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扬,载我去远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qinghua182 开博宗旨:启迪智慧·探求真知·交流思想·感悟人生

博文

1918大流感的历史警示[转]

已有 3384 次阅读 2009-11-5 19:33 |个人分类:应急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黄永明

  直到现在,科学家还在研究1918年那场灾难的元凶。2008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了

  Peter Palese等人1篇关于西班牙流感的研究论文。他们发现3种分别叫作PA、PB1和PB2的基因能让引起西班牙流感的病毒存活并在肺部不断复制,而这造成了该种病毒比其他病毒更为致命。

  1918年,一场空前的流感开始席卷全球。它实际上分为好几波,在第一波疫情出现的时候,病毒表现得尚为温和。当人们认为已经挺过去的时候,致命的第二波到来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一种叫做“传代”的机制在发挥作用。后来的研究表明,这种流感病毒最初很可能来自于禽类,传代的作用就是让病毒在人体内进化出对人体更强的攻击力。

  这场流感现在被认为是发源于美国,但当时因为西班牙媒体最先报道了疫情,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流感带来的灾难造成了全球2 000万人死亡,更有学者认为这个数字高达5 000万~1亿。那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美国作家约翰·巴里(John Barry)在还原那段历史上做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工作。当他写的厚书《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摆在面前的时候,那段厚重的往事也摆在了面前。

  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5年将这本书评为年度最佳医学科普书。不过仔细读来,与其说这是一本科普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它当然为医学外行讲解了许多医学知识,尤其是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知识。比方说作者十分出色地解释了那场大流感为什么具有如下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因流感而死亡的人多为儿童和老年人,而这场流感中死亡最多的却是20~40岁的青壮年——他们应该是抵抗力最强的人群。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去讲这些抵抗力最强的人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在反击病毒的时候由于反应过于激烈而将一个人杀死的。巴里也分别描述了当时美国几个研究团队在令人透不过气的压力下如何工作,争分夺秒想要找到有效药物的情景。这是书的主线之一,即医学线。

  书还有另外两条线,分别是政治线和疫情线。尽管流感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反应则会对事情的发展产生很关键的影响。巴里是以美国为主战场讲述大流感的,当时美国医疗状况的混乱(医学院遍地开花,毕业生不学无术)成为招架流感的软肋。而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当时正在举全国之力参加到一战之中去,兵营拥挤不堪,大规模的调兵频繁进行,而医务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拥挤的空间和人群的流动为病毒肆虐创造了条件。而且,遗憾的是,在疫情已经很严重时,淡化疫情仍然是媒体的主要做法。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史料描绘了以费城为代表的美国城市中流感肆虐的景象。几乎每一家都会有人死去,到后来掘墓人不够用了,连棺材也不够用了。

  巴里在这3条线索的交错中将翔实的资料编织成一部史诗。而复杂得多的还是自然界本身。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办法用药物治愈流感,一些新的病毒亚型还在让我们感到焦虑。很显然,在《大流感》这本书里,作者不仅是要我们看到一场历史上的灾难,他更希望今天的人能够对包括医疗体制在内的事情进行反思,从那场灾难中获得启示,取得一些应对新一轮大流感的经验。他在书的后记里详细讲述了他的这些思考。

  到20世纪90年代,那场灾难已经远去,当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也早就不复存在,而它本身的许多性质仍然是谜,比如它究竟为何具有那么强的致命性。此时科学家已经拥有了比当年先进得多的研究手段,有些人于是决定将当年的病毒“再造”出来,以供研究。美国军事病理研究所的Jeffery Taubenberger和他的合作者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过程。他们颇费周折地从感染者的尸体中提取病毒的RNA碎片。为了寻找缺失的基因,他们甚至跑到位于冻土带的白令海峡附近的一个因纽特人小村庄去。最终他们获得了所有的基因,他们在2005年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成功还原了当年的病毒,并且杀伤力与当年不相上下。

  前面提到的美国西奈山医学院教授Peter Palese是近些年来研究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另一名重要人物。2007年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种名为PB1-F2的蛋白在西班牙流感的致命性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小鼠的一种流感病毒中加入了PB1-F2蛋白,随后让经过改造的病毒感染小鼠,所有的小鼠在8天内全部死亡。他们认为PB1-F2会让流感病毒的破坏力显著加强。

  可以说,在1918年那场灾难发生了90年之后的今天,科学家才真正弄清楚当年的病毒何以如此致命。在那时,医学家甚至还没有认识到细菌和病毒的差别,他们在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疾病这个基本的问题上感到困惑不解。而那场灾难在客观上也迫使医学更加快速地发展,由此深入下去的研究也造就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它也让美国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其医疗体系。

  1997年,亚型为H5N1的流感病毒又开始出现,许多人担心它可能会带来新一场流感大暴发。然而十多年来,这并没有成为现实。Palese是H5N1大暴发假说的主要反对者之一。反对者们认为,这么多年H5N1流感没有暴发说明该病毒在本质上不具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否则违反进化论。但大多数专家都不能否认的一点是,H5N1或其他亚型的病毒早晚会引起下一次大流感,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正如巴里在书中写到的:“只闻钟声滴答,而我们却不知道时间。”

  历史上,1889年、1918年、1957年、1968年都暴发过大流感。流感似乎时隔若干年就席卷全球一次,今年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又让人不能不想起这种流行病在历史上的肆虐。

[注:本文转载自科学网博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682-268550.html

上一篇:对系统整体性的再认识
下一篇:Managing Business Complexity
收藏 IP: .*| 热度|

1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