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heng22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heng229

博文

第八章 我们怎么选拔和培养人才

已有 2025 次阅读 2015-10-12 10:3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第八章 我们怎么选拔和培养人才


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主要是考试成绩,考试从幼儿园升小学就已经开始。如果从搞科研这个行业来评判的话,只看考试成绩选拔研究生并不十分合适。首先考试成绩高不等同于智商高,智商高也不一定考试成绩一定高。有一个研究生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不高,甚至不容易达到学校要求的英语六级的要求,但他读科技类英文文献一点障碍都没有,读的非常明白和快速,因为他智商很高,基础的科技类知识很熟悉,英文单词在他读科技类文献时只是符号而已,扫一眼句子,再看看文献里的图表就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了,但很多英语考试很高的研究生读科技类文献很费劲,读很久不知道文章写了些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本质上不理解科技原理,不适合做科学研究,英语考过了专业八级也读不懂科技类文献,这些例子充分的说明考试成绩不能十分确切的考察一个人的能力。考试是什么?主要是考察掌握现有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简单应用的能力,而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知识,这两者之间本来就不完全一样,用掌握已知知识的能力为标准选拔出来的人不一定适合探索未知世界。掌握知识是需要投入时间学习的,考试成绩必然就和学习时长以及努力程度相联系,考试时间相同,准备考试的时间却无法考察。智商高的孩子可能因为天天玩而考试成绩非常低。即使智商不高的孩子,通过高明的指导,长时间的背诵和记忆,以及进行大量的练习,也很可能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但真正攻坚科研难题时,我们发现延长工作时间和加大工作量的方式并不那么奏效,我们还是更需要高智商、高情商等与天赋相联系的素质。中国人常说勤能补拙,而考试成绩此时将这句话变成了“勤能掩拙”,一味地努力学习掩盖了同学们各种各样的天赋,也掩盖了各种各样的短处,错误的引导了他们的人生,使得不适合搞科研的人最终成为了研究生,这种局面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研究生本人都是不利的,对于国家来说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对于研究生本人来说搞科研的时间越久会觉得越吃力,劳而无功,根本没有幸福感可言。这就好比在一群马里面选千里马,选拔标准是在一天之内谁跑的远,在地上画了起跑线之后监考人就回去睡大觉了,这时候万马奔腾,但一小会以后就有的马对这样的奔跑失去了兴趣,可能就四处乱逛去了。等到天黑,我们选拔出来的只是参加这次选拔赛时跑的时间最久的马,却不一定真的是能力最强的千里马,以后骑着这样的马就无法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当更高的要求施加在马的身上时,他也会觉得力不从心。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能找到每匹马的天赋,千里马就去长途跋涉,灵巧的马就去表演马戏,温顺的马就去与游客拍照,这并不是歧视谁,而是强调把一个人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也许应该鼓励孩子们多玩耍,少学习,别太努力,自由发展,找到自己不怎么努力却成就突出的领域,然后才是去大学努力,在那个领域里发展。在努力之前先找到自己在什么方面有天赋,适合干什么,也许这才是理想的教育吧。考试成绩也无法反应一个学生学习的动机,他为什么考的好呢?是对知识有兴趣,还是害怕家长的责备?还是想超过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同学?还是在某一科目里就是有天赋呢?种种迹象说明,考试成绩无法完全筛选出我们想要得到的理想的适合搞科研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世界级的奥数比赛中屡屡获奖,而很少有伟大数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考察制度。        

我们选拔人才的标准中还缺少对情商的考察,但这个也实在难以考察。情商的考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怎么考察的呢?一般是以面试的方式进行,看看这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是否紧张,是否有应变能力,是内向还是外向,但一般只给老师十几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去提问,也仅仅是一问一答而已,这样的考查方式,就是十分专业的心理学家也难以给出客观的结论。而想象力就更难以考察了,既然是想象力,就是没实现的东西,用什么标准去衡量没实现的东西,简直是要难为死面试的老师。评分标准不好制定,也就不便考察,公平起见即使在试卷中有所体现也浅尝辄止,决不深入考察。

关于人才的培养问题,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讲述我们中小学和本科对学生培养中的一些不足,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在以后的内容中详细论述。目前我们在研究生以前的教育阶段中对学生的培养基本都是围绕提高考试成绩展开,智商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比较忽略学生天赋的自由发展。情商方面主要培养意志力,即认准目标决不放弃。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有“书呆子”这种说法的原因,所谓呆,就是不灵活,不知道变通,而这种不灵活和学校培养中强调的意志力,坚持不懈是有必然联系的。我们的教育中还缺少享乐精神的塑造,很少有学校会重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探索世界是一种享受,因为学生的学习都和努力联系在一起了,学生从小就感觉学习是一件吃苦的事情,钻研问题必须放弃兴趣和娱乐,这样的观念会使他们对科学活动的认识产生严重偏差,无论是选择研究方向还是攻坚难题都不能顺其自然,符合客观规律,甚至走向人力胜天的歧途,开展不切实际的研究。没有享乐的精神还会使人在研究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不重视动脑,不重视效率,逐渐身心疲惫,失去兴趣,不能持久的研究一个问题,疲惫也使大脑运转不灵,整天处于头昏脑涨的状态绝对不会获得伟大的科研成果。

与智商和情商培养上的偏颇相比较,各级学校对想象力的培养显得最不重视,甚至竭力遏制想象力的发展。因为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回答的不是那个标准答案,就要扣分,那学校培养想象力让学生在考试时给出非标准答案岂不是砸了自己的锅吗?例如1+1的问题,老师就得教给学生1+1等于2,但两个面团柔和在一起,在数量上1+1等于几呢?还是1个呀,但请放心,老师早就胸有成竹,因为考试中没有这样的题目,不管实际问题中是否遇得到,我就教给你1+1=2,其他的一概不管。岂不知1+1为什么等于2还是个未完成的数学难题,怎么证明至今还没有解决,当然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1+1等于2的孩子们以后也就不太可能去钻研这个难题了。还有例如对一些古诗词的理解,确切来说,那句诗是什么意思,只有作者本人知道最准确的答案,然而作者本人早已去世,考试中怎么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呢,那就只有制定标准答案,不管这个答案是否是当时作者的真实感受,都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判。孩子们对于这些诗词的理解却是五花八门的,你也不能说他们理解的完全不对,但就得按照标准答案来,长此以往,至少在学习上,孩子们也会不自主的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不如考个好成绩来得实惠。以这样的方式培养的孩子们,通过选拔以后却突然去面对研究未知领域的难题,漫无边际的科研领域对于自己来说到底路在何方?一下就变得手足无措了。

其实在科研领域里,最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不像考试时让你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最重要的是先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找到问题以后再解决问题都是后来的事情,但往往你首先找到的这个问题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就大小。我们的学生早就适应了作为考生的生活,你突然让他们成为制定试卷的人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在科研领域里寻找问题时就需要发挥想象力,解决问题时也需要想象力,而我们需要学生们使用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没有想象力了,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借助于想象力,以为能从已有的知识中找到答案,不停地看书,查文献,求教于导师和同学,其实都收效甚微。面对一些存在不同答案的问题时我们选择了教给学生们只有一个答案,扼杀了其他的可能,使得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将来的成就也因而受到限制。    

我们在教给学生们十分确切的知识时,例如数学公式,物理和化学定理,也经常忽视一个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环节: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也就是当时那个发现他的科学家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就是说给你鱼吃不如教给你捕鱼的方法,学会了方法就可以自己去捕更多的鱼了,不需要再求助别人。而我们的中小学包括大学教育,要学习的知识用书山书海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我们要不停地记住这些知识,学会应用这些知识,但就是忽略了学习怎么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对于应用这些知识的专业来说,记住并且会用就足够了,例如掌握了加减乘除就可以开商店卖东西了。但对于要搞科研的人来说,没有学会探索的方法,简直就是失去了双腿,永远都不可能快速的奔跑。我们学的很多公式,都是直接给出的,顶多会附带是谁在哪一年首次给出了这个公式,然而其他的,例如他怎么得到的这个公式,当时的心路历程,哪怕是怎么得到的灵感都一无所知。对于牛顿因为被苹果砸了头发现牛顿三定律的故事算是了解比较多的了,但我们还是不知道他已经具备了什么知识,怎么推演的等内容。所以,一路走下来,学生们在进入研究生之前基本就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以后无论是做研究生还是自己当导师,科研生涯都大受限制。这样的例子在研究生的实验中经常有所体现。例如一个研究生在处理自己的实验数据时,发现自己的数据与根据教科书上的原理得到的数值并不完全符合,于是开始怀疑自己的操作是否有问题,多次重复依然不符合,最后可能就放弃了这组实验数据。然而他却忘了实验数据和计算数值之间还有一个“近似处理”的过程,并不是实验数据一定要和计算数值完全符合,而这种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是他当初在学习这个化学原理时根本就不知道原作者是怎么得到这个原理的,也许是经过数学推导,也许是经过实验,得到数据以后近似处理给出的理想化公式。这种不重视获得知识方法的教育不仅使学生们不会真正的应用这些知识,还使他们也创造不出新知识,本来应该是很好的科研成果经常被忽视,随手就丢弃了。

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一直比较被动,在什么年龄阶段要学习什么知识早就已经被安排好了,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放假也不用自己操心,放假也有假期作业,好好完成肯定不会忘记已经学过的知识,课程表也都是学期开始前就被老师制定好了,老师们也认真负责的讲解所有知识,提前告诉学生们什么地方容易犯错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被安排的完美无瑕,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中小学中比较听话的孩子成绩大都不错的原因。听话的孩子对安排好的事情没有异议,心里不抵触现有的环境,不论自己是否愿意遵守这些规章制度,都会努力的配合好家长和老师朝既定方向前进,成绩当然会好一些。但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独立以后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自主性。具体到搞科研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根据具体的客观情况合理安排,应该开展哪方面的研究?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时候需要学习?什么时候需要自己思考?什么时候需要交流?什么事情自己完成?什么事情又需要合作?这一切事情都需要自主能力,但从小就没有在这方面接受过锻炼的学生,突然面对如此复杂又无助的局面,自然就难以应付了,我们在学生的成长阶段需要有意的增加这方面的锻炼。以上所述都是导致研究生在个人能力方面有待提高的因素,很多导师经常抱怨自己的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不足,阻碍了研究进展。除了科研活动参与者本人能力方面的欠缺之外,我们还有一些科研环境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了解科研进行的过程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54112-927533.html

上一篇:第七章 理想的科研环境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第十章 学术期刊是什么
收藏 IP: 124.64.239.*| 热度|

3 许培扬 张利华 霍艾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