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社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lion - 太空医学与天体生物学

博文

科学实验室工业化 – 新的模式

已有 2406 次阅读 2014-8-15 11:06 |个人分类:工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科学, 科学工业, 知识工业

Industry of Science

近代文明,开启于印刷技术和宗教改革,现代文明,开始于工业革命与信息技术,近代科学的诞生,起源于思辨哲学传统与实践技术传统的结合,经历了从实验科学和人文精神(humanities)到系统科学和工业管理的发展。

科学范式是发现和整理知识的方法体系,科学组织的模式是发现与整理知识的管理体制。伽利略和牛顿时代,科学家,也是实验技术、仪器和数学方法的发明家,经历工业革命,大型自动化仪器和规模化数据分析软件等,导致了小科学与大科学的概念,也就是科学研究的工业化形成,如,基因组计划的公司运作。

当科学范式已经建立和仪器工业化制造,进入常规科学时,就可依据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和模式,展开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从而,也就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规模化和工业流程化的知识发现与整理,可称之为科学工业或知识工业。

系统生物学的计算与理论(网络数学)生物学、实验(纳米技术)与工程(合成)生物学的人工与生物系统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的范式。实验方法,以1992年美籍华人科学家P.Liang等发明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技术为表达谱(omics)研究起点,理论方法,以1992年中国科学家BJ.Zeng系统医药学的网络拓扑学模型为起点,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然而,中国的发展远不如欧美和日本等国,原因不仅在于文化上的独立精神,而且,科研的组织与管理,尤其整体社会的技术和工业基础是关键。

中国的发明与世界的影响,在于约公元6世纪-16世纪的重大发明(包括,技术、艺术、数学和体制等,如,私塾学校和科举制等)和理论思维(包括,理学、心学、仁学和管理等,如,兵法、司法等)。欧洲强于力学、物理学与解析论,中国长于化学、生物学与有机论,科学中心有可能转移到中国,在于文化复兴和体制改革。

欧洲的系统思维开启于莱布尼兹和康德(张华夏,系统科学),现代科学和工业重要的时间和控制方法始自钟表的擒纵器(吴国盛,科学史),开普勒的光度学、菲涅尔的光波理论等却开始于小孔成像实验等,这些都是深刻影响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因而,如何重现近现代科学建立的历史过程,才是彻底解答李约瑟和钱学森问题的关键所在,也许,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论辩与通讯等,也就是探索与思考再现或重复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

创造发明,信仰的作用在文化上,儒家(道家和法家、名家等是分离和发展起来)是人格和个人教育模式,在中国可为帝师和学而优的官员。犹太教是家庭和家族教育模式,以及君权神授的传统,基督教的传统是社区和民族的教育与管理模式,罗马教皇是选举制而又授权君王。文艺复兴、光荣革命、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君主得以独立于教皇或自任国教教主(如,英国),基督教教义走向个人信仰和人格教育的模式。

始于1994年北京筹建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协会等机构,而后,在欧洲从德国到英国都经历了探索,1992-1999年国内外都没有对系统生物学范式等积极反应,而是在经历1996-1999年大规模互联网通讯筹备国际会议和协会之后;因而,日本H.Kitano和美国L.Hood1999年之前没有系统生物学的记录)为何能够在2000年立马成功呢?

美国私立大学和私立研究所,都是PI模式,相当于中国的创业园区、超市模式,提供租用空间和公共平台与管理服务,能否发展在于投资商和基金会的运作机制、技术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使得每个独立PI或超市每个独立柜台或铺位自主经营。

创新创业,政府的作用在于打造一种平台,营造一种环境,不是直接参与企业和经济或学术和技术的经营与管理。在英国大学的PI教授,乃至独立到可在全国任何城市和大学之间迁移,连同经费、仪器和学生等都可以挪动,无疑,促使大学之间形成自由竞争。科研、产业与基金、投资等体制是一个配套的系统工程,能否成为创新型社会,一个结构性的体制与管理改革是关键。

科学核心是哲学的新思维和技术的仪器发明,现代科学不同近代科学,工业革命之后的实验仪器和技术开发、制造已经是公司行为,科学研究也成为了知识发现的工厂化流程模式;因而,需要哲学家 - 体制改革的科学思维和发明家 - 科学仪器的技术发明,科学上的突破,首先是哲学思维和技术方法的突破。

结论:中国约公元6世纪到16世纪和欧洲约16世纪到20世纪的文明历程,必须从文化内涵和社会体制的演化而深入考察与分析。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952-819656.html

上一篇:文化复兴与开拓未来
下一篇:潜心钻研与持之以恒是科学的创新精神
收藏 IP: 223.68.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