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日本接收亚洲留学生的未来与展望

已有 2639 次阅读 2016-4-29 12:30 |个人分类:域外动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日本的留学生中,亚洲国籍的外国留学生占绝大多数。现在亚洲各国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中枢”计划。如果这些计划能够顺利推进的话,将会对日本吸引留学生的现有优势造成威胁。

 

一、       日本外来留学生的现状

日本外国留学生的最大特点是:亚洲国籍的留学生占绝大多数。2014年留学生总数的9成(17.1/18.4万人)来自亚洲各国。其中中国留学生最多,占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中国留学生的人数,近年来呈减少趋势。从2010年的10.8万减少到2014年的9.4万,共减少了1.4万人。东日本大地震以及核电站核泄漏影响了其来日留学的意愿,中日关系的恶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中期动向来看,英语学习以及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使得许多中国人选择了日本以外的国家去留学。此外,韩国留学生的减少趋势也受到了日韩关系恶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与中国留学生减少形成对比的是越南留学生的剧增。从2010年的0.4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6万人,增加了2.2万之多。其背景在于:学习日语之后,将来能去日本企业或者越南日资企业工作的越南人大幅增加。越南人以外,尼泊尔留学生也大幅增加,在2014年成为继中国、越南、韩国之后的第4位。虽然国别间的占有率有所变化,但是日本接收的外国留学生依然是以亚洲国家为主这一倾向没有改变。

 

二、       日本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举措

日本政府现在正在实施“30万人留学生计划”,即到2020年之前将留学生的数量扩大到30万。该计划的核心是希望留学生毕业后在日本企业就职,为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战略贡献力量。

经济全球化事关日本企业的生存。对日本企业来说外籍员工不仅是母国市场的领路人,而且还为母国市场的产品开发、商品服务、销售战略的制定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与外籍员工一起工作也会激励日本本国员工,扩大其全球化视野。因此,对企业来说,与从海外直接雇佣外国人相比,留学生在日语和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方面更具优势。事实上在日本企业雇佣的外国人中,原留学生的比例也是压倒性的。

但是,大规模吸引留学生并不是日本独有的政策。不仅美国、英国等传统留学国家,一些主要新兴大国也在大力推进留学生招收计划,参与到留学生资源抢夺的竞争中来。

 

三、       亚洲各国的“教育中枢”化运动

现今中国、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正努力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大学,力争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教育的中枢。

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汇集海内外优秀的学生、提高教育和研究水平,建构国际性学术网络。而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国就业。之前,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留学生输出大国,通过挽留本国学生留在国内就业等方式防止人才的“水土流失”。现在的中国也逐渐采取这种办法。此外,少子化的应对策略(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和软实力的强化(中国、中国台湾)也促使这些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和中枢化。

新加坡在这些国家中成效显著。新加坡通过招揽外国著名大学、积极雇佣外籍教师、提供丰厚的奖学金等多管齐下的举措招收了大量优秀的外籍留学生。这些行为大部分是在新加坡政府主导下完成的。这使得新加坡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排名显著提高。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表的世界大学排名中(2015—2016年调查),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26位,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排在了亚洲第6位。如此高的排名可以招来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并且进一步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和教育的中枢化。

新加坡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教育的中枢化。随着各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①亚洲各国的学生在选择留学地时可以选择日本以外的国家;②伴随着本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原本希望赴日留学的学生选择了本国的大学。在这种外国留学生资源的激烈抢夺竞争中,对亚洲留学生依赖过重的日本,恐怕会陷入留学生和外籍雇员招收难的困境。为了回避这种发展态势,日本在努力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继续完善留学生接收制度,进一步提高日本大学自身魅力将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译:アサヒ,同济大学助理教授  文章来源:http://www.jri.co.jp/page.jsp?id=2780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3610.html

上一篇: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破百万,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
下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收藏 IP: 180.161.177.*| 热度|

1 吴跃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