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约占全球半壁江山,德国中小企业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德国经济的成功模式。但是,德国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挑战重重,如创业活力显著减弱,企业创新比例明显下降,创业投资不足,中小企业受官僚主义影响更深,易受全球化、数字化、能源转型等大趋势左右,与新兴国家的企业竞争加剧,颠覆性创新即将到来。为此,德国联邦经济部于2016年再度发布《未来中小企业行动方案》,从创业、融资、人才、完善规制监管、数字化转型、能源转型、薄弱地区、国际化等十大行动领域采取诸多具体应对措施。
一、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
中小企业攸关德国经济增长、就业和创新。家族式中小企业代表了德国的一种公司文化。德国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是与雇员、供应商和客户长期保持关系。它们牢牢扎根本地,具有强烈的企业家责任,成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支柱。
德国超过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超过84%的受训者在中小企业接受培训,中小企业提供了近60%的就业岗位,对德国经济的贡献达56%。德国中小企业多样,富有创新精神,在国际市场也大获成功。大量的德国“隐形冠军”积极研发专业化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与全球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它们的成功秘诀是质量最佳、附加值很高、专注核心竞争力。
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使中小企业继续保持活力和创新能力,德国联邦经济部2015年出台了《中小企业未来行动计划》。2016年出台的《中小企业未来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政策,把改善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框架条件作为长期任务,并致力于采取相应措施。
二、德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1.中小企业易受时代大趋势影响。全球化、人口结构变化、数字化转型和能源转型影响所有企业,但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领导结构和员工结构因素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2.需要更多的创业者和更多的创业精神。为了保持经济的强劲活力,德国需要大量开拓市场、实现增长、创造就业的企业创始人,需要努力提升大众创业热情,特别是女性人群中还有巨大提升空间,高增长创新型初创企业的女性创办比例仅为10%。技术创新型初创企业也充满希望。
3.中小企业员工换代全面展开。2013-2017年德国预计有58万家中小企业面临400多万员工换代问题。除劳动力短缺外,为老牌企业创始人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也成为重要问题。
4.中小企业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及成长资金。德国的创业投资占GDP比重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创业投资不足阻碍德国创新型企业成长。
5.中小企业受劳动力短缺影响大。它们既需要在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中争取优秀人才,还需要与国内大企业竞争。
6.中小企业受官僚主义影响更大。中型企业受官僚主义的影响是大企业的4倍多,微型企业受到的影响高达大企业的12倍。中小企业特别缺乏法律法规专业人才应对相应事务。
7.中小企业需敏锐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但很多中小企业家对数字化认识不足。经济政策上的一项重大挑战是,提高它们对新型商业模式、生产过程优化等机遇以及数据保护、数据安全等风险的认识。
8.需要持续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力。德国的企业创新比例已从2008年的47%下降至2014年的37%。这要求政府要密切关注企业创新行为,使它们采用“开放创新”等新方式。
9.中小企业应抓住全球化机遇。预计到2030年世界贸易额几乎翻两番,国际劳动力分工也会进一步加强。
10.需要使欧洲的框架条件更利于中小企业。超过93%的德国中小企业出口商服务欧洲市场。必须在欧盟为之发出强有力的声音,争取形成有利的内部市场,破除不公平的壁垒。
11.薄弱地区的中小企业需要特殊支持。它们深受专业人才不足和服务匮乏的影响,且与顾客和主要销售市场距离更远。在创业活力不足的州,中长期会存在企业消融的危险。
12.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能源转型机遇。能源转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小企业可以在能源服务业或节能建筑改造等新市场扩张,并创造就业。
三、德国未来中小企业行动计划的十大行动领域
1.弘扬创业精神
初创企业、创始人和接班人对德国经济意义重大。但是,德国创业活力明显减弱,新创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下降,2015年降至不足30万家,而女性创业还有巨大潜力。随着企业创始人一代开始退休,寻找合适的接班人也是一项挑战。
主要措施:通过“创业新时代”倡议,着重为初创企业、创始人和继任者提供有利条件,并提高具体措施的公众意识和执行效率。通过“女性企业家全国网络”加大女性创业精神宣传。显著扩大EXIST计划,在科学界促进科技创业,将创业者奖学金由每月2000欧元提高到2500欧元,将EXIST研究成果转移投资补贴由7万欧元提高至25万,并向外国创业者开放EXIST计划。提供小额信贷基金8000万欧元,支持年轻企业和创业者,并为自谋就业者提供贷款便利;向微型企业夹层基金再提供8500万欧元。在美国设立3个德国加速器,分别聚焦生命科学、信息技术、能源和清洁技术,使更多德国初创企业到美国市场积累经验、结识资源。效仿高技术创业基金的高技术合作大会模式,促进初创企业和老牌企业对接。继续与全球创业者开展对话交流,以改善创业条件。与复兴信贷银行和全国合作伙伴合作,通过专门的平台为企业主和潜在接班人牵线搭桥。复兴信贷银行还将为企业并购提供中期财务支持。
2.在初创和成长阶段加强企业融资
银行贷款是德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德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良好。近85%的公司表示,银行发放贷款时不会采取限制性措施。但是,德国创业投资供应不足,且缺乏投资退出渠道。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仅有极少数年轻的创新型企业上市发行股票,2015年仅为15家。相比之下,2014年英国有112家,美国有288家之多。
主要措施:为应对数字化和颠覆性创新时代,提供20亿欧元用于加强创业投资。其中,ERP/EIF增长基金总额5亿欧元,满足高增长资本密集型企业3000万~4000万欧元规模的资金需求;出资2.25亿欧元设立Coparion基金,扶植增长潜力大的年轻科技公司;为更好地满足增长型企业的需求,ERP/EIF 基金规模由10亿欧元扩大至17亿欧元;复兴信贷银行重返创业投资市场,承诺向扶持增长型科技企业的优秀创业投资基金投入4亿欧元。此外,利用“投资—创业投资补贴”计划激励天使投资人向年轻创新型企业投资,实行政府补贴部分免交所得税,投资额可翻倍至50万欧元,扩大申请者范围,且退还资本利得税。高技术创业基金三期继续实行行之有效的公私合作模式,通过股权融资、合作网络搭建和创业辅导方式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建立“德意志交易所创业网络”,把寻找资金的增长型企业和投资者聚集到一起,让更多年轻增长型企业上市。《小投资者保护法》就众筹制定了合理的监管例外规定,在支持年轻企业发展的同时考虑小投资者利益。加强担保银行,扩大担保产品范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贷款担保额自2016年起可达200万欧元。着力确保欧盟金融机构监管不妨碍中小企业融资。
3.保障今后专业人才需求
德国潜在劳动人口到2035年将减少1050万,这将给德国的研究、创新、竞争、经济增长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在充分利用国内潜力的同时,德国也要利用国外人才。
主要措施:与工会组织和联邦各州共同成立了2015-2018培训和学习联盟,加强职业教育。扩大“中小企业培训岗位与外国专家引进”资助计划,并资助约310名中小企业咨询顾问。不断调整人才培训规章,使之适应数字化技术变革。设置专门网站,为潜在移民提供德国的生活、工作、企业和招聘信息。多部门联手打造“在德工作学习”热线,为有移民倾向的外国人提供英语和德语电话咨询服务。针对德国高校的国际毕业生新提出“学习和工作”计划,使之更好地融入当地劳动力市场。通过“职业资格在线知识和工作平台”门户为外国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协会提供支持,使拥有外国职业资格的人更好地融入德国劳动力市场。“职业培训无国界”计划向企业开放,通过咨询师提供高质量咨询,并为外国人在德国停留提供支持。
4.完善立法并消除官僚主义
法律和行政规章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框架,高效的管理和现代有效的监管是维护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2015年,德国经济界相关成本减少约14亿欧元,《消除官僚主义法》的颁布和《公共采购法》的现代化修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德国官僚成本指数自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
主要措施:2015年引入监管规则“一进一出”制,长久抑制监管负担上升。《消除官僚主义法》减少会计、记录和统计报告义务,为中小企业每年减少7.45亿欧元支出。作为法律影响评估的一部分,对新规制加强中小企业测试,《中小企业测试指南》自2016年起适用于所有联邦法律草案,以尽可能避免给中小企业造成官僚负担。通过公共采购法的现代化,使公共采购程序更加高效、简单、灵活,促进中小企业获得公共采购合同,要求不得从经济业绩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设置不合理的准入障碍,公共采购订单原则上要切分成小订单。制定了减少官僚主义的具体措施,重点包括电子政务。将提供简便友好的电子政务通道,将单点联系方式扩展为强大的当面联系网和电子化门户,让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服务。企业创始人将来可一次提出多项申请,从单一联系人处获得所有必要信息。将采用电子发票格式标准,为企业每年节省管理费用数十亿欧元。将颁布电子信用法,使电子签名用起来更方便、更频繁。
5.运用并塑造数字化
数字化飞速改变经济社会,网络化的服务、生产过程和产品改变企业发展,智能产品和服务将创造全新价值链。德国政府已经通过“中小企业数字化攻势”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向数字化投资。在工业4.0背景下,“中小企业4.0—数字化生产与工作流程”资助计划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和网络化。
主要措施:与企业、工会等联手打造“经济数字化创新”平台,辨认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友好型框架条件,通过联合行动加速问题解决。成立的“工业4.0平台”已成全球最大的工业数字化合作平台,旨在充分利用数字化对德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巨大潜力。“中小企业4.0”、“e标准”等资助计划支持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企业流程数字化转型战略》,使中小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立10个“中小企业4.0能力中心”、1个手工业数字能力中心和4个中小企业4.0办事处,与经济界加强“中小企业4.0”,支持向中小企业转移技术。“走向数字化”咨询项目支持中小企业跟上技术进步。“中小企业标准化中央联络点”让中小企业更多参与数字化标准化活动。“经济领域信息技术安全倡议”支持小企业安全使用信息技术,“网络安全挑战赛”项目为信息技术安全公司寻找合适人才。“服务4.0”活动支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互联网接入速度,并使创新的商业模式快速扩散。
6.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和创新的重要支柱,但还需克服重重挑战:融入数字化,专业人才紧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创新周期加快,颠覆性创新即将到来,德国中小企业创新比例下降,中小企业创新支出停滞不前。未来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及创新网络中的互动将起决定性作用。
为了更高效地组织合作,德国政府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中小企业创新核心计划”预算达5.49亿欧元,支持中小企业、合作研究机构开展的研发项目以及企业创新网络的组织,受益企业范围已扩大至雇员规模在250至500人的企业。“工业共同研究计划”让中小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合作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新设立的“通过专利和标准促进知识与技术转移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申请专利,加强年轻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创新标准项目支持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创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市场渗透,同时促进转移技术。创新券计划支持提供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咨询服务。对各种科技促进计划简化准入条件和流程,更好地方便中小企业参与。对文化创意产业能力中心重新定位,尤其是要举办配套活动和合作平台,促进传统中小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创意,使创意经济促进许多其他产业创新。创新采购能力中心和绿色采购能力中心为公共采购方在采购创新、可持续的产品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成果时提供建议,使中小企业受益于扩大的创新绿色产品需求。继续在电动汽车领域支持中小企业研发,促进跨行业联系,使中小企业受益于电动汽车发展的巨大机遇。实行电动汽车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框架,如充电接口标准。
7.利用全球化机遇
约44%的德国企业为德国外贸作出贡献,年销售额达200万欧元的企业中至少有一半从事国际贸易。德国政府奉行多边主义以及双边和地区间的自由贸易谈判,将继续发展成功的外贸促进措施,并使中小企业关注欧洲和国际标准。
主要措施:加强德国海外商会网络,利用在90个国家设立的130个办公室,促进中小企业进军外国市场。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计划”项目,并使各种出口促进计划与倡议紧密衔接。扩建www.ixpos.de在线平台,使之成为所有中小企业出口促进问题的中央门户。为中小企业整理有关战略目标市场的信息,考虑未来出口机会。与主要行业协会共同致力于在企业中推广使用“德国制造”品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国际化,向开展跨国研发项目的企业提供最多10%的额外补贴。继续致力于推动务实平衡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8.共塑欧洲中小企业政策
欧洲单一市场意义重大,超过93%的德国中小企业出口商活跃在欧洲市场。欧盟《小企业法》是欧洲中小企业政策的基础,建立了中小企业优先原则。欧盟委员会新的内部市场战略为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发展定调,使它们更好地利用欧盟内部市场的潜力。还有许多欧盟资助项目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完善规制监管对于欧洲的竞争力、增长和就业影响巨大。德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完善规制监管。
主要措施:代表德国中小企业利益在欧盟发出更强音,让中小企业更快了解欧盟委员会的支持项目,未来让中小企业更多地参与决策过程。提高欧盟“中小企业大使网络”在德国的作用和显示度,以把德国的具体中小企业行动提案纳入欧盟政策的核心议题。继续为建立中小企业友好型的单一市场制定有竞争力的框架条件,消除不公平的市场障碍。支持、实施和扩大欧盟委员会的“规制适度与绩效评价项目”(REFIT),为中小企业完善法律框架,减少相关领域的规制监管成本。努力整合欧盟中小企业促进项目信息,使德国中小企业更易获得欧盟援助,并利用“欧洲企业服务网”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关欧盟项目、资助机会和新市场进入方面的建议。
9.在薄弱地区增强中小企业
薄弱地区的中小企业更难发展:融资、物流、研发基础设施等企业服务供给低,招揽专业人员困难,距离主要销售及采购市场远。企业密度低还导致更难形成有效的供应网和区域产业集群。此外,东德地区小微企业生产力水平是西德地区的80%,在出口比例和企业创新强度方面也存在相似差距。
主要措施:联邦政府制定了2020年后全德资助体系提案,重点是采取措施增强薄弱地区的增长和创新潜力,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服务提供。联邦中小企业政策在融资、创新、投资和销售领域考虑不同区域的条件。在促进创新方面,可扩大固定配额或区域性优惠政策的运用。重视提升薄弱地区的合作网络和生产价值链。通过“企业对话:增长”项目,与商会、协会、集群等合作,在东德启动联合项目。
10.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拓展新业务
德国保持经济和工业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前提是成功实现能源转型,不仅要能源供应安全、有效保护气候,还要经济上可承受。能源转型为新技术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节能投资回报率可超过25%。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对节能投资谨慎,相关信息也不充分,而且还存在融资难问题。
主要措施:提高中小企业能效意识,尤其通过“中小企业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倡议和“中小企业能源咨询”项目。消除信息、融资渠道、专业知识不足等障碍,促进中小企业节能,通过复兴信贷银行和节能合同资助项目开展融资咨询。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生产工艺节能设计、采用节能技术、开发推广能耗数据测量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促进共性节能技术投资,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建筑和建筑节能改造设立补贴项目。加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市场,为中小企业项目提供更多保障。建立一批“能源效率网络”,促进企业自愿交流节能潜力与技术经验。通过节能技术出口倡议支持中小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建立“工业能效”研究网络,促进产学政合作,加快成果转移。协同推进能源研究计划和工业共同研究计划,加强中小企业能源转型技术创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2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