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22.148.120.*   [78]车涛   2010-6-23 09:31
李老师,您好!
原话在“尺度效应:迷人的挑战”,标题8的回复。
完全没有评论的成分,表达不妥之处请见谅。
只是想到这两个问题,想请您指点一二。
博主回复:其实也欢迎评论,车老师不必客气。
找到“尺度效应:迷人的挑战”,标题8了。我说了那句话后边紧跟着,就是“但是。。。”所以我是不同意图像处理的普适性方法能真正解决尺度效应问题的。今天又贴了一篇博文,看是不是对回答您的问题有帮助。
IP: 134.148.48.*   [77]车涛   2010-6-22 09:59
关于“任何一个学过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人都知道一个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就可以采样成各种低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向您请教两个问题:
1)如果只是从分辨率的角度看,从高到低采样没有问题。但是利用什么方法重新采样?“线性混合,面积加权”可能是我们最先想到的,该方法我们假设光谱特征是遵从“线性混合,面积加权”。那么其他重新采样方法,同样有自己的假设。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根据实际的地物光谱特征来确定采样方法,这个一个问题。
2)分辨率重新采样只能停留在对尺度效应最初级阶段认识。进一步,不同的遥感分辨率数据反映的是不同空间分辨率上的特征信息,如果想要通过重新采样的方法(高分辨率->低分辨率)来探讨尺度效应,会不会我们的采样方法(假设条件)其实已经预示了结果?
博主回复:我忘了我那一句话的前后文了:) 我应该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吧?
IP: 219.150.127.*   [76]wangqiangzhi   2010-6-16 12:24
你好,李老师,我把关于“姆潘巴”的帖子发在了物理综合版块,希望李老师空闲时能看一下,并多提宝贵意见!
博主回复:去看了,谢谢!
IP: 221.239.91.*   [75]胡健波   2010-5-20 12:40
是的。但是本人对气溶胶反演没有研究,MODIS可能比较宽,默认影像中都有暗植被?。高分辨率影像怎么反演气溶胶不太懂,所以只能以某一副影像为基准,选取固定不变地物(机场、水库等),所有影像相对纠正。
博主回复:大气纠正、气溶胶反演、BRDF纠正,麻烦事还不少:(
IP: 221.239.91.*   [74]胡健波   2010-5-19 21:54
2级产品,标准景。应该是没有做过辐射纠正,因为同一时间拍摄的CCD1和CCD2在拼接的时候如果不纠正有明显的拼接线。不过根据头文件里提供的GAIN和OFFSET进行辐射纠正后还是有拼接线,还不如用ENVI的mosaic操作中的重叠区域color correction呢 。至于有没有BRDF纠正我不知道,怎么看?
博主回复:ENVI的mosaic操作结果好看,但如果需要保留(追踪)像元灰度的来历(定量遥感),还得靠辐射纠正。从您讲的情况好像没有作BRDF纠正。
IP: 220.171.13.*   [73]张学文   2010-5-19 12:36
李教授:空中水文学初探三册已经寄了去,1給您,1給学院图书馆,另外一册由您处理。估计10-20天才可以收到。张学文5.19
博主回复:谢谢张老师。什么时候能到北京来一趟?我请您来给个讲座。
IP: 221.239.91.*   [72]胡健波   2010-5-18 23:39
李老师您好:
目前我在尝试做天津市一年时间序列的HJ卫星数据。根据经验,几何变形问题挺大的,基本上需要3次多项式20多个点才能保证误差在1个像素以内。几何变形要比TM严重很多吧。
博主回复:是的,因为是宽幅,图像边沿的视角比中心大很多。几何变形应该要比TM严重。您用的是资源卫星中心的哪级产品?他们的辐射纠正也作了吧?BRDF纠正效果怎么样?
IP: 221.239.91.*   [71]胡健波   2010-5-17 18:48
李老师您好:
想向您请教个问题。学生以前看过一些MODIS和TM的应用,明白他们各自的优劣势(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2008年我国的国产HJ卫星上天了,和TM一样的30米分辨率却有2天的重放周期。
但是根据我的经验,HJ卫星的几何变形挺严重的,几何纠正工作量很大。我想借鉴MODIS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到HJ卫星上,但是不知道这个工作是否值得,不太清楚哪些应用领域需要高时间分辨率而又同样对空间分辨率也有较高的要求。
博主回复:健波您好!
我觉得HJ时间序列肯定是有广泛应用的。但是最好调研一下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是不是已经作了几何纠正工作。我记得那是他们的职责。
IP: 114.246.168.*   [70]金小伟   2010-5-15 23:23
李老师终于推荐我了,好感动呀,呵呵。博客大赛开始写了50多篇烂文了,第一次打动李老师,太兴奋了。
IP: 222.35.46.*   [69]马志飞   2010-5-6 22:51
原来李老师也在,特来串串门~
博主回复:欢迎马兄常来!
IP: 221.222.121.*   [68]陶秀梅   2010-3-16 22:28
谢谢!
IP: 222.128.150.*   [67]周少祥   2010-3-10 18:15
李老师:

您好!

有事想与您直接联系,我的电话13366563216.

周少祥
IP: 222.128.141.*   [66]周少祥   2010-3-9 22:16
李老师:您好!

与水凝结特性十分吻合的大气无线电噪声频率好像都比较低,是因为高空水蒸汽凝结(华)温度很低,所以释放出来的无线电噪声频率低吗?

您那里有微波辐射仪吗?什么频段的?我想在微波段进行测量,如果可能想租借一用。

祝好!

周少祥

博主回复:我问到了,我们有一架微波辐射计,波段C、X、Ku、Ka,如需要,请进一步联系。
IP: 113.224.76.*   [65]zy88093139   2010-3-2 15:43
李老师新年好
博主回复:您也好!
IP: 221.234.213.*   [64]刘吉平   2010-2-13 00:21
向您和您夫人问声新年好!
IP: 221.239.91.*   [63]胡健波   2010-2-8 08:50
身边强征土地故事:(浙江省宁海县某村,也就是俺们家,由我父亲口述,本人当时离家读书。)
首先,镇里以修路的名义征地,修路。修完路,镇里没钱给征地费,于是镇里就想出了继续以修路的名义再征农田用于盖房的曲线方法,因为卖地基可以赚钱。本来,修路征地给农民的补贴是很少的,一亩地4万,可是如果地拿来盖房子的话,可以卖48万(8万左右/100平方米)。很多人告,闹,现在的方案是:征一亩地返还你200平米的地基,相当于政府和农民分田盖房2:1分。除了有一个跑北京去过的家里的地没有被征外,其他人的基本上都以最终的方案妥协了。
这个过程中,有打人的,有拿石头填地的,我没亲眼见过。本来我爸跟我说这事,是很朴素的想法,以为我都博士了,应该很厉害的样子。


博主回复:谢谢!
IP: 121.195.173.*   [62]周少祥   2010-2-5 13:21
对不起,是1953-1955年。
博主回复:没关系,这种笔误难免,也能识别的。
IP: 121.195.173.*   [61]周少祥   2010-2-5 11:31
图上有时间,是1853-1955年的,来自J. Harwood的 “Atmospheric Radio Noise at Frequencies between 10KC/S and 30KC/S”(IEEE Xplore, The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England, Paper No. 2619R, May 1958: 293-300.).
就我查到的资料,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定量数据,只不过我没来得及整理。
低频无线电噪声都有类似的规律,高频有例外的情况(9.4MHz),这符合大气水汽主要在高空凝结,那里的温度很低,频率低多应该是很正常的。
还没有看到与云量对应关系的描述。
IP: 121.195.173.*   [60]周少祥   2010-2-4 10:17
李老师:您好!

对大气背景无线电噪声强弱与水汽凝结特性非常吻合的现象,李老师有何看法?

关于大气无线电噪声来源的经典说法是怎样的?1.雷暴?——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2.来自电离层?根据是什么?……

对于这些,我完全是外行,请教了。

学校放假了,校园网出了故障,暂时无法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博主回复:我去看了大作。感觉是缺定量的东西。光定性地说非常吻合,说服力恐怕有限。不知道对应您那几幅噪声强度图的时间里,有没有成云量的观测?
IP: 61.50.133.*   [59]周少祥   2010-2-3 11:19
在我的2月1日的博文中有初步的介绍,我还在急需查阅。

周少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6 0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