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润色专家|理文编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nbianji 英语母语专家助您成功发表

博文

专栏 | 如何在硕士和博士学习期间积累丰富的科研发表经历?

已有 2252 次阅读 2022-9-22 09: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无论是同行还是科研基金,他们都用科研经历来衡量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尽早着手论文发表工作,不仅有助于您获得梦寐以求的研究基金或大学职位,还有助于:


  • 向全世界分享个人研究成果

  • 与您所在领域的其他研究人员交流(其中的某些人可能会在未来聘用你)

  • 为未来的项目提供令人兴奋的新想法


总之,尽早开始科研发表之路将为您的科研生涯奠定良好的开端


但这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当你作为非英语母语的人,来学习科学时。


没有人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细胞生物学或量子物理学领域的专家,或是在一夜之间学会如何发表论文和应对拒绝。即使是最有名望的教授也不是论文发表机器。但理文编辑这里既有可以帮助你的服务也有加快你的自学过程的内容。


下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甚至有趣的方法,帮助你打造出色的科研发表经历。第一部分内容可以让您充分利用自己的研究项目中的发表机会。第二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在你的硕士或博士工作以外寻求发表机会。


现在就开始吧!


第一部分:规划、写作、寻求帮助


寻求发表机会时,最直接的方式是着眼于科研能力训练过程中正在进行的研究。


当然,这取决于研究项目的性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您的论文的每一章都是一项独立的研究。即使并非如此,你也可以写一篇文献综述作为背景研究的一部分。

640.jpg

你知道综述文章的引用量常比原创论文的引用量高吗?与你的导师讨论一下将你的引言章节作为一篇综述文章发表的可能性。


谨记以下信息:如果你完成得不错,每部分研究科学合理,并解决了提出的问题或假设——根据以往经验,这两个关键特征是每一篇已发表的可信的科研论文的关键之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你职业生涯的这个阶段,新颖性并不是一个关键因素。当然,突破性的成果很有可能在影响力较大的期刊发表,如果预计研究会得出十分新颖的结论,导师也会给出建议。


但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结果都称不上突破性,但是可以发表


在职业生涯初期,只要你能够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论文,就已经是巨大的优势。还没有人期望你就此改变世界。事实上,相比于在《自然》上发表的,几乎肯定是由你的导师设计并撰写的大型复杂得研究,在一个较小的、特定学科领域的期刊上发表的简单研究可能会为你带来更大的认可。


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充分抓住机会,来发表你的硕士或博士研究成果呢?


1.提前计划


在拿起吸管、进行测量或外出收集样本之前,你应该制定一个发表行动计划。包含以下问题:


  • 谁是第一作者?

  • 谁是共同作者?

  • 更为重要的是,初稿的各个部分、发表的各项程序由哪些作者负责?


请注意,对于年轻研究人员来说,可能由导师确定上述事项。但是你有责任尽早地提出以上问题,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避免今后产生冲突。对目标期刊和作者署名存在争议,最好的情况是只推迟发表,但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使你的工作完全失去发表的机会。

640 (1).jpg

2. 每天写一些内容


实践、实践、再实践。即使某些有幸以英语为母语的科学家,他们也不是生来就擅长撰写科学文章。你需要花时间学习如何搭建框架、撰写引言,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结论。


没有什么比一张白纸更可怕。所以写点什么吧,行动起来!


即使写的并不完美,也没什么关系。


即使整篇都要重写,也没什么关系。


事实上,一定会经历重写这一过程。编辑、改写和重组是发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开始动笔写点什么。所以每天写一段吧,这样一周结束后,你就可以完成当前研究项目的初稿了。


另外还要记得,不阅读的人很少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每天也要坚持阅读。


3. 获取帮助


如今,科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团队协作。一般来说,你的同事是一群支持你、与你合作的人,他们不希望看到你失败。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可能非常乐意检查、校对你的原稿,至少提供最基本的帮助。如果你的母语非英语,那就找一个英语母语的同事——他们可以对表达不清的词句进行标注,还可能给出修改建议。这虽算不上专业润色,但对初学者来说也有一定帮助。


事实上,在撰写初稿过程中,你可以向外部寻求帮助。一般来说,每位科研人员(无论英语水平如何)都应该阅读Strunk和White合著的经典著作The Elements of Style


如果要学习如何用英语清晰、准确地写作,这本书是最好的学习资料。但是不要忘记,阅读已发表的论文同样可以让你感受到英语母语者的科学写作风格。


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留出一小时时间来阅读文献——杜绝邮件和其他干扰。如果你正在撰写论文的讨论部分,就先阅读10篇已发表论文的讨论部分;如果你正在撰写摘要,就阅读10篇摘要。你可以从科学文献中学习很多关于如何组织你的论点的知识。


当然,有很多公司提供编辑服务,比如理文编辑。但如果作者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英语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编辑人员就可以更多地关注文章的内容、流畅度和逻辑方面。


第二部分:广泛建立联系


在科研工作中,你将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参与其他项目,这些项目如果能够发表,你有可能成为署名作者。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与自己项目以外的研究人员合作是丰富科研发表经历的一个好方法,但绝不应该以您自己的工作为代价。请谨慎选择是否参与其他项目,并记住你可以拒绝。


1. 院系内合作


你已经了解到,院系内的同事和同行可以为你的论文撰写提供帮助。但不要忘记你也能为同事提供帮助。在硕士或博士研究期间,你必然掌握了某些独特的技能和技巧,你所掌握的知识很可能能够帮助受困于某一研究问题的同事。尽可能的帮助同事,参加举办的院系研讨会或期刊俱乐部。和同事一起吃午饭,喝咖啡或度过茶歇(如果你所在院系提供)。如果你想到办法能够解决他人的问题或推进工作,告诉他们!实际上,如果你充分利用参与当地科学团体的一切机会,你可能会发现,在团队工作中你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了。


向同事提供帮助是参与其他项目的一个绝佳途径。但是记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能让你直接成为共同作者,因为你对他人研究的贡献还不足以让你被列为共同作者。这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施以援手有助于建立新联系,展示你的技能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可能会在未来促成共同作者。因此,在与院系内同事合作时,你应该记住以下行为准则:


应该做:

在讨论和研讨会结束后提问或给出建议。


不应该做:

借由提供建议,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项目中。你的出发点应该是为他人的工作提供帮助。


应该做:

对向你寻求建议的同事持开放态度。哪怕当时没有时间,也可以另行约定其他时间沟通。


不应该做:

希望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或在他人文章中署名——仅仅表达观点或建议某种分析方法不能保证你的同事会让你进一步参与到研究中。


应该做:

委婉一些——听到对自己工作的批评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如果你发现他人研究的一个缺陷或想要提出新的看法,请确保你以积极鼓励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不应该做:

花太多时间在改进其他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上。你应以自己的研究项目为先。如果你在他人的研究项目中参与程度比较深,那么就有必要与导师和该项目人员沟通,正式确定你参与的程度——比如,你是否会被列为作者,或者你是否可以将该研究放入你自己的论文。


2. 建立关系网


在院系外或大学外,你也可以积极参与新项目。一般来说,上述在院系内寻求合作的建议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样适用于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但在院系外,你的潜在新合作者最有可能是陌生人。所以,如何和他们建立联系呢?


  • 在会议中介绍自己的研究

    很多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科研过程中最可怕的一件事。

    然而,你没必要参加领域内最大规模、最盛大或最昂贵的会议,来向潜在合作者推销自己。

    事实上,很多绝佳的机会隐藏在小型会议中——这种场合往往更私人和放松,这意味着你将有机会和其他研究人员交谈,而无须应对面对无数观众时的紧张。

  • 在线获取

    研究人员近来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科研经历,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网络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你可能对它非常熟悉——甚至比你的导师还熟悉。

    利用这些工具来和同行交流——即使只是在某位学者发表论文后发送一条祝贺信息,也能展开一段线上对话,并可能促成一次全新的合作。


所以,你准备好开始自己的科研发表之路了吗?


科学领域竞争激烈,是的,“要么发表要么灭亡”仍然是对该行业运作方式的非常准确的描述。但这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行业——试着把你的科研发表经历看作是你为了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必须面对的众多挑战之一。最后,如果不是为了向世界分享知识,创造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祝你好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8924-1356373.html

上一篇:论文发表秘籍:论文中援引相关信息注意事项
下一篇:论文发表秘籍:在科研论文中援引书籍
收藏 IP: 116.20.72.*| 热度|

2 赵一帆 农绍庄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