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当科学无法解释时我们归之为因缘

已有 4838 次阅读 2015-6-6 09:12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几天前友人朋友圈里转发一个长长的帖子,说是“秘密终于被科学家解开,微中子即灵魂”。原本我还不知道“微中子”这个概念,看完帖子大致知道了一些。不过心下却在想,写这文章的人还是缺少对灵魂本质的把握,如果真的相信灵魂,又何必借助于物理学的概念呢?当然在当下这个“微时代”,用“微中子”还是颇有传播力的,可以把物理学与信息社会学进行一种暗度陈仓式的传播嫁接。由这篇文章想前些日子,去灵隐寺拜谒光泉大师,谈及不可说不可说,佛不同于耶稣,佛不是上天只是先知,比我们更加真实的感知万物真谛。


情怀之一:2015年5月30日

〖夜谈灵隐拜谒光泉大和尚〗

寻常夜里都是在灵隐走路,今夜却是谈佛谈学问。驱车进入灵隐寺后面的“僧寮”时已近晚上7点,夏木葱郁的山脚下白日里辉煌熙攘的寺院一派阒寂,车过两道门,两个显然并非佛家弟子的保安一番盘问,直到电话打进去才放我通行。与友人素餐罢,一民居士又引见灵隐寺住持光泉法师。是夜谈佛谈艺谈人世,言及佛的传播,我又讲道自己晚年最后的写作抱负,就是写一部五卷本的《佛陀的足音》,这也许是灵魂的最后寄寓。

走出方丈,环顾周遭,柔和的灯影下,明黄的寺壁显得安详而又神秘。驱车归来意犹未尽,这几年我已经很少这么晚回家了,除了偶尔友朋之乐外基本上婉别了各种应酬。想到和住持大和尚谈及佛的传播,谈及学术圈里研究佛学,往往倾向于义理解释,而佛之奥妙乃在于体悟,是以佛经有云:“不可说,不可说”。诸法皆我,一说即错。看来我的《佛陀的足音》一定得立足于悟而不是释。不觉之间顿生一种想要退休的欲望,恍然之间觉得自己晚年,也许会在这里佛学院中延续大学里的知识,而佛学院法云安缦不正是我最向往的净地吗?


情怀之二:2015年5月31日

〖溪流初谙路,精舍始及门〗

昨夜灵隐诸友谈佛论学,谒光泉大和尚,就便奉上《栖溪风月》求教。归来心有所感,适余昕教授以王阳明武夷次壁诗相赠,甚喜其“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佳句。恰吾家有画初成,溪流草木,拱桥云山,乃借韵阳明作七律,诗就承教人民大学新锐教授胡百精君,改“佛灯无影”为“佛前灯影”,一字之差顿生光彩。因思诗情画意,友朋之乐佛法禅境,尽在人生恬淡之间尔。

灵阁飞来天竺云,禅音空寂冷泉闻。

澄怀素念王摩诘,笃信常怀梁武君。

踏月几番寻寺路,乘风今夜谒法门。

佛前灯影涵精舍,虚室无言莫辩分。

我把这首诗发到浙大传媒学院博导群里,早年研究古典美学的李思屈教授称其:“格调高古,浑然天成。追唐人意境。”不过他也直指,改佛前灯影似乎不如原来佛灯无影更妥当。细细思量也有道理,我本想体味的就是“佛灯”之“无”,然而菩提非树、明镜无台,我佛可有灯否?佛灯只在心里,澄明俱净,万物空无。故午后将近体诗改写小词,再回归于“佛灯无影”。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昨日参禅,今日会友。吃啥喝啥,都不在乎,图个欢喜,开开心心。一早作《灵隐谒光泉上人诗》,忆及前几日诗友约《临江仙》,俗事叨扰竟然疏忽。今且剪裁灵隐之诗,成《临江仙》一阙,近体长短句,各有千秋,但驰性情而已。

 

              《临江仙》(檃栝灵隐诗)

 

            天竺飞来灵隐外,禅音如水谁闻。

            冷泉亭上问流云。但思摩诘事,忽尔忆萧君。

 

            踏月曾经寻寺路,乘风今夜僧门。

            佛灯无影净红尘。空山涵万相,何必辨名分。


情怀之三:2015年6月2日

 

〖答辩季毕业季,好忙好忙〗

  从上周开始,几乎马不停蹄。运河西溪下沙,博士硕士本科,双休也没有间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并,一茬茬的学生,一如既往的老师。在这个匆匆忙忙的季节,为我的学生们点赞,祝前程灿烂。

前面写佛事之《临江仙》调,原本应好友浙江大学著名材料科学家陈湘明教授之约,小令一篇不甚尽意,欲再写一篇正踌躇写什么题材时,远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西木妹妹建议,不如就写学生毕业。此言正合吾意,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篇毕业词。 

〖借韵如此婉约词家送同学毕业可否?〗

毕业恰如一次长歌漫游,远水帆影,何处是归舟。值友人约写《临江仙》,素喜晏小山之词,尤其“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激赏不已,晏词虽凄婉,然情意真挚,遂次韵小山作《临江仙》,送同学毕业:


            正是风华怡远,长歌夜幕轻垂。

            年年深树叶浓时,荷花香韵浅,雏鸟欲高飞。

 

            不忍寒窗离去,回眸彩凤羽衣。

            云帆天际溯相思,岸边人似月,箫鼓待君归。 


情怀之四:2015年6月3日 

〖不要把责任都推给长江上的龙卷风〗

出事了,几百条人命没有了,这一下从上到下都慌了。不约而同的合谋是:长江上有高达12级龙卷风。似乎这是不可抗力,幸好气象顶级风力是12级,如果是20级他也会这么说。省市领导怕担责任,航运管理怕担责任,企业怕担责任,掌船的怕担责任,于是责任就推给了老天爷。既然是不可抗力,为什么当时长江上其他船只没有翻船?为什么同行别的船主动停靠避风?天灾更是人祸,要问责严惩。

因为这件事情,我再一次提及我们传媒学院的专业课中,要进一步加强媒介公关和媒介素养的教育。

 

情怀之五:2015年6月4日

〖试图用经验科学来解释只能走入死路〗

不论是叫灵魂也好,叫中子也好,或者是叫什么能量也好,按照现行的科学理论,都可以推演出这种存在。比如物理学的物质不灭,比如进化生物学家George C Williams所说的:“基因是信息包而不是实体。DNA分子只是媒介,不是信息。”也许这种信息就是非物质性的超验性存在。所以我们相信灵魂,相信因缘,相信冥冥中的力量。

在这段的后面有一段补充,是我和威斯康星大学的潘忠党教授的讨论。我们历来尊称老潘为大师,他是世界传播学界最杰出的华人传播学者(之一?)。潘说:呵呵,两周前,在麦屯农贸市场,看到有反进化论者竖起的宣传栏,用信息论、系统论以及应用它们的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分析等模式,“论证”了进化论之谬误和造物主力量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很高大上的。我补充说:也可以用能量守恒或者熵来说明,总之对经验科学的理论化,几乎都能演绎出某种异化的结论。

在这个不期而遇的日子,我们不约而同的讨论到灵魂,是因为长江上刚刚湮灭的亡灵,还是因为弥漫在历史风雨的亡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418-895902.html

上一篇:原来婉约词是这样写成的
下一篇:栖溪文社留青雅集,莫非兰亭之事乎?
收藏 IP: 58.100.62.*| 热度|

8 王春艳 曹聪 钟炳 蔡庆华 武夷山 杨正瓴 anran123 enet3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