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按标题搜索
在轴心时代,中国数学与古希腊数学的差距?
2025-7-11 21:07
引 言 轴心时代一般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间,这正是古希腊数学和中国数学开始形成各自特色的关键时期。从数学史可以看出,古希腊数学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持续了约1300年。而中国数学起源于石器时代,在轴心时代处于先秦萌芽时期(远古到公元前200年)。其关键差异在于: 在数学体系方面,古希腊建立了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数学求证到物理学实证:古希腊人在哪里迷了路?
2025-7-10 21:12
引 言 当我们用“数学求证”和“物理学实证”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古希腊学术,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先贤在数学里建了座逻辑宫殿,却在物理世界迷了路,为什么他们没跨出关键的那一步? 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方法论缺陷。他那个“自然位置”理论明明可以用斜面实验验证(后来伽利略就这么干了),但希腊人只满足于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中的数学进步与作用
热度 1 2025-7-10 21:05
引 言 数学如何推动科学变革?这是考察近代科学革命的一个主要方面。 科学革命通常指16-17世纪,数学突破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解析几何把几何代数化,这是笛卡尔的功劳;对数简化计算,纳皮尔贡献很大;微积分更是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巅峰之作。这些进步直接解决了当时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数学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在循序渐进的近代科学革命过程中,医学革命如何伴随其中?
2025-7-9 20:56
引 言 医学作为应用科学,其知识体系变革的关键特征,是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基础医学体系。显然,基础医学体系的建立,与我们之前讨论过科学革命在天文、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渐进性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必然依赖这些基础学科的突破。 可以说,医学革命的核心在于从体液学说转向实证医学,关键节点都依附于更基础的 ...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72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奠定现代化学基石的拉瓦锡
2025-7-9 07:49
他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却倒在了法兰西的断头台上,这个让人既钦佩又遗憾的科学家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1794)。他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贡献,彻底变革了化学这门学科,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翻燃素说,建立氧化学说 在拉瓦锡之前,主流的燃素说认为物质燃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制与应用总体策略
2025-7-9 07:30
资料来源: 张俊华, 庞博, 李毓赟, 朱惠众, 杨丰文, 张伯礼 . 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制与应用总体策略. 中国中药杂志(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6-06 11:03:49 摘要: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科学化与标准化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需求。构建符合中医药临床疗效特点且公认的评价指标体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的循序渐进:从天文学、物理学革命到化学、生物学革命
2025-7-8 21:03
引 言 这里,我们将视角从科学革命的本质特征转向其渐进发展过程,特别关注不同学科革命的时序关系。在理解科学革命的整体图景后,探究其内在演变逻辑,厘清学科间的革命关联性,是十分必要的。 天文学确实是绝佳的起点:哥白尼革命用数学重构宇宙模型,伽利略用望远镜获取新证据,完美对应之前强调的数学化与工具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曾小平:与国医大师梅国强恩师鲜为人知的三次交往
2025-7-8 20:49
昨晚惊闻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我的恩师梅国强教授逝世。让我一时撕肝裂肺,悲痛万分!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恩师的音容笑貌常在眼前,恩师的谆谆教诲常在耳边,恩师的一封封来信开启了我的回忆,恩师的一首首诗篇让我激荡不已,恩师的高尚品德令人仰止,恩师的渊博学识令人敬佩! 我是七 ...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84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缅怀已故的国医大师
2025-7-8 08:36
昨天下午15时52分,我们的老师、第三届国医大师、伤寒学泰斗梅国强教授因病逝世,终年87岁,校友群里满是悼念声音。我的心再一次收紧,悲痛之情无以言表。 自从 2008年开始评选国医大师以来,截止2022 年 共分4届 评选出 120位国医大师,分别是2009年、2013年、2017年、2022年,每届30名。由于评选条件较高 ...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1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走向实证:近代科学革命的观念转变与范式更新
热度 2 2025-7-7 21:46
引 言 关于“实证”这个核心词,需要放在16-17世纪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当时欧洲正经历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向新知识体系的转变,而“实证”正是这场革命最锋利的矛。那么,该怎么剖析时代转型的这个关键特征呢? 首先是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牛顿的光学棱镜实验,这些不是偶然的观察,而是精心设计的可控验证。这提示了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089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