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ESI中大相径庭的“211”师范高校、非重点医学高校 精选

已有 5597 次阅读 2016-5-2 20:04 |个人分类:智库数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软雅黑, 师范大学, 航空航天, 全国高校, 医学类

3月份汤森路透公布了2016年最新一期ESI数据。里瑟琦智库采集了全国高校2014年5月至今共计12期的ESI数据,此次推出的是根据总被引频次排序的9所高校(4所医学类、2所师范类、3所理工类)数据,这9所高校最新一期ESI总被引在8万-10万次,同时进入了全球总被引前1000名。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总被引频次的数据来看,9所高校ESI总被引频次整体上呈增长的态势。如图1所示:北京化工和首都医科大学总被引优势比较明显,形成了第一梯队;其余7所高校之间基本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差距,难以划分成几个层次。二军大、东北师大、北航和地大四校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紧随其后的南京医科大和四军大之间优势并不明显;华中师大相对来说总被引频次略低,差距稍大。总体来看,两所师范高校的总被引增长趋势比较缓慢。


图1:9所高校最近12期总被引频次变化情况

为了直观的观察变化趋势,我们直接选取了2016年3月和2014年5月的总被引数据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各校总被引频次都有明显增长——首都医科大学绝对增长量最大,达到4.45万次;北航、南京医科大、北京化工和地大的增长量达到了4万次;二军大和四军大两所军队医学院校的总被引增量也在3.5万次以上;东北师大和华中师大两所师范高校总被引频次的增长量则不如前述7校那么显著,尚不足3万次。从增长率来看,最高的是南京医科大学92%,排名第二的北航增长率为87%,地大和首都医科大的增长率也达到了80%以上,华中师大和东北师大增长率较低,不足50%。


图2: 2014年5月和2016年3月总被引频次对比

从总被引频次的排名数据来看,9所高校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2016年3月的ESI 数据显示,9校处于全球前1000名,而且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作为非重点建设高校,表现完全不输部分985和211高校。

历次排名的情况看:两所师范类高校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整体呈现稳中下滑的趋势——东北师大从全球910位后退3名至913位,从9校之首退居第四;华中师大从全球990位后退2名至992位,从9校第三滑落至最后一名;北京化工和首都医科大目前基本保持着对其余7校的优势,尤其是首都医科大学,从2014年5月的第四名跃居第二,且有随时超越北京化工争夺首位之势;二军大、北航、地大与东北师大形成激烈的竞争,其中二军大已经实现了超越;南京医科大、四军大虽然2014年5月的总被引位居最后两名,但两年的时间跃进了100多名;尤其是南京医科大前进了189名,是9所高校国际排名进步最为显著的机构,而且对华中师大和四军大形成了竞争优势。详见图3。


图3:总被引频次国际排名变化情况

总体来说,两所师范类高校的表现乏善可陈;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两所非重点建设高校,反而在总被引频次及增长、国际排名及进步幅度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另外两所军医大学和3所理工高校也有不错的表现。

数据库说明:

ESI( Essential 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为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的《基础科学指标》英文缩写,是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ESI学科排名有3种方式,分别依据总被引次数、论文总数和篇均被引次数排序,其中被采用较多的一般是按总被引次数的排名。ESI数据库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以上数据为人工整理所得,如有错误或遗漏,敬请指正。

(作者: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规划专员 于鲁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4346.html

上一篇:欧洲协同创新经验:以大学为核心形成学习型区域
下一篇:特色兴校: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路径
收藏 IP: 180.160.0.*| 热度|

1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