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溪阁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卫军英 博客原名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博文

我们总是无法抹去的理想主义情怀 精选

已有 9170 次阅读 2014-1-9 11:01 |个人分类:诗词歌赋|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阳光明媚的时候,心也如阳光一般开朗起来。这些天心情似乎被雾霾给破坏的一塌糊涂,雾霾不散则内心总有那么一些阴影。学期末接近放假也渐渐接近年关了,没有了课程也没有了开会,不写书稿也不要写总结,但是却静下心思写了一个“学科发展的实施路径”之类的方案。然后要给骨干们开会,要给老师们宣讲。我一直在说,要有愿景,愿景可能就属于理想主义情怀吧。前些天看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虽是原则性的指导,但却是对中国高校10多年来发展谬误的一种反思,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回归正道的一种推动。

新阳霾雾散,大道入青天。

岁暮怜身影,孤怀不觉寒。

有时候会想,自己本质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都已经过了知命之年,正在逐步走向淡泊之境,无欲无求又何苦还要残存那么一份执着呢?虽然世俗的名利似乎已经没有那么热衷了,但是内心总还残存着一份没有泯灭的追求,也许这多少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价值追求,也算是理想主义情怀吧。虽然我们所处的现实很不理想,就像雾霾不断来袭一样,偶然露出明朗的阳光,依旧让我们充满喜悦。我对老师们说:“我们要构建一种体系,通过学科的整体发展提升每个教师的价值感,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职业和人生的尊严所在。”所以方案最后我写了一段颇为感性的话:在规划实施中,我们要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教育部提出“要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对我们而言就是教师必须面向实际,科研必须要实践检验,而不是要所谓的SCI和各种课题检验。当前教育行政化导致的问题很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干扰甚至阻碍我们向目标迈进,诸如各种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等。我们要看准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只要方向正确,领先一步就能够获得优势。

云白天青山似染,风平叶静水贴舷。

归帆总未如曾许,却鉴冰心日月悬。

人生是一个各种趣味和冲突并存的集合体。上月在“心里总有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文章评论中,写过一段话:"彼岸之所以是彼岸,就在于它只可向往而不可抵达。惟其如此,这才成就了一种崇高.""于是每当我们在世俗的劳碌中沉溺挣扎之际,常常不忘内心还有一些卓然超俗的神圣." 我曾就此在评论中回复西木居士雷栗:中国哲学精神和文化人格中有一种永恒的价值,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实西方智者也是这样的,亚里士多德讲“人是罗格斯的动物”,在人的理性精神中包含着对纯粹物性的否定。所以好像是斯宾诺莎的学说中要很明确区分心(think)与物(thing)的关系。 我常常说:人生是一个过程,就个体而言无非是对这个过程的一种体验,所以我们要尽量使得这个过程快乐充实一些。要体验你就必须要做事,而要做事就必须关注目标而不能为过程所迷惑。如此一来把人生与事务相统一的最好方法,似乎就是把事务性目标当做一种过程体验,而体验之本身也就是终极的目标的观照。

湖山造化本悠闲,一叶一枝尽自然。

莫向浮华迷世界,识真原本在心间。

这么一来倒好,一切都是过程一切也都是目的,体验了过程也就是达到了目的。这么一来好像真的有点超然的感悟的意思,省去了那么多世俗的考虑也无需那么多的沉重。这就像我不懂画却总说伊人的画,色彩不够浓烈,说明对所要表达的对象缺少更激越的感情渲染。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一种风格,表达一种淡淡的情怀难道不也是画意吗?突然想到诗人王维既诗极山水,而又画开南宗一途,南宗意在“渲淡”。这莫非也是一种诗意人生的默契?


沧海浮游天地远,人情世故两相亲。

风华洒落田园外,返璞方能归向真。

人生如画,人生如花。当我们把人生看做是一个过程,而工作无非是填充这个过程的内容时候,我们的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已然形成了某种交汇。所有的工作无非是在点染生命之花,这就如同我在过了知命之年后,依然没有泯灭职业生涯中造就的教育理想,原来学科建设还有这么一种超越功利的道德价值,于是便也乐呵呵的自在而为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418-757367.html

上一篇:心底里总有一个难以企及的范本
下一篇:《满庭芳》腊梅花开僧舍中
收藏 IP: 124.160.104.*| 热度|

79 刘洋 王锟 赵美娣 余昕 李学宽 王春艳 徐义贤 陆俊茜 喻海良 徐晓 廖晓琳 高建国 李健 孙旭龙 侯成亚 胡懋仁 徐绍辉 梁进 李兵 徐建良 柏舟 孙彧 陆雅莉 张海霞 张忆文 韩枫 董全 李宇斌 鲍海飞 邱俊 钟炳 罗帆 王聪 刘全慧 武夷山 罗德海 汪晓军 刘艳红 陈杰 罗汉江 陈湘明 庄世宇 蒋永华 吉宗祥 刘波 肖振亚 刘钢 曹俊 雷栗 陈楷翰 王志杰 彭思龙 曹元兰 李泳 李侠 苏红 陈绥阳 蔡庆华 柳林涛 水迎波 杨正瓴 caogentan yxlong2000 biofans zhangling 者仁王 anran123 lelelele2010 laoyipiao wisdomstar wangqinling xuyiganghz lily201307 Xiaoqiaorenjia happylittlejoe Zxt2012 ahmen hangzhou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