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作于2022年12月29日】瘟神恣肆,周围亲友皆阳,社区稀寥,人影息声。这两天第一波的杨康们已经逐渐上班,马路上稍稍多了些人迹。病毒极具传染力,仿佛空中亦有流播。我虽未感染,但是关注周边诸位,对病况掌握也头头是道。算是知己知彼吧,我的策略是避其锋芒,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于是乎敌进我退,采取不出去战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打从瘟君猖獗以来,几天闭门在家,独自隔离,敛足不出。
网议纷纷,人情难以自安。虽然已经淡然有备,但每日里充斥的各种信息,还是很难让人游离于疫情之外,于是想看书或者做点别的事情的心情就没有了。岁末之际,偶尔与友人言经济大势,虽也看好来日,但于时下却也茫然。吾身安好尚持阴,偶然也生疑惑,倘世人皆阳唯君独阴,又当是如何?不过想三年来,无人真悉瘟神之道,只能是且行且珍惜。昨夜便欲有诗,成其两句便倦意入眠,今日醒来时正当五更天,竟有难眠之意,倚床写了首律诗感叹:
瘟神匿影肆猖狂,岁末凋残夜未央。
无奈蓬门都敛迹,可怜身体判阴阳。
三年封禁闻喧闹,一夕宽松半死伤。
堪笑世情犹鼎沸,浮生怎比疫君强。
夜深思绪万千,律诗写就,便躺平欲再睡,却是一时不能入眠。疫情三年,作为个体也在不断反省。记得老毛有一句诗:华佗无奈小虫何。自古以来人类对病毒便无可奈何,疫情之初就明确意识到这点,人类必须和病毒共存。疫情三年病毒几经变异,到如今已是奥密克戎第几代,充分显示了病毒的迭代和适应性,要远远超过人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人类本质上是十分渺小的,所以要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向病毒学习共存的方式。浮想联翩,其时夜色未央,窗外若有小雨,如闻人语,似有启发。兴趣翩然,再斜倚填词,未久又成一阙。
《忆旧游》
叹霾深岁末,雨湿天寒,疾疫猖狂。
山水空陈迹,奈萧萧古国,人有阴阳。
醒来宿夜残梦,偏是五更长。
念寂寞心怀,何人与语,世路怆凉。
苍茫。万千事,笑樽俎折冲,纵横行藏。
更有红尘意,甚功名富贵,上下彷徨。
不知尽是空幻,欢喜续哀伤。
但回首闻声,浮生都赖身体康。
前些天正是疫情如织,前期中招诸君皆痛楚呻吟之际,天气倒是出奇的好,连续几日阳光灿烂。这两天第一波渐渐走出,瘟神在第一波冲击后似乎也有疲态,反倒是几年不见的阴霾出现了。病毒的变幻也和天气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想到人类的尔虞我诈,在一视同仁的病毒面前,显得是那样的可怜和可笑。最可悲的是,人类自身原本是充满自私并相互倾扎的物种,这种秉性从个体延伸到国家,乃至于把疫情当做政Z的操弄,或者当作道德的说教,这只能暴露人性本身的卑劣。
可笑的不仅是那些高喊战胜病毒的狂妄,还有那些信誓旦旦不靠谱的预言和谣言,以及那些总喜欢把自己当作正确的评判家。瘟疫难挡,唯求自我防护。或有知言质朴而真实:保持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务之急是做好防护。前面偶有疑惑,众人皆阳独阴又该如何?闻美国老友语我:当大部分人染疫以后(70%-80%),病毒学上说,阳过的大多数会筑堤起一道人体的免疫墙。这道墙保护了那些“未阳人”。你就是其中被保护的之一。你想不要那个保护都不行。果然如此,甚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0-1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