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终于赶上了那趟列车,我的三次“高考”(下)
2025-7-14 20:29
我是10月下旬(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才从报上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大家欢欣鼓舞的应该是:终于有一场公平的考试,可以不看出身只看学识了。几年的漫长等待(再也没有被推荐的机会),我当时的激动心情远远超过了4年前,就像赋满了能量的“弹簧”,或 ...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世纪大学对科学革命的双重影响
2025-7-13 20:41
引 言 当我们在评价黑暗中世纪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代大学的起源恰恰是中世纪,而科学革命肯定与大学文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密不可分,如何看待或发掘这两个事实背后的逻辑关系,也许十分重要。 先从知识传承说起。中世纪大学虽然神学主导,但意外保存了古希腊科学著作。阿拉伯学者翻译的亚里士多德、托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星言星语和星月(408):又一个学年结束了
热度 1 2025-7-13 19:54
时光过得真快,又一个学年结束了。 我前天参加了三年级一班的散学典礼,姐姐昨天参加了七年级六班的散学典礼,告别了又一个学年。 都有一些获奖,是老师同学们给 我们的鼓励。我进入到班里前几名的队伍:语文和英文都是满分,数学95分。 虽然没有宣布名次,姐姐应该还是班级第一名。她们学校不参加龙岗区的统考 ...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53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所谓西医,本质上是基于现代科学之上的应用学科
热度 1 2025-7-12 22:34
这是一个关于西医本质的陈述,认为西医是基于现代科学的应用学科,以基础医学为应用基础。西医确实是现代科学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但要注意用词,“西医”更准确的术语是“现代医学”,以避免地域色彩。 可以补充几个维度:第一,现代医学的跨学科性,不只生物学,还有化学、物理、工程学的贡献;第二,循证医学特征,强 ...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72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科学革命的观念变革及其过程
热度 1 2025-7-12 21:23
引 言 追问起科学革命中从猜测到实证的观念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涉及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核心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脉络,然后是关键人物和事件,最后是观念变革的内在逻辑。用“如何发生”和“过程怎样”来提问,说明我们更关注演变过程而非单纯结论。 因此,几个关键点必须包含:古希腊的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69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中西医学是地域文化差异,更是以科学革命为标志的古代自然哲学与现代科学的时代差异
2025-7-11 21:19
引 言 中西医的本质差异是什么?它不是简单的地域区别,而是科学革命后的文化范式差异。从这个视角出发,可能对理解近代以来的中西医之争有一些帮助。 这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自然哲学与科学范式的区别、文化认知差异,以及“科学革命”这个时间节点的意义。 从专业角度看,这个问题涉及医学史、科学哲学和认知 ...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8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在轴心时代,中国数学与古希腊数学的差距?
2025-7-11 21:07
引 言 轴心时代一般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间,这正是古希腊数学和中国数学开始形成各自特色的关键时期。从数学史可以看出,古希腊数学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持续了约1300年。而中国数学起源于石器时代,在轴心时代处于先秦萌芽时期(远古到公元前200年)。其关键差异在于: 在数学体系方面,古希腊建立了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数学求证到物理学实证:古希腊人在哪里迷了路?
2025-7-10 21:12
引 言 当我们用“数学求证”和“物理学实证”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古希腊学术,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先贤在数学里建了座逻辑宫殿,却在物理世界迷了路,为什么他们没跨出关键的那一步? 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方法论缺陷。他那个“自然位置”理论明明可以用斜面实验验证(后来伽利略就这么干了),但希腊人只满足于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中的数学进步与作用
热度 1 2025-7-10 21:05
引 言 数学如何推动科学变革?这是考察近代科学革命的一个主要方面。 科学革命通常指16-17世纪,数学突破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解析几何把几何代数化,这是笛卡尔的功劳;对数简化计算,纳皮尔贡献很大;微积分更是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巅峰之作。这些进步直接解决了当时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数学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5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