席, CINN全球华人微纳米技术学会的执行主席,也担任过中国微纳米学会的副秘书长等等学术职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组织的相关工作。我个人认为学术组织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它都是会员制的,有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有各种各样级别的会员。其次,学术组织会组织各种活动,包括会议、展览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活动。。第三个就是很多的学术组织都有自己的出版物,包括科技期刊、科普类型的期刊等等。第四就是教育,学术组织一般都有教育的功能,在会员的成长和行业的进步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第五个就是学术组织要提供服务,为会员服务,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学术组织的发展就会越好。

因此,办好学术组织也有几个核心要素:

1)非盈利。学术组织是负责学术的社会组织,它一定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

2)非官方。学术组织一定是公立的第三方机构,因为一旦官方就会失去它的公平性,失去它的作为一个公立的组织大家对它的信任。

3)专业性。所有的学会都是跟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特定的事情有关,所以它必须是针对某一个专业的具有专业性,只有专业才有权威性。

所以,非盈利、非官方和专业性强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组织必须要考虑和努力做到的。

 

3.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行业和领域内非常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我先后创办了IEEE NEMS国际会议,并担任主席主办过MINEIEEE NEMS, IEEE Nano, Transducers, MNE等等国际会议,也曾经多年主持微纳米学会的国内学术交流年会,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上多次做报告。我认为学术会议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由学术界、企业界和出版机构等等共同组成的更好地在国内外同行中进行学术交流、分享和讨论从而合作的平台。一个良性循环的学术会议的核心要素包括:

1)交流协作:学术会议应该是有学术界、企业界、出版机构甚至是政府共同推动的平台,它发表最新的科研成果,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2)多样化:学术会议不仅仅包括大会邀请报告、论文交流,也应该包括相关领域的企业展示和展览以及技术交流,甚至是政府相关支持机会的发布和推进;

3)及时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内容应该是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很多是没有发表过的内容,具有及时性;邀请的大会报告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

4)传播效应:学术会议的论文发表之所以不同于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发表,在于它的传播效应,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和发表应该在同行中更快速形成影响和传播,促进合作。

所以,多样化、交流协作、及时性和传播效应这几个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会议的重点考量。

 

4. 学术奖项

学术奖项是对于学术成果和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褒奖形式。最为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传播效应,对于科学精神和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促进了一代又一代年青人投身科学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我在过去的10年里参加了Piaget Award for miniaturizationMINE青年科学家奖和Forbes China 2019 U30奖项的评选委员会,从国内外奖项的评选里,我认为学术奖项要具有影响力它最好是被动的非盈利式的运作。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学术奖项的核心要素包括:

1)独立性:诺贝尔奖50年才会公开提名,为什么?就是为了保持它的独立性,提名的独立性、评审的独立性,不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

2)权威性: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是世界顶级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坚持以科学贡献为核心的评审原则,所以得到的结果权威性比较高,可以说:诺贝尔奖百年的历史上没有评上的遗珠不少,但是混水摸鱼的不够格成果确实不多,这也就形成了它的巨大权威性。

3)社会效应:科学奖项的如果能够成为这个行业、这个领域在社会上的一个标杆,它的社会效应就会很大。反之,如果一个奖项失去了独立性、专业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社会效应也就逐渐丧失了。诺尔奖中的和平奖和文学奖的社会效应就远小于科学奖,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独立性、权威性和社会效应这三个核心要素是办好学术奖项的抓手。自吹自擂、因人设奖、搞关系评奖等等都是对学术奖项的最大伤害。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的建设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相关联的,中国学术期刊的建设长期以来不尽如人意跟我们始终把学术期刊独立来看直接有关系,因此,站在新时期特别是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发达的今天,我们要从互联的角度来看待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要从建设一个有利于学术期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化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谈。

5. 国际化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第一我们必须要创新地去谈,要心态开放,要接受新事物,因为这个事情真的必须接受新事物,这个世界上新事物发展太快了,你必须有创新的思想,要拥抱创新。第二必须要心态开放,绝对不可以保守。因为我过去也接触过很多的我们杂志的一些编辑,特点就是特别认真,非常认真,字斟句酌的认真,非常较真,半个错别字、半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然后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思想特别保守,因为不敢越规矩半步。第三是要能够赋能。不仅仅是把这个行业的杂志办好,而是要能够你让的杂志办好以后给这个行业赋能,给所在领域带来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国际化生态最起码应该就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和学术组织的关系;第二,和国际会议的关系;第三,和学术奖项的关系;第四,能够为行业和领域提供哪些服务?


学术期刊的生态体系

第一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组织的关系。

前面讲到了学术组织,其实它是学术期刊的坚强后盾,因为学术期刊的的四个组成都在学术组织里可以找到:编委、读者团体、作者、读者群,都是学术组织的会员!首先,学术组织可以为期刊提供大规模非常高质量、水平高、影响力很大的编委会和专业评审专家;其次,学术组织是所在领域里专业人士最其中的地方,自然就是期刊的作者群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读者群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学术期刊必须和相关的学术组织密切联系,融入其中。

第二是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关系。

首先学术期刊在国际会议里面可以得到大量非常高的,热情积极高涨的而且新成果不断的读者群、作者群。还有一个就是会议的组织者基本上都是学术期刊的传播者和合作伙伴,在国际会议上发现优质资源,甚至是合作出版一些专刊、特刊,提升品质,也扩大宣传。

第三是学术期刊和学术奖项的关系。

学术期刊可以和学术组织、学术会议甚至是其他学术机构一起设立相应的学术奖项,从而吸引来一大批非常优质的作者和优质的研究团队、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是学术期刊要致力于为行业和领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学术期刊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组稿和审稿,文章发完以后基本没下文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顶级期刊,比如《Nature》《Science》,它们为什么办的特别好?其实审稿和发表只是期刊工作的第一步,它们后面为科研成果的呈现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编辑写评论、专家写推文、媒体进行采访……正是这些编后得得高质量服务让论文成果得到更多的认可。所以编辑部工作要增加更多为作者、读者、行业和领域赋能的服务,这才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必将是一条漫长长路,不仅仅需要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同仁们一起探索,综合性地推动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学术会议、学术奖项等等学术事务的建设和联动,也包括跟国际同行共同一起协作前进,相信,中国学术期刊一定会在国际上绽放光彩!


【原文链接】刊登于2019年10月第31卷第五期《编辑学报》,第477-479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9-1205739.html

上一篇:AW最新成果:柔性自清洁复合能量采集系统
下一篇:iCAN点亮中国原创!全国创新青年荟聚南京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5 郑永军 杨正瓴 杨金波 何学锋 李万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