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的书法,我也很喜欢学习。行书 草书 都学习。他的书法作品真美。
王羲之(303年—361年) [1]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15]
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7%BE%B2%E4%B9%8B/127554?anchor=3#3
王羲之书法欣赏
七绝《借得枫红未断秋》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西风不解落花愁,
一片丹枫寄晚秋。
薄薄轻霜铺野径,
黄黄瘦叶掩溪流。
(二)
陌岭丹枫醉锦霞,
菊幽香艳寄篱笆。
秋深雁作云边客,
借宿南山五柳家。
(三)
菊黄荷败暮秋时,
露重枫红染满枝。
列队征鸿何处去?
梧桐叶老落飘垂。
(四)
寒凉露湿草烟低,
倦鸟霜天不见啼。
雁影随秋秋去也,
荷塘叶败伴淤泥。
(五)
菊老经霜不肯休,
却携人在画中游。
径篱黄落南山路,
借得枫红未断秋。
(六)
令入寒来满地霜,
又携风雨过残塘。
梧桐更是知时节,
不待深秋已落黄。
(七)
菊老东篱已落花,
荷塘水浅夕阳斜。
晚秋鸿雁飞何处?
岭上云边便是家。
(八)
几丛金菊笼秋深,
草色衔霜蟋蟀吟。
暑往寒来还是客,
不知时令有知音。
(九)
枝枯叶落几多愁,
满眼枫红陌上头。
菊瘦篱边萧瑟处,
一汀寒雨湿深秋。
(十)
碧天如水野云低,
未见农人陌上犁。
已有归鸿随叶去,
秋深紫燕各东西。
(十一)
北风催叶卷婆娑,
瘦水香销已落荷。
雁字南征秋又暮,
不知何日唱归歌?
(十二)
深秋桂落一园香,
月照空庭地笼霜。
不见西风吹叶老,
蛩音未断夜声长。
作于2022.10.30.壬寅十月初六日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3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