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lif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xt3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万言文

博文

开车趣谈——美行(八十七)

已有 3818 次阅读 2014-3-17 17:29 |个人分类:行者足迹|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交通, 美行

回来后每天要开车,发生了几件事,有趣。

前面曾说过要做到车让人,因为这种感觉很好。但是有一天,经过路口,有两人看着要过马路,于是停车示意他们过,没想到他们很紧张地站在那里,不断地挥手示意让我过,当时真有些不知所措了,犹豫片刻后,点头致谢,过去了。这下又让我混乱了。

上周五上班时晚出来几分钟,门口的车子就多了很多,要右转并线,等直行的车子过,被后面的车子不断的鸣笛声催促,只好强行并入了,要是再等下去也许不知等多久呢。向前不久就是一个左侧并入的车道,没想到一辆车子,直接从岔路上冲过一条车道,快速插到我的车子前面,真被惊出一身汗,好悬啊!

昨天在高速上开了几十公里,希望保持着时速90公里最省油的状态。但是真的好难,如果在同一条车道上,特别是最左侧的高速小车道上,总会有时速低于70公里的车子在慢慢开;如果在中间车道呢,就不断地有更快的车子飘过来飘过去超车。好吧,那就保持上限100公里吧,还是被超。

以前也是这样吧,不觉得什么,但是任何事情就是怕对比。那就说说在美国的经历吧。

在美国只开过一次车,是在春节期间在加州去palm spring。大多数是在高速上,限速65mile,一开始我总是担心超速。但几乎所有的车子多比我的快,被同学告知,在加州开车是要随大流的,也就是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不能只开65mile,要跟着大多数车子的速度开。如果这样的话,基本上要超过70迈了,曾经一度达到90迈。不过时速是有上限的:100mile。在有些路段最左侧的车道是carpool,以前学英语时说这是“拼车”的意思。现在知道意思是车子里至少有两人时才可以开这条车道,而且这条车道上的车速都比较快,如果不敢开快车的话,总觉得是被追着逃跑的感觉,呵呵。这大概是我经历过的最不懂变通的美国人最大的变通啦。

关于速度的问题还有件趣事,一位山东大学的访问学者告诉我,他在国内开了多年车,每年的超速罚单差不多要1000元,但是在美国第一次驾考居然因为开的太慢而没通过。原因是路上限速35mile,在前面没有阻挡的情况下要以这个速度驾驶,他为了不超速而保持25~30mile,结果因为可能会阻挡后面的车而没通过。第二次因为红灯右转时等候时间太长而被考官判定不通过,他真的不服气。这何时属于安全通过还真不好判定。

辅道进入主道的车子或右转弯车让直行车是必须的,这个感受很强烈。车子在那里一直等到真的安全的时候,才进入,最长的一次大约等了三分钟。据说直行的车不能减速让右转弯的车子并进来,因为会导致后面的车来不及刹车而追尾。有位中国朋友就是因为减速想让右转弯的车子进来,而没通过驾照考试。但我觉得这是在国内开过车的人的本能反应,担心对方冲过来,还是慢点保险。

不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坐别人开的车,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不会随意不断地飘来飘去地变化车道只为了快那么一点点。这样也许会慢些,但是更安全些。这不知道是交规还是个人素质,总之这是我最欣赏的。

要说最欣赏的交规,或者说我们的交规和道路上应该学习和设置的标志是“stop”即“停”。既保证安全又保证速度。最关键的是大家真的很认真地执行,看到这个标志都要真正停下来,如果只是减速或者溜过去,要是被警察看到是要受罚的。所以每次坐车,好像总有个人在提醒“有个stop sign”,很担心没停车冲过去。当然这些地方要是有行人通过,就不是停一两秒的事了,一定要让行人安全过去后才能开动。

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很多路段在可能会左转弯越线的地方,会有一条黄线画出来的中间车道,两边的车都能进入待转。这样就不用停在行车道上,阻挡后面的车了。但我看到黄线就紧张,总觉得那是不能压的。

 

 

取长补短嘛,我们每年那么多出国考察,什么时候能把这个考察回来啊?道路畅通与否除了道路是否宽敞、车道是否足够多、车辆是否足够少、驾驶员的素质是否足够高之外,合理的规划、设置和管理也是极其重要的,对吧?赞同者,请点赞!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3156-776810.html

上一篇:像美国那样反恐和保护海外公民——美行(八十五)
下一篇:Colloqium: Dark Materials——美行(八十八)
收藏 IP: 58.254.92.*| 热度|

3 李健 吉宗祥 UNCblu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