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Never too old to learn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博文

递归梦的判定性与图灵停机问题--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三 精选

已有 16651 次阅读 2010-11-3 11:08 |个人分类:科普札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递归, 图灵机, 盗梦空间, 科普札记, 判定性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三: 递归梦的判定性与图灵停机问题
  
      上文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
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盗梦空间》 议论了思想植入问题。本文试图通俗地描述盗梦空间中的江湖险恶,想说明“递归梦是否停止”这一问题是不可判定的,设计中稍有不慎(如上篇博文第25条评论指出的Bug,附录中的C语言程序没有考虑边界条件),递归梦就是不归路。
    为了区别现实与电影,先考察:
1 递归梦与连续梦  
    人真的会做嵌套梦吗? 在上篇博文的评论第20条,游客xuesnow 给出了自己的体验:“如果自己在梦中梦到自己醒了,而且醒了两次。就是醒来一次,其实还在梦里,再醒来了一次,还是在梦里。最后醒来,头痛,看到了现实的世界。这是不是N=3的情况?”
     问了一下,好多人都有过类似体验,大多发生在睡得不太深沉时,例如夏天午睡,或紧张思索科学问题不得其解时,迷迷糊糊,好像醒过几次,也有人在深层次的梦中憋尿时,会醒多次,总睁不开眼,等等。
     这里可能有多种类型:
     (1)  {(A梦)(B梦)(C梦)},是连续梦,好像连续电视剧;
     (2)  {A梦[B梦C梦] },是递归梦,属于尾递归;
     (3)  { A梦上集[B梦上集C梦B梦下集] A梦下集 },是递归梦,属于中递归。可能中间递归消耗能量比较多,较多体验者报告醒后头痛、昏沉;
     (4)  {A梦  [ (B梦)(C梦) ]  },是递归-连续 混合梦。
…..,和可能还有其他类型.

  作为调侃,给一个基于内容的梦型区别方法:递归梦(3)中,C梦完后,会回到B梦下集,B梦完后,会回到A梦下集,做梦人可能记得有明显的(像计算机程序)递归栈; 而在情况(2),做梦人已经记不清楚,需仪器记录后用模式识别等技术。这就引出了下面的:
  
2 一个新的模式识别课题。对上述问题,有兴趣的研究者可借用仪器,先记录下脑电波数据流,然后用数据流挖掘的方法,如 挖掘聚类、分类、关联、干预,等等, 找出其中的模式或梦类的关系;特别是:从一个梦退出,返回上一层梦,或链接下一集梦的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估计是比语音识别还难的问题,有兴趣的不妨试试,是否能得到基金支持,那就难说了。
     下面的讨论是基于《盗梦空间》平台,将戏说戏,将戏说科学,有戏说,也有科学。
 
3 后续讨论的背景知识
  后续讨论稍微有点复杂,尽量由浅入深,压低到高中二年级数学题的难度。拟用通俗的方式,模仿了教科书[1]中关于图灵机停机问题的递归法证明过程;透过证明,明眼人能看得见康托(Georg Cantor,1845-1918)在证明“实数不可数”时用的对角线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反身+否定”;这里只不过借用读者从前篇博文得到的本体知识和电影故事的启发,增加了点趣味性和通俗性。
 
4 本文主要结论

      为简捷描述思路,需要一些(类似于教科书文献[1,2]的)符号和术语。
  用M表示梦的编码(可理解为源程序),s是梦中要处理的字符串(它描述某对象),<M,s>称为一个“梦--串对”。M(s)表示梦中处理s, 而P表示一个通用的梦
串对判定程序。
  
本文主要结论是:
  
命题 递归梦是不可判定的,即不可能设计这样一个通用程序P,它能检查一切的梦串对<M,s>对应的那个梦是否会醒过来
   思路: 用反证法,假定这样的P存在。命题的难点和突破点都在“一切”二字,既然P对一切的梦串对<M,s>作出判定,那么,对特殊的梦串对也能判定。  
      于是,设计了一个特殊梦串对<M,s>,在梦中调用程序P,P又调用梦串对<M,s>为参数,实现了梦里用程序处理梦,递归,最后推出了矛盾。证明方法类似于MIT 教科书[2] P.139 关于停机问题的第二个证明,即用递归方法的证明。  
  还需对符号做些说明:
  P(<M,s>)=真,表示P分析梦串对的结论是:在梦M中去处理对象s ,一定会醒过来;
  P(<M,s>)=假,表示P分析梦串对的结论是:在梦M中去处理对象s ,永不会醒过来,相当于进入盗梦空间的迷失域。
  
  有了这些准备,下面开始证明
。:(如看起困难,直接跳到 第5小节)
  证明 用反证法:假定有这样一个程序P,对任意的梦-串对<M,s>, P不会死循环,即能在有限步后得出结果P(<M,s>),结果值在集合{ture,false}中。
  (1) 设计一个嵌套梦,其C语言程序如下,先给出语句,再解释:
bool  M ( s)
{  Do-some-thing( ); //这里做一些平凡的非递归的梦境;
  OK = ! P (<M,s>);  // 据对P的假设,P在{true,false}中,而
!表Not(否定)
                               // 直观上借用了百姓说法,梦是反的
  return OK;
 }  
程序经仔细检查,除了假设满足条件的P存在以外,其他部位没有问题。
   
(2)导出矛盾 其实大功已经告成,就在下列矛盾中:
  如果在P的参数中(相当于二层梦)的M ( s)= 真; 则OK= !P (<M,s>)=假, 推出最后结果M ( s)= 假;
  如果在P的参数中(相当于二层梦)的M ( s)= 假; 则OK= !P (<M,s>)=真, 推出最后结果M ( s)= 真;
    真个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矛盾了。
 (3)矛盾根源: 都是P惹的祸。“P有限步后会出结果”是构造这个程序的基础,避免这个矛盾的唯一出路是P (<M,s>)无限循环,根本不出结果;换言之,满足条件的通用程序P不存在
 结论  不可能设计这样一个通用程序P,不是程序员的水平问题,而是本质上的不可能。
     明眼人立即看出,这是 图灵机停机问题 在盗梦空间(递归类程序集合)上的一个投影。

   (4)典型问题答疑,为易理解,简答博友几个典型问题
  (a) 评论8和11 :在梦M (s)中调用P(<M.s>).为什么看起不像传统的递归?
     :设F是反编译器(例如,把EXE变成汇编源程序),P(<M.s>)=P(<F(M),s>),看起就是递归了。在教科书的中译本[2] P136-139中,通过打印程序自身的过程 SELF实现,SELF可看成是这个反编译器F;这部分内容不太难,但稍有点长。Sipser, Michael 的窍门在于,在语法上,利用“P有限步后会出结果”回避了句法(syntactic)上的递归(也就不需要深度控制),但在语义上是递归的。
 
(b) 评论8:把此文的程序中的P去掉,在评论8给出了那个程序及相关问题。
  
答:评论8构造的M(...!M(s)...)不合理,M(s)是否终止尚未判定,如果没有深度控制和初始值,运行时堆栈上会压入一系列否定算子,直到栈溢出死机;而如果有递归深度控制与初始值,则根据深度的奇偶性返回值,导不出矛盾。我们的,或文献[1,2]上的程序,加了P, 由P的通用性,知道P在有限步后,一定返回值 True 或False ,程序总体构造上就没有问题。

 
 5 严重的后果:由于不可能设计程序来检查 递归梦(其实,它也是一个程序);盗梦者所设计的梦到底是梦幻般的的旅游还是不归路,就成问题了。
    通俗和严格常常难以两全,上述证明(或说明)的重点在思路和框架,有若干细节,写出来反而更难懂,欢迎内行批评指正。
     到此,我们可以说,递归梦很美,盗梦空间有风险,入梦探险需谨慎。

   参考文献
  [1] Material: Sipser, Michael (@MIT),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PWS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
 
[2]) Michael Sipser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理论导引(第二版), 中译本   ,唐常杰  陈鹏  向勇 刘齐宏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6.7

 

相关博文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一:
梦里乾坤递归深,醒来可知在哪层?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电影;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三:递归梦的判定性与图灵机停机问题;  

      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四: 中美学生思维差异、RSA蓝军以及盗梦算法争议与实验

      可计算理论是门修养课-研教散记11  (去年的博文);
 
  知识的共创和共享-研教散记(4) 可在出版社网址下载课程的PPT,1600页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7179-379947.html

上一篇:用科学家的目光看《盗梦空间》----盗梦空间科普札记之二
下一篇:中美学生思维差异、RSA蓝军以及盗梦算法争议与实验
收藏 IP: 218.88.7.*| 热度|

17 刘洋 张志东 鲍得海 章成志 罗帆 丁甜 杨正瓴 张天翼 贾利军 鲍海飞 李泳 钟云飞 朱猛进 程智 郑皎凌 icgwa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