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ingkx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lingkxw

博文

魔鬼塔是陨击遗迹蘑菇根!

已有 2740 次阅读 2018-8-5 14:55 |个人分类:地壳形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壳, 形成, 陨击, 研究

   


    我想与朋友们分享我的研究观点:在地表上突兀耸立,拔地而起的魔鬼塔自然形成。它是何种机制、如何形成的?:它是远古时代(根据岩石的地质年代可以确认具体年代)的陨石撞击地表事件过程中形成。它是外天体撞击地表并与地面的岩层作用,两种物质结合形成了超高压高温高速旋转物质化合分异,并向地下方向冲击渗透的“岩浆池”的物质反弹。向地表压力比较少的方向拔地而起形成蘑菇云,然后,上面部分被拉断或旋转风切割,蘑菇云化合物降温静止运动后形成的。

    陨击蘑菇根的特点是,它的能量运动方向从地下向地表发展,大量的根部依然在地下,桩基的根部相对于树干更发达,桩的顶端或被切平,或有熔岩凋落回缩的特征。

    蘑菇根一般分布在陨击坑的中心靶点。但能够形成典型的树桩形态的蘑菇根的遗迹也并非均相同。这也取决于陨击成岩时的多种因素,例如:岩的化学构成、陨击旋转风的作用、当时的地质条件,还有成岩后的自然过程多种因素的影响等等。

    蘑菇根在地球上并不鲜见,留意观察许多地方都有,我在广东龙门也发现过,有一块铁牛陨石也是,在一些地貌图也发现过。


   它跟树桩的形象很相似对么?其实,就在它形成的过程中,曾经拥有过一棵完整的蘑菇树的形态。大量粒子记录了这个能量模型,成为了地球某种树木的生命原始胚种。后来地球的植物也就是这些生命胚种萌发,演替这个能量模型的结果。(陆玲)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6222357-6435664.html

 魔鬼塔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东北部,临贝尔富什河附近的丘陵上,是一座巨型的圆柱体岩石,被誉为美国国家名胜。1906年9月24日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这里为美国的第一处国家纪念区。基于对印地安信仰的尊重,政府规定,每年六月攀岩活动停止一个月 。


怀俄明州东北角的克鲁克县,一片几乎平坦的土地上,矗立一块巨石。印地安人的圣地,美国第一个国家纪念地──魔鬼塔。

地理坐标:44°35′25″N,104°42′55″W。

魔鬼塔的高度有 264米,1906 年由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签署法案成为第一个国家纪念地。它是玄武岩的结构的火山颈地形,早期是一座火山,后来周遭的山壁被侵蚀掉了,只留下坚硬的玄武岩火山颈。

魔鬼塔是个庞然大物,耸立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平原上。它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最高点,在晴朗的天气里,人们能从160公里以外看到它。魔鬼塔虽然高出贝尔富会河369米,但从基座算起,塔高为264米,塔基直径305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端直径84米。

距今五、六千万年以前,地心的岩浆上涌到地表,没有喷出去,冷却下来成为坚硬的火成岩 。历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无数次的地层变动和岩浆推挤,周围柔软的沉积岩被风化雨蚀而逐步消失,只留下坚硬的火成岩成了魔鬼塔 。另一方面,由于岩浆收缩留下的裂缝,形成许多一根一根的多棱形小石柱,同时,水分渗进柱体之间的空隙,随着温度的变化膨胀、收缩,使一些柱体从岩石主体上崩落下来,散布于塔基,形成岩斜坡 。

魔鬼塔大约形成于5000万年前,当时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沉积了诸如砂岩、石灰岩、页岩和石膏等沉积岩层。同时,来自地壳深处的压力迫使大理岩浆侵入沉积岩,岩浆便开始冷却结晶。与此同时,它收缩、断裂,形成多边形柱体。人们可以在干涸的溪流和池塘里看见同样的现象,水从那里的地表蒸发,形成周边略向上翘的多边形泥质的浅碟凹地。岩浆侵入所形成的火成岩比周围的沉积岩要硬得多。经过数百万年,当海底隆起形成坚硬的陆地,侵蚀作用就开始蚕食沉积岩,留下巨块火成岩。即使是坚硬的火成岩,也难免受到侵蚀。于是,水就渗进柱体之间的空隙,随着温度的变化而膨胀、收缩,迫使一些柱体从岩石主体上崩落下来。碎裂的柱体散布于塔基周围,形成岩屑斜坡。随着风化作用的继续进行,魔鬼塔迟早要彻底坍塌,但也可能再维持几百万年而不倒。魔鬼塔基座四周,漫山遍野都是虬松、苍松、杜松、马尾松、山文树、红醋果、野浆果树、白杨等林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61739-1127691.html

上一篇:创设和建设新学科有规律可循
下一篇:火焰龙卷风发生之处表明它处于一个裂带风口
收藏 IP: 113.71.1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