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2015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健康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

已有 3473 次阅读 2014-2-24 15:05 |个人分类:热点前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健康科学领域

1. 环境因素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理与干预研究

研究大气细颗粒(含PM2.5)等环境因素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理,通过细胞、动物模型、患者表型与基因组变化的整合分析,系统解析其分子机制,遴选作为候选药物靶点的重要调控分子,为干预新策略提供依据。

2.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记忆的形成和消除

开展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记忆相关神经元和神经环路研究,揭示成瘾记忆形成、保持、提取和强化的分子基础与信号通路,研究针对成瘾记忆的药物新靶点和前体化合物,探索选择性消除成瘾记忆的策略和手段,提高干预复吸的有效率。

3. 代谢综合征的分子营养学机理研究

研究营养、代谢稳态失衡与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系,揭示特定营养、基因与代谢通路改变促发代谢稳态失调的机理,阐明营养感应与细胞应激调控网络在代谢稳态异常中的作用,提出代谢综合征的早期防治措施。

4. 老年骨骼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的基础研究C类)

结合临床与流行病学的工作基础,研究骨质疏松、退行性骨关节病等老年骨骼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阐明骨骼发育、衰老和稳态保持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与诊疗老年骨骼相关疾病的新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5.-癌生物信号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肿瘤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围绕炎-癌相互作用信号的研究,阐明肿瘤细胞死亡的方式对天然免疫细胞抑癌或促癌作用的影响,探讨免疫炎症细胞抗癌机能重塑的方法和机制;研究炎症反应与药物敏感性、抗药性产生的关系,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6.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和侵袭的早期分子事件研究

12种恶性肿瘤为对象,研究癌前病变和肿瘤侵袭前期的早期分子事件,发现肿瘤诊疗新标志物,提出阻遏癌前病变和肿瘤侵袭的有效手段,提高肿瘤诊疗水平。

7.免疫细胞亚群在慢性炎症疾病中的调节与致病机理以及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C类)

结合免疫细胞亚群产生与维持的工作基础,研究细胞亚群(如T细胞、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亚群)对炎症与免疫疾病的调节作用以及致病机理,提出靶向治疗的新思路新策略。

8. 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研究C类)

1种重要脏器的移植为对象,研究免疫耐受发生的细胞分子机制,寻找免疫耐受标志物,探索器官移植免疫耐受诱导的新方案,降低植后器官的慢性免疫排斥、患者的机会感染或肿瘤发生,提高长期生存率。

中医理论专题

    1. 基于临床的气血相关理论研究

基于脏象,研究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理论基础,阐明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的形成过程和机理,揭示临床有效病证气血论治的疗效机理。

2. 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

以灸法临床疗效确切的病证为载体,系统揭示灸材、灸法作用的特点和生物学基础,阐明影响灸效的关键影响因素,比较研究艾灸与针刺作用的异同。

利用现代成像技术等手段,探索经络研究新方法,为研究中医经络的科学内涵奠定基础。

 重要传染病基础研究专题

1.重要病原细菌关键生物学特性的进化机制

以肠杆菌科、分枝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重要病原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关键生物特性,如致病性、自然生存与传播性、耐药性等的进化机制,为这些病原菌所致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逃逸与免疫病理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国主要流行株感染、复制等病毒学特征和宿主细胞调控规律,阐述HCV不同流行毒株应答抗病毒治疗的异同性;分析自限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免疫反应特征,阐述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的信号机制,HCV建立持续性感染的免疫逃逸规律,以及丙型肝炎病理进展和糖脂代谢紊乱等主要肝外疾病机制,为针对HCV中国主要流行株的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蛋白质研究

  1. 重要膜蛋白和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针对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修复,信息、能量和物质的运输与传递等重大生理过程,研究与重要生理功能及人类疾病相关的膜蛋白和大分子复合体的三维结构,阐述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为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重大疾病的蛋白质调控网络和系统生物学研究

发展生物统计学和计算生物学等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与基因突变、组织稳态调节等微环境调控相关的蛋白质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揭示蛋白质动态性质和构建在疾病发生中的相互作用网络及其调控规律。

3. 与真核细胞重要生理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功能研究

针对真核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系统,关注细胞应激和稳态调控(如基因组稳定性)、细胞命运决定等重要过程的蛋白质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特别是蛋白质-RNA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在细胞器功能中的作用;关注植物的独特生理过程,如植物光、化学和其它因子在植物信号传导途径中所涉及重要蛋白质的功能和机制。

4. 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C)

针对应激、感染与免疫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利用修饰、定量、动态及相互作用等蛋白质组学的手段,研究相关分子调控网络,关注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发现关键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

   5. 蛋白质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C)

发展蛋白质高精度测定(识别、定量、结构和修饰等)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发展分子影像新技术;发展用于研究小分子和离子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发展基于遗传操作的蛋白质功能研究新技术及适合于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6. 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机制研究 (C)

针对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关注病原微生物侵染过程中宿主细胞保护性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免疫细胞的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宿主微生态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调节及耐药产生的分子机制。

 

发育与生殖研究

1.重要器官发育及相关疾病的分子基础

利用模式动物或人类临床资源,研究重要器官发育的分子和细胞基础,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诊治和器官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相关疾病的调控机制 (C)

利用模式动物及人类临床资源,研究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等组织和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阐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为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3.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的遗传与分子调控机制 (C)

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肌肉与脂肪组织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动物种质资源创制和相关人类疾病的治疗奠定科学基础。

4.妊娠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

  利用模式动物及人类临床资源,重点研究自发流产、先兆子痫、宫内发育异常、早产等妊娠相关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保障女性生殖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5.配子发生的分子基础

  研究配子及性腺发生的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理;探索建立生殖细胞遗传异常的筛选和诊治方法,为人类生殖缺陷和不育症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6.植物主要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C)

   利用模式植物与重要农作物,研究植物主要器官发生发育的环境影响与可塑性的分子调控机制;阐释植物双受精的细胞与分子机理。

干细胞研究

1.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学基础研究

   研究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反应,重点研究移植细胞和宿主免疫系统微环境之间相互调控和免疫耐受的形成,免疫微环境对供体和宿主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2.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机理研究

   利用已建立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平台,系统开展小分子化合物调控人类干细胞命运及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研究,探索向各类组织干细胞/功能细胞转化的新策略并阐明机制。

   3.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与干细胞衰老机理研究

以干细胞信号调控网络和关键分子靶点为目标,系统研究人类多能干细胞或组织干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其衰老过程,阐明其对机体病变与衰老影响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机理。

   4.多能干细胞命运决定及定向分化的研究 (C)

   聚焦一种重要多能干细胞类型或者重要的干细胞生物学过程,系统研究细胞命运调控和决定的机理,提出并验证关于细胞命运调控的新假说,建立细胞命运调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5.大动物的多能干细胞研究 (C)

   建立一二种大动物初始态(naïve)多能干细胞,确定并分析其基本细胞生物学特征,并与非初始态多能干细胞比较,研究并发现多能性获得和维持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6.干细胞治疗重大疾病机理研究 (C)

   主要针对一种重大或常见疾病,在确定组织干细胞与多能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或者体细胞的重编程对该疾病中受损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其具体的修复治疗机理。

US>HC�pnX��b�续性感染的免疫逃逸规律,以及丙型肝炎病理进展和糖脂代谢紊乱等主要肝外疾病机制,为针对HCV中国主要流行株的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全部指南资料见:

W020140220544523759402.doc

W020140220544523902258.doc

W020140220544524060461.doc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80034-770547.html

上一篇:雾是雾, 霾是霾, 雾霾是雾霾,吸,也要吸个明明白白!
下一篇:原创与跟风----硬气功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